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早产儿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作为评价早产儿成熟度、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早产儿组30例在入院后12 h内(出生后24 h)采集股静脉血2 ml,采血前2 h未喂养及输液。足月儿组30例在胎儿娩出、清理呼吸道后即刻采脐带血2 ml。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生化指标。结果早产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低于足月儿组,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1周的早产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低于32~36周的早产儿组,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脂生化指标可作为评价早产儿成熟度及营养状况的依据。检测血脂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中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测定作为评价新生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218例足月儿和55例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结果各组之间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显著。结论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同样可反映早产儿营养状况。前白蛋白是蛋白质及能量摄入更准确、更敏感的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9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儿98例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将胎龄<34周的53例新生儿分为A组,胎龄≥34周的45例新生儿分为B组。所有新生儿均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组和B组新生儿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0.13±3.84) g/L,前白蛋白水平为(23.91±3.93) mg/L,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为(122.83±24.47) 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9.06±5.28) g/L,前白蛋白水平为(19.89±5.91) mg/L,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为(110.08±21.14) mg/L,均显著低于B组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的检测可更为准确、敏感地反映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不同相对体质量早产儿早期血脂生化指标,探讨早产儿早期血脂代谢指标对指导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同期住院的新生儿189例,分为≤28周组16例、28~32周组53例、32~37周组72例、足月儿组48例。于出生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4个胎龄组间比较,总胆固醇水平以28~32周组最高,足月儿组胆固醇代谢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胎龄组间比较,甘油三酯水平以28~32周组最低,早产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2周组内AGA较SGA、LGA总胆固醇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个胎龄组内SGA、AGA及LGA间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胎龄组内SGA、AGA及LGA间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胆固醇代谢水平高于足月儿,早产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足月儿。监测早产儿血脂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的死亡率远较足月儿为高,约为足月儿的20倍。早产儿病死率达12.7%-20.8%,远高于足月儿。由于各种生理功能不成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现将我院1999年8月2005年11月收治的476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差异及与胎龄的相关性,并分析导致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我院的103例早产儿及其母亲妊娠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组早产儿的胎龄分为A组(32~33周)和B组(34~3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并分析两组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风险。结果:两组早产儿性别、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率以及胎盘早剥率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和胎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早产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D-二聚体(DD)显著高于B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APPT(r=-0.247,P<0.05)和PT(r=-0.403,P<0.05)与早产儿胎龄呈负相关,FIB与早产儿胎龄呈正相关(r=0.227,P<0.05)以及D-D(r=-0.178,P>0.05)与早产儿胎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12h和7d内血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70例,按胎龄分为≤32周组、33~34周组、35~36周组;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45例为对照组。早产儿组与对照组均于生后12h和7d采集空腹静脉血,行GAS、SS测定。结果4组生后12h和7dGAS和S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早产儿3组生后12h和7d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后12h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各组间生后12h和7dGAS水平及生后12hS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后7d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生后12hGAS和SS水平与生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GAS、SS水平与胎龄有关,早产儿生后7d内消化功能低下,考虑与GAS低水平及SS高水平有关,临床应根据胃肠激素水平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生命支持的不断发展,各种早产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然而早产儿感染仍是围产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感染由于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甚为困难,血培养阳性率低,病死率高[1]。我科自2008年起采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测定进行监测,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环境中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在音乐中进行抚触,对照组未进行抚触,30天后对照观察两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出生时抚触组与对照组的体重、身长、头围无显著差别,30d时抚触组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音乐环境中抚触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产儿侧卧位固定垫制作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内科需入婴儿培养箱的早产儿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不用早产儿侧卧位固定垫)39例,观察组(应用早产儿侧卧位固定垫)60例。观察早产儿呕吐后窒息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呼吸暂停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及家长、医护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呕吐后窒息发生率3.33%,呼吸困难发生率51.67%,呼吸暂停的发生率41.67%,颅内出血发生率26.67%,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38.33%;对照组早产儿呕吐后窒息发生率51.28%,呼吸困难发生率76.92%,呼吸暂停的发生率66.67%,颅内出血发生率46.15%,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64.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满意度、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侧卧位固定垫制作工艺简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早期营养支持策略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早产儿均予以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照组予以婴儿常规体检并采用常规育儿方式进行养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2周内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早产儿血清PA和ALB水平均较出生时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早产儿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增加速度和身长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介入辅助早期营养支持策略治疗用于早产儿不仅可显著提高血清PA和ALB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而且可加快早产儿的生长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生长迟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72-7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在调节早产儿胃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均予以保暖、感染防控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两组早产儿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胃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早产儿血清ALB、PA及RBP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早产儿血清CD4~+及CD4~+/CD8~+比值较前明显上升,CD8~+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不仅可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提升其营养状况,而且可纠正早产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34-136+140
目的 探讨血清tau蛋白、S100蛋白水平与早产儿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80例临床资料,将存在脑损伤的40例早产儿研究资料纳入观察组,将无脑损伤的40例早产儿研究资料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并检测血清tau蛋白、S100蛋白水平,分析血清tau蛋白、S100蛋白水平与早产儿神经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1周NBNA评分为(28.11±2.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2±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57,P=0.000)。观察组出生后1周S100蛋白水平为(209.42±30.20)ng/L、tau蛋白水平为(8.54±2.21)ng/L,均高于对照组的[(180.35±22.06)ng/L、(5.62±1.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au蛋白、S100蛋白水平与早产儿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42、-0.557,P0.05)。结论 早产儿神经损伤与血清tau蛋白、S100蛋白水平相关,通过该血清检测可评估脑损伤,为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的差异。方法分析173例早产儿1分钟Apgar的评分结果,并与同期随机抽出的189例足月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组一分钟Apgar评分(8.15±2.36)明显低于足月儿组(9.32±1.23)。结论在早产儿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应考虑早产儿1分钟Apgar评分低于正常儿的诸多因素与不良影响,有助于临床对早产儿治疗与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拔管前对呼吸力学的影响,从而寻找有助于拔管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且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枸橼酸咖啡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例。在积极抗感染、稳定内环境、静脉营养支持及机械通气等基础上,有呼吸窘迫症状和体征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固尔苏)替代治疗(治疗剂量200mg/kg 气管内给药,必要时可重复给药),大剂量组在准备拔管前24小时或非计划拔管6小时内用枸橼酸咖啡因20mg/kg.d(10min)维持治疗至成功拔管,小持剂量组准备拔管前24小时或非计划拔管6小时内用枸橼酸咖啡因按5mg/kg.d(10min)维持治疗至成功拔管,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而不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或其他甲基黄嘌呤药物。记录患儿用药前及拔管前呼吸机参数及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药物前2小时内及拔管后2小时各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用药治疗前、拔管前及拔管后2小时患者的呼吸力学变化并记录患儿拔管后的通气模式,统计患儿的成功拔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三组患儿的呼吸力学在拔管前改变为呼吸功(WOB)、气道阻力(Raw)、顺应性(cdy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 及P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成功的整体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三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拔管前呼吸力学的影响积极有效,有助于拔管且成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