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硒酸钠及抗氧化剂抑制小鼠肺泡Arthus血管炎发生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以小鼠肺泡血管炎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证明亚硒酸钠及其它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补体—中性粒细胞(PMN)—活性氧(ROS)正反馈活化环的机制抑制炎症反应。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致敏昆明小鼠建立肺泡Arthus反应性血管炎(即急性肺泡炎)的动物模型,观察口服补体活化抑制剂亚硒酸钠或抗氧化剂类黄酮(flavonoid)和维生素E阻断补体活化正反馈环的运转,以抑制小鼠急性肺泡炎的发生(观察补体活化及释放的活性氧在炎症区PMN上的荧光组化表现)。结果 以上3种补体活化抑制剂及抗氧化剂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小鼠肺泡Arthus血管炎的发生,尤以3 种抗氧化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其抑制率可达75% (P< 0.01)。结论 亚硒酸钠抑制补体的活化、类黄酮及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补体活化反馈机制控制炎症应答,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补体—PMN—ROS正反馈活化环促进炎症反应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3.
4.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是一组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补体系统在AAV发生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关系的把握有助于临床对AAV的诊断和治疗。现就AAV与补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肺受累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及随访至2022年3月1日的237例MPA肺受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数据,得出累积生存率及预后因素。结果 MPA肺受累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5.1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6.13个月。在纳入研究的237例患者中,MPA伴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aemorrhage,DAH)患者98例(41.35%)。MPA肺受累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50%、54.10%、43.00%。中位生存时间为45.03(0.10,97.73)个月。MPA伴DAH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30%、49.40%、40.2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HR=1.981,95%CI=1.244~3.154,P=0.004)、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WBC)>10×109个/L(HR=1.860,95%CI=1.170~2.956,P=0.009)、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50 μmol/L(HR=1.987,95%CI=1.217~3.243,P=0.006)、氧合指数<300 mmHg(HR=2.780,95%CI=1.696~4.557,P<0.001)、诊断时第三版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 version 3,BVASv.3)(HR=1.040,95%CI=1.006~1.075,P=0.020)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MPA肺受累患者生存率低下,年龄>65岁、WBC>10×109个/L、sCr>250 μmol/L、氧合指数<300 mmHg、诊断时BVASv.3是MPA肺受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红斑和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结试验检测20例结节性红斑和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水平。结果显示,疾病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同步检测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含量,探讨了红细胞免疫活性降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血清补体C1q、C3及临床预后等状况,探究血清补体C1q、C3在ANCN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8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进行体检的88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补体C1q水平将AAV患者分为低C1q组与正常C1q组;根据血清补体C3水平将AAV患者分为低C3组与正常C3组。(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补体C1q、C3水平;(2)对不同C1q水平组别患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3)分析血清补体C1q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4)对不同C3水平组别患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5)分析血清补体C3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AV患者体内血清补体C1q、C3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2)低C1q组和正常C1q组患者性别、年龄、ANCA分型以及C3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低C1q组β2-微球蛋白(β-2...  相似文献   

8.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拥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硒纳米颗粒得到广泛关注.硒纳米颗粒直径更小,与细菌细胞膜接触面积更大,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其造成伤害.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定植,成为术后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而硒纳米颗粒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变为浮游形式,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此外,...  相似文献   

9.
胆红素代谢的新概念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血红蛋白。正常成人约有6~8克的血红蛋白(Hb)被代谢,Hb主要来自衰老的红细胞所产生。Hb是由珠蛋白与4个正铁血红素结合而组成,正铁血红素由原卟啉与一个二价铁原子所构成的具有特殊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正常成人每日形成的胆红素约为200~300毫克,根据Crosby的研究每日产生胆红素的最高量为1.5克。 [血清胆红素的来源] 有关生成胆红素的源泉目前了解得还不十分清楚,有人用同位素标识的菾菜硷(glycine)作静脉注射后进行观察,发现注射后的30分钟~24小时、3~4天、90~1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肺癌细胞系(Lewis lung cancer cells,L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 法鉴定SFN对LLC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FN对LL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检测SFN对LLC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FN对LLC细胞Nrf2蛋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皮下注射建立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建模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SFN及PBS灌胃处理,检测SFN治疗对小鼠肿瘤的影响。结果:细胞实验证实SFN能显著抑制小鼠LLC细胞的增殖(P < 0.05),促进LLC细胞的凋亡,随着SFN浓度的增加,LLC细胞晚期凋亡比例逐渐升高(P < 0.05)。细胞周期分析提示12.5 μmol/L和25.0 μmol/L的SFN处理可减少LLC细胞G1期比例(P < 0.05),增加G2/M期的细胞比例(P < 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CDK4、CDK6、CyclinB1和CDK1的表达显著下降(P < 0.01)。Western blot提示SFN促进LLC细胞ERK磷酸化以及增加Nrf2表达(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DCFH?DA探针显示SFN能显著提高LLC细胞内ROS水平。动物实验结果发现SFN处理组小鼠肿瘤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SFN触发LLC细胞内ERK磷酸化,使得细胞内Nrf2表达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升高,阻滞细胞周期,从而加速LLC细胞的凋亡。SFN可能会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发现并验证补体介导炎症操作的机制是补体活化激活中性粒细胞(PMN)呼吸爆发所释放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能再次活化补体,在补体-PMN-ROS之间形成的这一盯互反馈活化、增强炎症应答的辅助机制有其特殊的参与调节炎症应答的作用,即补体活化的抑制或ROS的清除皆能阻滞此活化反馈机制而下调炎症应答。为验证此设想,笔者选择补体活化抑制剂亚硒酸钠(SS)、抗氧化剂维生素E(VitE)与甘草类黄酮(GF)抑制补体-PMN-ROS活化反馈机制,在试管实验中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在PMN及补体混合培养液中以佛波酯(TPA)或菊糖单独活化PMN或补体后检测活性氧的产生量及补体的活化程度;并在小鼠体内实验中观察肺、肝及皮肤血管炎模型的发生率。结果证实此活化反馈上调炎症应答机制的存在;补体活化的抑制或ROS的清除皆能抑制上调炎症应答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慢性心衰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和治疗的新概念、新模式、新药物,以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使教学和临床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血小板、抗凝及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炎症反应的机理。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并设立正常、模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Annexin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有明显增高。丹参酮Ⅱ。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为931.33±254.19×10^9/L vs 544.00±83.8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nexin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2.55±6.00%VS12.27±6.25%、215.93±66.04pmol/LVS148.69±14.40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稍弱外,其他作用两种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活性及凝血活性从而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的炎症反应,减轻血管的病理损害,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抑制补体激活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体抑制剂眼镜蛇毒因子(CVF)抑制补体激活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方法14.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300g)被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8只。A组(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盲肠后关腹,B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CVF组)在CLP前24h按50μg/kg注射CVF以耗竭补体,而A组和B组则在术前24h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8、12、16、24h6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大体观察各组大鼠肺脏及胸腔积液变化,并采集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MPO水平,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组可见肺组织实变区及胸腔积液情况随时间增长逐渐加重,C组明显减轻,A组没有相关表现。A组肺组织MPO水平术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B组和C组则迅速升高,除2h外,其余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提示B组损伤最严重,C组明显减轻。结论补体抑制剂CVF可以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并有效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显示出对肺组织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抗血小板作用与其对骨髓巨核细胞影响的关系,了解丹参酮ⅡA是否对免疫性血管炎血管损害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同时检测巨核细胞的数量和功能(CFU—MK集落形成能力)以及基质细胞集落(CFU—F)形成能力,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模型对照组有血小板数量、骨髓巨核细胞数、CFU—MK数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治疗能够明显抑制血小板,血小板数量由模型组的931.33±254.19×10^9/L降至544.00±83.88×10^9/L(P〈0.05)。也能明显抑制骨髓巨核细胞数和CFU—MK,分别为29.17±8.40个/片vs17.67±5.75个/片(P〈0.05)和33.0±14.27个/2×10^5cells vs14.67±3.67个/2×10^5cells(P〈0.05)。还能抑制骨髓基质细胞,CFU—F数由58.7±14.5个/2×10^6cells vs38.8±11.09个/2×10^6cells(P〈0.05)。丹参酮ⅡA治疗后血管炎的病理损害有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对骨髓巨核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抑制可能是丹参酮ⅡA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而减轻炎症损害,从而使免疫性血管炎血管免受损害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硒缺乏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低硒对小鼠心肌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酵母配制低硒饲料,喂养昆明幼鼠,经过4个月的喂养,测定血清、肝脏、心肌细胞的硒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结果利用酵母配制的低硒饲料,硒含量为0.016mg/kg,符合低硒标准。昆明鼠用该饲料喂养4个月,心肌、肝脏、血清硒含量分别为0.187mg/kg、0.219mg/kg、0.241mg/kg,符合低硒诊断标准。观察低硒鼠心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细胞核出现了异型性,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结论经过低硒饲料饲养可建立低硒鼠动物模型。低硒主要引起昆明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18.
郑刚  郜朝霞  宋海滨 《铁道医学》2013,(11):808-812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杀伤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MTS方法和DCFH-DA法分别检测亚硒酸钠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存活率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同时应用小分子干扰RNA片段研究JNK1和p53在亚硒酸钠介导的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HCT116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使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激活应激相关蛋白JNK1和p53,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论:亚硒酸钠能有效杀伤结肠癌肿瘤细胞,同时JNK1和p53在亚硒酸钠介导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欧前胡素30?mg/kg组、欧前胡素60?mg/kg组。用欧前胡素预处理,脂多糖诱导进行模型复制,7?h后收集小鼠肺组织。测量肺湿/干重比,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及活性氧类(ROS)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ROS水平及PI3K、Akt、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TNF-α、IL-1β的释放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欧前胡素组能够减轻肺组织损伤,降低肺损伤评分(P?<0.05),降低小鼠肺组织中ROS水平及PI3K、Akt、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降低TNF-α、IL-1β的释放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欧前胡素30?mg/kg组比较,欧前胡素60?mg/kg组小鼠肺损伤评分、肺组织ROS水平、Akt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TNF-α的释放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IL-1β的释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欧前胡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ROS被抑制,以及ROS介导的PI3K/Akt/NF-κB通路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磷脂酰基转移酶 1(cardiolipin acyltransferase 1,ALCAT1)在 Kirsten 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诱导的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在CC10rtta?KRAS小鼠中敲除ALCAT1基因,并使用多西环素饮食诱导肺腺癌发生,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以及 HE染色分析小鼠肺腺癌的发生。细胞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Jenu组、缺氧组、缺氧+Jenu组,通过氯化钴(CoCl2)处理模拟缺氧条件,并使用ALCAT1抑制剂Jenu抑制其酶活性;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乳酸水平, RT?PCR 和 Western blot 分析相关信号分子的 mRNA 转录以及蛋白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LCAT1 缺失减缓小鼠肺腺癌发展,肺部肿瘤体积减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Jenu显著降低缺氧条件下ROS 和乳酸的生成,并下调缺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结论:ALCAT1缺失可以抑制ROS生成并下调HIF1α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肿瘤糖酵解代谢,最终减缓肺腺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