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科共收治女性原发乳腺癌1179例,观察肿瘤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3年复发率2.3%(27/1179),5年复发率3.4%(40/1179),总复发率4.6%(54/1179)。肿瘤自身因素中,肿瘤家族史,原发肿块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对术后局部复发有显著影响,而年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状态对术后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治疗因素中,术后辅助放疗对防止复发有一定作用,而保乳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根治术和防根治术两组。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途径。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改进手术操作,加强辅助治疗可减少和延缓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2.
张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45-46,100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灶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化疗因素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9%;患者年龄越大,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原发病灶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越多,局部复发率明显上升。结论乳腺癌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癌复发转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1年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放疗DT40-60GY/4~6周。同期行单纯手术26例。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72.7%和80.8%、68.8%,差异无显著性,但对于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与无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76.2%和33.3%(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为4.4%和19.2%(0.01<P<0.05)。术后放疗组同侧锁骨上区复发为0,无放疗组为11.5%(0.01<P<0.05)。说明术后放疗对腋淋巴结转移者,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减少局部区域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人隐匿型甲状腺癌(OTC)的诊治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本院1976~1995年收治的21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中OTC41例进行随访。结果:非隐匿型甲状腺癌中有更多甲状腺外浸润,但OTC多灶性更多见,淋巴结转移两者差异无显著性。37例OTC病人有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0年,只有1例(2.4%)死于OTC肺转移。有4例分别于术后2~6年复发,总复发率10.8%。经统计初次手术类型为复发相关因素,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复发明显高于患侧一叶及更大范围切除术后。41例OTC中术前诊断(包括怀疑恶性)仅16例。结论:OTC病人的10年生存率达91.9%;OTC占同期DTC的19%,应综合应用B超、FNAB、冰冻病理等提高诊断率;首次手术应行一叶切除术,临床诊断淋巴结转移再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Ⅱ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19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行放射治疗者,其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3%(124/199)和37.3%(22/59),生存率随原发肿块分期的升级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而下降,全组总复发率为12.6%。照射区复发情况:胸壁复发率为3.6%(1/28)(未照射胸壁的复发率为10.5%,P<0.005);内乳区复发率为零(0/199);锁骨上下区复发率为3.0%(6/199);腋下区复发率为1.6%(2/125)。许多作者报告Ⅱ期乳腺癌术后未放疗的复发率高至39%,说明术后放疗在控制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邱超学  范平  张琴琴  邓水柱 《广西医学》2007,29(9):1338-133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1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35例,复发率8.4%,其中3年内复发27例,复发率6.5%,占复发病例的77.1%.肿瘤自身因素中患者是否绝经、原发灶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激素受体情况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无肿瘤家族史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因素中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P<0.05),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灶分期晚,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是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是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13-2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以前5年居多,局部复发以胸壁多个皮肤结节为主,远处转移以肺、锁骨上淋巴结及骨多见。不论术前有无无淋巴结转移.均以绝经前病人术后转移明显高于绝经后患者:而术前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同时病期越早,复发转移也以绝经前居多.且以局部复发为主。结论术前淋巴结阳性、绝经前、中央区乳腺癌及病理类型为浸润性非特殊型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是根治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未行放疗的Ⅱ、Ⅲ期乳腺癌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和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对51例手术后未行放疗的Ⅱ、Ⅲ期乳腺癌病人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以胸壁复发多见,胸壁复发率为62.7%(32/51),2年内局部复发占56.9%(29/51),随着T分期的升高,胸壁复发明显增加,ER和PR均为阴性的2年内复发率为75%(3/4),腋窝淋巴结阳性数多、手术不规范、未进行规范综合治疗、尤其是术后未行放疗是乳腺癌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影响因素与预防策略。方法:采用术后紧密跟踪、预约定期回院复查、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随访2.5年,根据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否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33%,肿瘤分级高、淋巴结转移数多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术后规范化疗和术后足程放疗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较根治性手术稍高,复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德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97-1497,1485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可行保乳的12例患者先行局部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清扫同侧腋窝淋巴结,检查胸肌间淋巴结,术后根治性放疗。对照组29例患者行乳房全切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腋窝淋巴结阳性者行CAF方案治疗,ER阳性者服用TAM5年。结果保乳术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4.1%,保乳术组中住随访28个月,有2例局部复发16%;全乳切除术组中住随访31个月,无局部复发。1例发生对侧乳腺癌(3.4%);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保乳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2.9%。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保留乳房是切实可行的,术后要正规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及挽救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42例复发性喉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24例,颈淋巴结转移17例,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1例。治疗采取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及(或)颈廓清术。局部复发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6/24)和54.2%(13/24)。颈淋巴结转移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3%(6/17)和23.5%(4/17)。结论:喉癌复发可能与原发肿瘤的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关。对复发性喉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容易出现切口延期愈合及咽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以及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原因,不同的复发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复发原因依照不同的部位主要分为三种: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如果患者的原发肿瘤越大,淋巴存在越多转移,复发的几率越高;如果患者为肿瘤晚期,且激素受体为阴性,则会存在越高的复发率;化疗用于肿瘤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中,能够使复发率下降。另外手术方式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复发情况;根据患者复发类型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早期切除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淋巴转移数量较多或者原发肿瘤较大的患者,手术时切除的程度要尽可能大,另外手术结束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9,44:991d)载,Shikama等对日本新宿大学医学院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确定哪些病人在乳房切除术后需要给予胸壁照射。1984~1994年期间105例腋淋巴结转移数≥4个或有1个晚期原发肿瘤(T3-s4Nany)的乳腺癌病人在乳房切除术后接受了放疗。全部病例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51岁。手术方式为根治性乳房切除术85例、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术18例、扩大根治性乳房切除术2例。对全部患者均实施了腋…  相似文献   

14.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77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三刚 《中外医疗》2009,28(26):1-2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均为行原发病灶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为7.8%,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乳房外形效果评定,优良52例,一般17例,差8例,优良率为67.5%。结论对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大根治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0例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对其中128例行扩大根治术。结果:总转移率58.5%。上方淋巴结转移率52.8%,侧方淋巴结转移率16.8%,下方淋巴结转移率0%,转移度11.3%。术后随访结果:扩大保肛组;3年生存率75.8%,局部复发率0%;一般保肛组;3年生存率65.2%,局部复发率5.8%。排便功能:优84%,可13.6%,差2.4%。结论:扩大根治术可有效防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不增加手术合并症。  相似文献   

16.
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术后病人290例,随诊3~28个月,监测病人血清CA15-3,CEA变化情况。随访结果:乳腺癌术后无复发组249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2.8%,2.4%;而局部复发8例,未见CA15-3,CEA增高;乳腺癌术后发展为远位转移的患者33例,CA15-3,CEA阳性率分别为72.7%、54.5%,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二者联合应用,阳性率可达84.8%。结果表明,检测血清CA15-3,CEA含量是监测乳腺癌术后转移的重要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0~Ⅱa期女性乳腺癌26例行保乳手术,19例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7例行象限切除术,26例均行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26例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24例术后乳腺外形满意率为92%(24/26);术后4~24个月局部复发1例(3.8%),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形体改变小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期间诊治的132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截至2008年6月局部复发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肿瘤<2cm,41例,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4.9%,肿瘤>2cm,91例,局部复发13例,复发率14.3%;早期和原位癌14例,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复发率0%,浸润癌118例,局部复发15例,复发率12.7%;腋窝淋巴结转移≤3个79例,局部复发5例,复发率6.3%,腋窝淋巴结转移>3个53例,局部复发10例,复发率18.9%;ER和(或)PR(+)76例,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7.9%,ER和PR(-)56例,局部复发9例,复发率16.1%;HER-2(-~++)97例,局部复发9例,复发率9.3%,HER-2(+++~++++)35例,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17.1%。结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程度、激素受体水平及HER-2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术后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45例直肠癌PANP手术和48例传统根治术手术前后性功能情况,比较分析行直肠癌根治术的PANP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性功能指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PANP组45例中完全保护盆底自主神经的21例性功能均达到Ⅰ级,未受损害,占46.7%;受到损害的24例,占53.3%。在48例传统术式的患者中12例达Ⅰ级(25.0%),而36例性功能都受到影响,占75.0%,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局部癌肿复发率PANP组为8.9%(4/45),未明显高于传统组6.3%(3/48)(P〉0.05),复发者均为Dukes C期患者。结论PANP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PANP手术与传统根治术相比,前者对直肠癌患者性功能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同时需说明:未发生转移的DukesA期和Dukes B期可以进行PANP,不增加局部癌肿复发率,但是对于Dukes C期患者可能增加局部复发率。所以对于Dkes C期患者重点应该放在彻底切除肿瘤和淋巴结,而不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复发其主要原因是癌细胞扩散。手术局部肿瘤细胞残存。我院自1970年至1990年手术治疗乳腺癌322例,现就局部复发的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有门诊复诊及随诊记录者161例,且均经1~5年。术后复发14例(8%),远处转移35例(2%)。gO%的局部复发出现在最初5年内,三年内复发占84.2%,最长为16年;远处转移发生在最初五年内占88%.三年内占7O%,最长为术后15年。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129例,局部复发10例(10%)够样癌3O例,复发8例(占24%)讨论乳腺癌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2/3为远处转移,1/3为局部复发,本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