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但产前重复应用皮质激素是否能进一步改善母儿的结局,目前尚无定论.较多动物实验证明重复应用皮质激素对肺成熟有益,但同时对仔动物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尚无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是否有必要重复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产前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与胎儿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其他发病率减少脑室内出血的作用十分显著。但产前反复给予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脑损害。  相似文献   

3.
Crowley P  应豪 《生殖与避孕》2006,26(1):44-46,54
1 背景 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是早产儿最严重并发症,能导致即刻和长期的发病和死亡,并增加新生儿监护费用。1969年Liggins在研究分娩机制时发现给胎羊输注皮质激素可以加速胎肺成熟。随后Liggins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产前应用皮质激素能减少RDS发生率。尽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多个随机研究以及1987年对随机研究的评价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产前应用皮质激素的有效性,但是全世界产科医生采用这一治疗措施的过程还是缓慢的。抵触的原因未明.可能的原因是所有皮质激素生产厂家均未提到产前可以应用皮质激素。目前产科医生还受到以前的皮质激素仅在较小的孕妇和胎儿亚组中有效的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其他发病率减少脑室内出血的作用十分显著.但产前反复给予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脑损害.  相似文献   

5.
即将发生早产时母体应用硫酸镁有助于早产儿神经保护, 但不良反应及应用人群等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根据现有指南及最新研究总结现行具体方案, 包括干预孕周、给药剂量、用药时间及是否重复等, 旨在为我国孕妇产前硫酸镁治疗保护早产儿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能够降低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发生率的可行性简便方案,以期减少死亡和伤残,改善早产儿预后。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在两院住院待产、有早产可能的孕妇及其所生婴儿,使用地塞米松、Vitk1和苯巴比妥钠预防PIVH,以探讨他们对降低早产儿PIVH发生率的疗效。结果 产前母亲应用单疗程地塞米松组早产儿总的PIVH发生率和重度PIVH发生率分别为54.0%和11.1%,应用两疗程地塞米松组为51.4%和12.9%,产前母亲应用Vitk。组为42.5%和5.0%,产前母亲联合应用地塞米松+Vitk1组为31.8%和2.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5.2%和18.4%。产后婴儿应用苯巴比妥钠组重度PIVH少于对照组(X^24.04,P=0.044),但PIVH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0,P=0.004)。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Vitk1和地塞米松+Vitk均能降低早产儿PIVH发生率,但以应用地塞米松+Vitk1疗效最好。产后婴儿应用苯巴比妥钠虽不能降低早产儿PIVH发生率,但可减轻出血程度及防止出血轻度向重度转化。故认为产前母亲应用地塞米松+Vitk1,产后婴儿应用苯巴比妥钠是降低早产儿PIVH发生率及减轻出血程度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早产孕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发生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 ,并探讨不同孕周使用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 :对 2 88例早产孕妇及其 32 1例早产儿按产前地塞米松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治疗 ,可使早产儿RDS发生率显著降低 ,并且能改善胎龄小于 34周早产儿Apgar评分。结论 :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可促胎肺成熟并改善其换气功能 ,对孕周小于 34周的早产儿尤为重要 ,但不主张产前多疗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的神经保护措施可降低存活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改善其生存质量。硫酸镁具有稳定脑血流、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抗氧化和抗凋亡以及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因而产前使用硫酸镁对早产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显示,产前应用硫酸镁虽然不能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但可以降低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对产妇没有严重的副反应,但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廖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578-580,584
早产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患病的最主要因素。产前皮质激素(ACS)促胎肺成熟治疗能显著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目前推荐对妊娠24~34周可能早产的妇女给予单疗程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另一种多疗程ACS的治疗方法,在远期安全性研究方面尚缺乏肯定依据,不推荐常规采用。对1周内估计将早产的妊娠妇女可考虑给予一次抢救性的重复ACS,即重复给予1疗程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方案。对于妊娠不足39周的择期剖宫产者术前给予ACS的远期安全性尚存争议。就ACS两种给药方法进行综述,评估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皮质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多益处,30年前就报道了皮质醇可以促进胎儿肺成熟,由于其许多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产科,但产前使用重复剂量皮质醇的安全性和风险尚存在争议,许多动物试验证实:产前曾暴露于重复剂量皮质醇的幼兽出生体重和头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但对人的治疗效果报道很少且结论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合评价产前多疗程与产前单疗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满足条件的7篇有关产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影响的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产前多疗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病率(OR=0.51,95%CI0.49~0.54),有使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降低的趋势(OR=0.72,95%CI0.49~1.07)。但可增加早产儿败血症的发生率(OR=1.62,95%CI1.07~2.44),且不能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ICH)(OR=0.65,95%CI0.37~1.1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OR=1.30,95%CI0.79~2.12)和慢性肺疾病(CLD)(OR=0.94,95%CI0.59~1.49)的发生率及病死率(OR=1.07,95%CI0.42~2.75),也不能使早产儿出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减少(OR=0.86,95%CI0.48~1.55)。结论 无法根据现有的Meta分析结果证明产前多疗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产前单疗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有效和危险性更小。  相似文献   

12.
皮质激素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发生率为5%~15%。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死亡率达15%,占围生儿死亡率的首位。早产儿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支气管肺不张、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等,其中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有动物实验提示,垂体-肾上腺系统可以影响小肠和肺的分化。后来的研究发现,在分娩前皮质激素水平出现生理性升高,且分娩时胎儿的皮质激素水平与胎肺…  相似文献   

13.
产前应用激素是促进胎儿肺成熟、改善早产儿预后的重要产前干预措施,是早产儿存活的独立保护因素,与此同时,需注意早产使用激素对子代神经系统潜在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既往文献报道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病例多为早产儿,而胎儿PVL报道甚少。近年有文献报道由于产前因素导致的部分早产儿PVL其实在宫内已经发生[1-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早产儿PVL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无法作为胎儿常规筛查的手段。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主要工具,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良,超声可检测出多种颅内疾病[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诊断为PVL的10例病例,分析了胎儿颅内结构超声特征,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产前对胎儿PVL的表现特征与临床高危因素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采用脑组织及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新生动物HIBD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早产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存活早产儿也面临脑性瘫痪、认知障碍及运动异常等严重脑损伤并发症。这些远期不良预后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所以宫内早期预防早产脑损伤变得尤为重要。一些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显示,产前应用硫酸镁能减少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然而,不同早产病因、硫酸镁合适治疗窗、硫酸镁给药剂量等仍须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7.
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关系.方法 应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3例确诊PDA的早产儿(PDA组)和93例胎龄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时间匹配的动脉导管已关闭的早产儿(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情况及新生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A组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51例,而对照组中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34例.PDA组患儿血清镁中位浓度及百分位间距(P25~P75)为0.98 mmol/L(0.92~1.32 mmol/L),高于对照组[0.90 mmol/L(0.82~1.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P=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OR=2.646,95%CI:1.356~5.163,P=0.004)、胎儿窘迫(OR=7.189,95%CI:1.209~42.756,P=0.030);早产儿出生体重(OR=1.842,95%CI:1.087~3.438,P=0.049)、呼吸衰竭(OR=3.499,95%CI:1.256~9.752,P=0.017)和吸氧(OR=0.482,95%CI:0.233~0.999,P=0.045)与早产儿PDA的发生有关.而且趋势卡方检验显示,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累积量、血清镁水平与早产儿PDA呈正相关,具有剂 量效应关系(x2趋势=7.41,P=0.007;x2趋势=12.13,P=0.000).结论 孕母产前应用硫酸镁可能增加早产儿发生PDA的风险,且硫酸镁累积量、早产儿血清镁水平越高,早产儿发生PDA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8.
产前糖皮质激素(ACS)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病率与死亡率,是改善早产儿预后的重要产前干预措施。由于不同孕周胎儿发育和成熟情况不同,对ACS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应基于孕周使用ACS。文章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指南就不同孕周使用ACS的药物学基础、临床研究证据、争议、指南推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红霉素对胃食管返流和24小时胃食管pH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新生儿,尤其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它与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喂养困难等密切相关,严重者可发生猝死。近年国外发现小剂量红霉素有促进胃窦及胃排空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但对红霉素是否可以改善早产儿GER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24h食管pH测定,了解≤32周的早产儿GER的情况,以及在喂奶同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干预后,GER发生率和临床喂养状况是否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与地塞米松在促胎肺成熟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我院160例早产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产前28~34周应用盐酸氨溴索30mg/次,每天两次,5天),b组80例产前用地塞米松8mg/次,每天两次,连用3天,对比产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盐酸氨溴索组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率明显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可以明显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