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健脾消糖颗粒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3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17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治疗,治疗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和阿卡波糖片;对照组单纯服用阿卡波糖片.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IL-6,TNF-α,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的炎症因子指标均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NF-α,HsCRP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PG,HbA1c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健脾消糖颗粒和阿卡波糖片均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FPG,2 hPG,HbA1c的水平,而健脾消糖颗粒疗效更满意,并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 DM)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T2 DM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化浊降糖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测量体重(Wt)、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血清瘦素(LP)、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HOMA-IR低于对照组(P<0.01),HOMA-IS和ISI高于对照组(P<0.01),IL-6,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PN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化浊降糖方能调节糖代谢,降低T2 DM患者血糖,并能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91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服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服用疏肝健脾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测量治疗后体重、腰围;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围和BMI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体重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FBG,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1),HOMA-IS和ISI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C,TG,LDL-C和HDL-C单项指标转为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APN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6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疏肝健脾方能调节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延缓或逆转其进展为糖尿病的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PN,IL-6及hs-CRP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腑润燥方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胃肠实热型2型糖尿病(T2 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胃肠实热型T2 DM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加服通腑润燥方,疗程为8周。监测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检测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记录每周重组甘精胰岛素使用量,记录低血糖发生人次及记录胃肠实热证评分。结果: 观察组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升高,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BMI、体重及腰围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6、8周,观察组重组甘精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14.2±2.48) d少于对照组的(17.8±2.79) d (P<0.01);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平均发生人次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渴喜冷饮、脘腹痞满及大便硬结等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腑润燥方能降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 DM的2 hPG,HbA1c,促使患者血糖达标,能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胰岛素所致低血糖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颖  黄梦楠  刘昳佳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372-1377
[目的] 探讨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FPG、HbA1c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 959例,按照是否服用中成药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调整基线数据差异,研究两组FPG、HbA1c与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性。将患者根据FPG四分位分组,分析HbA1c与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性。分析糖代谢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发生率(是/否)为因变量,将患者是否服用中成药、性别、年龄、HbA1c、FPG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FPG、HbA1c、二尖瓣流速E(E)、二尖瓣流速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分组后,Q3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4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LVEF、E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bA1c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A1c、FPG、LVED、A两两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HbA1c、FPG与LVEF呈负相关性(P<0.05),HbA1c与二尖瓣流速E/二尖瓣流速A(E/A)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经回归分析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是否服用中成药、性别、HbA1c有关。[结论] FPG、HbA1c与心功能显著相关,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降低患者的FPG、HbA1c,在FPG较高水平下,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对于患者LVED、LVEF改善明显。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可降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养阴通络功效的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相关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的糖基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C-P)、餐后2 h C肽(2 h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cy及Cys C水平,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12周后门诊随访,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P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2 hC-P水平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HbA1c、FPG、2 hPG水平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C-P、2 h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TG、LDL-C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T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7.5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sC及Hc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CysC、Hcy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多普勒超声图无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多普勒超声图显示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稍下降,斑块面积稍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对T2DM合并下肢大血管病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血清Hcy、CysC水平,为中医药防治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进展提供了疗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解郁化浊汤对2型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1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健康教育、运动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加服解郁化浊汤,1剂/d, 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 (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测量患者体重、腰围和臀围及记录中医证候积分,并随访患者的转归。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5例(26.78%)糖代谢正常,优于对照组的6例(10.91%)(P<0.05),观察组为7例(12.5%)转为T2 DM,少于对照组的17例(30.91%)(P<0.05);对照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FINS,2 hINS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以上指标则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FBG,2 hPBG,HbA1c、FINS,2 h INS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MI、体重、腰围及WHR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H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形体肥胖、脘腹胀闷、心烦、大便干结及口苦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解郁化浊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对防止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T2 DM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消走泄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代谢综合征治疗患者200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运动及饮食干预,常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药物,盐酸吡格列酮胶囊,30 mg,每日1次,口服,共计60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祛湿降浊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胰岛功能。分析胰岛功能变化情况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总胆固醇(TC)、收缩压(DBP)、舒张压(SBP)、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0d观察组患者HDL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组内来看,两组患者治疗60 d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 IS)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2 I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HOMA2 IR高于对照组,HOMA2 IS及HOMA2 IB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胰岛功能变化情况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相关性,结果发现,HOMA2 IR与TG、HbA1c、体质量、腰围正相关,HOMA2 IS与HDL正相关,与HbA1c、体质量负相关,HOMA2 IB与TC负相关,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以“分消走泄法”为理论基础的祛湿降浊方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明显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胰岛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亚娟  崔艳  戴强  庄琪  李红  杨凯 《天津中医药》2023,40(8):1018-1022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对阴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00例阴虚血瘀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增加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控制、脂代谢、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6.00% vs. 80.00%,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多饮、肢体麻痛、五心烦热、气短自汗、大便秘结、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中医证候积分、FPG、FINS、2 h PBG、HbA1c、HOMA-IR、TC、LDL-C、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可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提高阴虚血瘀型T2DM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和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瘦素(L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和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 ·d-1,睡前服用;观察组服用参芪降糖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TNF-α,APN,LP,hs-CRP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经Ridit分析,观察组血脂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bA1c,HOMA-IR低于对照组,IS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和Apo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C和ApoA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NF-α,LP,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参芪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的糖、脂代谢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改善HOMA-IR,调节炎症因子,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及服糖后30 min血清胰岛素(30 min INS)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FINS水平显著下降(P 0. 01),服糖后30 min INS水平明显升高(P 0. 05),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FBG,2 h 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治疗组FINS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服糖后30 min INS水平明显升高(P 0. 05),治疗组HAMD,HAMA评分显著降低(P 0. 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基础用药可以明显减轻肝郁脾虚型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降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胰岛素,升高服糖30 min INS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此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糖脂平治疗痰瘀互阻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糖脂平颗粒(3 g,bi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25 g,ti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WC)、体重、体重指数(BMI)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3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56.76%(P<0.05);治疗组能降低FPG,2 hPG,HbA1c,FINS,TC,TG,LDL-C,降低SBP,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在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脂平可以有效调节痰瘀互阻型MS患者糖脂紊乱,是治疗MS安全有效的复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并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TG,TC,LDL-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化浊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困脾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痰湿困脾型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化浊颗粒,1个疗程为3个月,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肝酶、空腹胰岛素(FINS)释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84%,组间比较P0.05;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8.04%,对照组总有效率64.10%,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Hb A1c(P0.05);FINS,HOMA-IR(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治疗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0.01);对照组ALT,AST(P0.05);BMI(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FPG,Hb A1c与对照组比P0.05;FINS,HOMA-IR与对照组比P0.05;ALT,AST与对照组比P0.05;BMI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联合降糖西药治疗痰湿困脾型T2DM合并NAFL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梅丸合八珍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西医(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应用乌梅丸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有效率为93. 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 3%(22/30)(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BMI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BMI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乌梅丸合八珍汤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患者安全有效,且能降低患者血糖,血脂,BMI水平及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痰湿体质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仙月 《山西中医》2011,27(1):44-46
目的:探讨痰湿体质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6例痰湿体质和55例非痰湿体质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痰湿体质组hs—CRP、FG、D—Di、FPG、2hPG、FINS、1-1bAlc、TG、TC、LDL、BMI参数水平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组,ISI、HDL参数水平明显低于非痰湿体质组(P〈0.05或P〈0.01)。痰湿体质组有5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占81.8%(95%CI=72.5%~91.1%);非痰湿体质组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者36例,占65.5%(95%CI=52.9%-78.1%),前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4.2155,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痰湿体质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是非痰湿体质患者的2.38倍,其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为OR:2.38(95%CI=1.03—5.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活散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量效关系。[方法]给予二甲双胍基础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胰活散原方或胰活散精方治疗各60例30 d,观察两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两方治疗后患者FPG、2hPG及TC、TG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以上指标及HbA1c水平差异显著(P0.05);气阴两虚兼血瘀症状方面改善率为精方的85.7%对原方的78.6%;但2组间治疗后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活散精方较原方在降糖,降脂,降HbA1c水平及症状改善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湿热困脾兼瘀血阻滞型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仁汤加减+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和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加用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凝血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2组均能较好地降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治疗组还能提高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中医症候疗效,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改善不明显。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还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及降低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