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可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是《金匮要略》中论治心病专篇 ,其系统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 ,对后世心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笔者试述对其胸痹心痛证治特点的认识 ,以期从经方运用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水平。1 胸痹心痛病机特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1〕(以下简称《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开篇第 1条即云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  相似文献   

2.
胸痹心痛是在胸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严重病证,主要是西医所指的冠心病心绞痛,但目前中医学界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在翻查大量文献资料后,归纳出4种胸痹心痛的证候要素:瘀血、痰浊、气虚、阳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微血管性心绞痛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目前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单独或联合应用抗心绞痛药物仍然是其一线治疗方案~([1]),但是单一西药作用目前疗效不是很理想。微血管性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的范畴,通过对《金匮要略》"阳微阴弦"理论研究,认识到"温通法"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法之一。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相似文献   

4.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以下简称胸痹篇)之胸痹是指胸部疼痛之疾患,心痛是指正心窝部疼痛之病,而短气是呼吸短促之症,此三者均为上焦阳虚,阴乘阳位所致。冠心病心绞痛之疾,似  相似文献   

5.
正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胸闷、疼痛为主要表现,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老年病科在长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中老年胸痹心痛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思路、用药特点,现总结如下。病因病机胸痹心痛,简称心痛,又称"卒心痛""厥心痛"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胸痹心痛临床表现的阐释、古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病因医籍的记载及用温阳法治疗胸痹心痛取得良效的分析,发现阳虚是形成胸痹心痛的重要机制,且温阳法对现代医学凝血机制有一定的影响。探讨分析温阳法在治疗胸痹心痛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温阳药对胸痹心痛形成的作用机制,证明温里药的功效与现代医学对胸痹心痛治疗相一致的原则,从而揭示温阳法在胸痹心痛治疗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 赵锡武教授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1.瓜蒌薤白半夏汤赵老治疗心绞痛善用本方。他根据《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的理论,认为阳不宣可致血之痹,血之痹可令阳不宣,故通阳可以宣痹,宣痹亦可通阳,二法相互为用,故临床常以此为胸痹心痛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根据临床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及准确治疗需要又有不同的概念和描述。深入探讨心绞痛与中医学"胸痹心痛"、劳力型心绞痛与中医学"肺心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与中医学"卒心痛"、血运重建后心绞痛或顽固型心绞痛与中医学"久心痛"的相似性,对于深入挖掘、继承古代相关理论、治法、方药及技术,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10.
胸痹指胸阳不振,气血痹阻而言,症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心痛则由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形成,症以心胸疼痛为主,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加之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属单纯血瘀实证者甚微,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等夹杂证候[1].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发现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胸痹心痛治疗四法。辛温通阳,散寒宣痹—胸阳不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气滞证;补血养心,调补脾胃—脾胃不调,心气不足;通阳泄浊,豁痰宣痹通络—痰浊闭阻证。  相似文献   

12.
试论温通法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使用辛热药物以"温通法"为主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意义。阐述针对病机为阳虚寒凝致胸阳不振者,用温助胸阳以通阳散寒止痛;病机为痰阻气结致胸中窒闷者,用辛开化痰以开胸止痛;病机为气滞血瘀致胸中脉阻者,用温通心脉以活血止痛;病机为心虚血亏致胸中痹痛者,用扶正温阳以标本兼顾。对于胸痹心痛的治疗,应当本着"以温为主,以通为用"的原则结合病机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晓妍  张明雪 《河南中医》2009,29(12):1145-1148
胸痹是指胸中痞塞不通,引起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的病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创胸痹的辨证论治,并确定其病机为阳微阴弦,提出温补阳气、温阳兼利小便、化痰祛浊等基本祛邪方法来治疗胸痹。在此基础上,后世医家又提出了活血化瘀通络、行气散结、调畅情志、滋养心肝、益气养阴、益气活血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夏翔先生认为,元气衰微、胸阳不振、痰瘀内积、心脉瘀阻是冠心病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培元、助阳温通、活血祛瘀、化痰理气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大法。辨治中强调标本兼顾、病证结合、脏腑相关,选方用药重视温润相宜、补通相融,且主张药性药理汇通。自拟“心痛方”用于冠心病的相对稳定期及发作期的治疗,临床取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符为民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气血不和,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宜从肝论治,疏肝解郁、调畅气血为治疗关键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符教授将偏头痛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肝经瘀血、肝阳不足、肝血亏虚、肝肾阴虚7个证型,分别予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清肝泻火、凉血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活血通窍、化瘀止痛,温肝散寒、降逆止痛,调血养血、柔肝止痛,补益肝肾、养阴止痛的治法。此外,符教授治疗偏头痛时,擅用虫类药,常用归肝胆经之引经药,主张情志干预,提倡配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证属本虚标实.心气心阳亏虚为病之本,血瘀水停乃病之标,“虚”“瘀”“水”为其病理关键,治宜标本兼顾.根据虚实主次不同,本病可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饮阻肺、阳虚水泛、阳气虚脱等证型.心肺气虚型治宜补益心肺,方用补虚正气粥合山楂粥;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粥;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方用丹参粥合山楂粥;痰饮阻肺型治宜泻肺化痰,方用葶苈子粥合白术茯苓粥;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利水,方用参芪附子粥合参桂苈枣汤.在具体病证的药膳调理过程中,务必恪守“辨证施膳”原则,随“机”而变.对于阳气虚脱者,药膳调理无助救治.  相似文献   

17.
刘海英  王雪晴 《河南中医》2020,40(5):691-692
肝与头痛关联密切,肝阳虚,肝脉寒凝所致头痛多见。此型头痛患者多为虚寒体质,以寒邪直犯肝经脉络,寒凝肝脉,肝阳被遏,肝脉失于温煦所致。肝寒头痛部位以巅顶、双颞顶为主,每于外感风寒湿邪或进食生冷诱发,得温痛减,伴见脾肾阳虚症状。治宜温肾暖肝散寒、温胃降浊。温肝用药宜柔润不宜燥烈,需兼顾补肝之阴、血,于"阴中求阳"。对于因虚寒所致血瘀头痛,虚实夹杂者,不可一味温补,当攻补兼施,既补益气血之不足,又疏通气血之瘀滞。温补之外,尚需宣通痹阻,疏利气血,祛瘀止痛。滋养与温通并用,通补结合,不足之气血得补,瘀滞之气血得行,则头痛可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胸痹患者的证型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提高急诊胸痹患者的危险度辨识水平。方法对佛山中医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9月来诊的67例胸痹患者进行辨证,根据不同证型分为气滞血瘀组、痰浊闭塞组、阴血虚证组和阳气虚证组,并对四组患者进行床旁快速心梗检测,记录CK-MB、MYO和cTNI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证型发病时辰无差异;阳气虚证的MYO为(274.40±297.19)ng/mL,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快速心梗检测可增加胸痹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的科学性,阳气虚证的MYO值及其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应与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内经》“寒则热之”的治则,对因寒邪引起的胸痹心痛,举中阳衰微、寒气卒客、阴寒凝滞、寒滞心脉、寒客心包、痰饮犯心六案,均采用温法、温热药辨治,在缓解其症状及其他临床症状方面,收效较好,并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