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邰平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10):30-31
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并发症之一,是影响白内障手术疗效的主要原因。轻者可引起患者瞳孔上迁、变形,重者可形成术后色素膜炎,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后发障、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导致人工晶体植入困难和失败.引起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复明效果差。本文通过临床386眼术后,41只眼发生玻璃体脱出,脱出率达10.6%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纠正的方法,与眼科同仁们交流。以促进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尽量避免和减少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玻璃体脱出,从而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眼内炎是内眼手术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评估围术期危险因素及制订应对措施,防范眼内炎的发生是摆在面前的紧要课题.2003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 000余例,共发生3例感染性眼内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海平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3):31-3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的121例白内障患者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1例(121眼)白内障患者手术后3天与出院后3个月相比,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基层医院能逐渐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 相似文献
4.
目前基层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已逐渐从囊内向囊外法过渡。但由于初期开展显微手术 ,操作上有一适应过程 ,因此起始时手术可能发生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 ,其中玻璃体脱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它不仅给予手术本身增加了困难 ,而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近、远期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恢复。现将我院1996~2000年间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患者200例 (205只眼 )中玻璃体脱出情况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2000年间共收住老年性白内障200例 (205只眼 ) ,其中最高年龄89岁… 相似文献
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功能比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本组资料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和囊外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和2种手术后患视功以的变化。方法:作PHACO+IOL的患98例,和作ECCE+IOL的患77例,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作眼科检查并完成视功能问卷。结果:在手术后1周,超声乳化组视功能得分及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囊外除组(P<0.05);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超声乳化组视功能得分以及感觉适应和立体觉2个指标的得分高于囊外除组(P<0.05),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和周边视野2个指标的得分2组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PHACO+IOL比ECCE+IOL有较大的视功能改善,特别是在感觉适应和立体觉方面,在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和周边视野的改善方面,2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无显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爱林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89):8669-8670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01例限白内障行3.5mm巩膜隧道切口,分次取出晶状体核。结果:第1天裸限视力在0.08—0.6之间,术后3个月配镜视力在0.1—0.8之间,术后1周1月和3月平均散光为1.50D、1.0D、0.75D。结论:此术式具有视力恢复快,组织损伤少,术后散光低,费用低等优点,可在农村及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以下简称眼内炎)是指发生在白内障摘除术后6周内的眼内液或眼内组织的炎症反应。多数发生在手术后1~2周内,常致患眼失明,甚至丢失眼球。据统计2000~2003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是0.265%,是90年代发病率0.087%的2.5倍,这可能由于自愈合透明角膜切口术式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0-3741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切割术,根据既往有无眼内感染性危险因素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处理。患者的性别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术中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及表面麻醉剂的使用等因素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未见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通过注射抗菌药物,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降低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将84例(88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囊外摘除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1月的视力和泪膜情况(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结果 ①两组术后的视力均优于术前,但研究组在术后1周和1月的视力高于对照组;②研究组术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但仅术后1月的基础泪液分泌大于对照组.结论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于改善白内障的视力效果较好,同时降低对泪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2005—2007年间共对5例6眼过熟期白内障施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切1: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123例(162眼),分为ECCE组(67例89眼)和Phaco组(56例73眼),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7--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3d时两组视力比较,ECCE组好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任洁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2):66-67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颞侧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76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行经颞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2者占65.8%。眼压平均(2.03±0.50)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疤痕化。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经颞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避开滤过泡保存原有滤过功能,术后反应轻,视功能恢复好,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方法】46例患者的51只眼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术者的眼轴长度、眼压、房角和前房深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发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较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的眼轴显著短;青光眼患者术后3d时的眼压[(8~22)mmHg,平均(13.69±3.69)mmHg]较术前1d时的眼压[(16~35)mmHg,平均(26.89±4.32)mmHg]显著下降;手术后所有患者房角较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并且前房深度均有显著增加。【结论】白内障膨胀期发生的青光眼主要原因是由于小眼球患者晶体膨胀后造成前房和房角结构发生改变,针对该类青光眼患者可以采用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解除病因后可达到降眼压从而治疗青光眼的目的。该方法只进行白内障手术,而避免了再行青光眼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对72例(90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访观察2年。结果:本组72例(90眼)术后发生后囊混浊24眼,总发生率为26.67%。单纯囊外摘除术18眼发生后囊混浊8眼,占44.44%;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72眼发生后囊混浊16眼,占22.22%,明显低于前组(P〈0.05)。术后随访半年、1年和2年出现后囊混浊分别为10眼(11.11%)、20眼(22.22%)和24眼(26.67%)。发生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4岁;无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46岁,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后囊混浊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白内障类型及随访时间等有关,但其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晶体上皮细胞的残留与增殖。为预防后囊混浊的发生,术中应尽可能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改进手术方式,并进一步开展有关术后抑制增殖的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5.
齐坤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0):83-85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参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和研究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0.5~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在内白内障防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低收费方式对湖南省内562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扶贫手术,其中5023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602例行小切口囊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625例白内障患者术后d1的脱盲率为99.6%(5601/5625),脱残率为86.9%(4889/5625)。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色素层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高眼压,眼内炎。【结论】超声乳化术安全、快速、有效,在防盲手术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白内障致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切口"V"型截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武宁县人民医院2009年"光明工程"893例(925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63例(6.81%)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发生时间进行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 63眼后囊膜破裂患者中水分离时9眼、吸皮质时46眼、娩核时5眼、人工晶体植入时2眼、撕除三角形前囊膜瓣时1眼;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57眼,6眼因眼底无红光反射未植入人工晶体.出院时视力情况:视力> 0.4者57 眼,视力<0.1者 6眼.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诸多手术步骤中.规范手术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恰当的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在表面麻醉下不作结膜瓣和传统的以穹窿为基底结膜切开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5.5mm直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资料较完整的老年性白内障160例,将160例3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160只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A组不做结膜瓣,行长5.5mm角巩膜缘的平行切口;B组行以穹窿为基底的传统的结膜瓣,做长5.5mm角巩膜平行切口;两组均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劈核摘除联合5.5mm直径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术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部舒适者:A组154只眼(96.25%),B组141只眼(8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2,P〈0.05)。术后结膜退缩、下垂、巨大瘢痕:A组7只眼(4.38%),B组29只眼(1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9,P〈0.01),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及1个月视力比较:1d,A组120只眼(75.00%),B组128只眼(80.00%)(χ2=1.467,P〉0.05);1周,A组130只眼(81.25%),B组132只眼(82.25%)(χ2=0.084,P〉0.05);1个月,A组138只眼(86.25%),B组139只眼(86.86%)(χ2=0.027,P〉0.05);角膜水肿于术后2周后均消退。结论在表面麻醉下不做结膜瓣较做结膜瓣小切口白内障劈核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省时、对眼表面破坏小,角巩膜切口较小且较为隐闭,术后恢复快。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白内障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 PC·IoL) 与晶体切割联合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晶切+ AC·IoL) 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通过两种术式治疗46 例外伤性白内障。其中行ECCE+PC·IoL术26 眼,晶切+ AC·IoL20 眼。结果:矫正视力≥0.1 者ECCE组25 眼,占94.1% ,晶切组18 眼,占90% ,矫正视力> 0.4 者,ECCE组22 眼,占84.6% 。晶切组4 眼占20% ,ECCE组明显高于晶切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ECCE+ PC·IoL植入术及晶体切割AC·IoL植入术均能有效治疗外伤性白内障, 但疗效以ECCE+ PC·IoL植入为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