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围产期运动指导对孕期运动依从性及体质量的影响,为孕产妇围产期合理控制体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分娩的围产期孕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围产期常规护理保健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围产期运动指导,观察两组孕期运动依从性、孕期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产妇体质量及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产妇贫血发生率、羊水过少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围产期持续运动指导可提高孕妇运动依从性,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及新生儿体质量,同时可减少妊娠并发症,从而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围产期运动指导对胎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0例孕妇按建立围产期保健册的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围产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3个阶段的围产期运动指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体质量和巨大儿例数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例数高于对照组,总产程及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围产期运动利于控制理想的胎儿体质量、缩短产程及促进自然分娩,有利于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延续性围产期运动对分娩方式及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0例孕妇按建册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围产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3个阶段的围产期运动指导,强化盆底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42 d会阴肌力均提高;孕期及产后尿失禁率下降(P0.01或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围产期运动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促进产后盆底康复,有利于提升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钟艳娟  季布  余晓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31-2032,2044
目的评价孕期营养及运动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对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790例单胎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孕妇一系列干预措施,加强孕期营养与孕期运动指导和监督,对照组给予一般围产保健服务,对比两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12.80±1.62)kg,对照组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18.50±1.25)kg,对照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孕期营养及运动指导,控制孕期体质量,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指导依从程度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80例,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医学营养指导,并由专人对指导过程及结果进行追踪,根据监测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填写的依从性调查表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依从性较好组和依从性较差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质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依从性较好组中孕前体质量正常孕妇及孕期超重孕妇孕期增重均少于依从性较差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较好组的新生儿体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体质量多集中在3 001~3 499 g。结论医学营养指导过程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依从程度影响母婴体质量增长,需不断改进营养指导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体化健康管理对孕妇孕期运动依从性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院住院的孕妇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取一体化健康管理。结果:研究组运动总依从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妊娠28周时及分娩前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运动依从性,降低体质量增加幅度,促使更多孕妇选择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一体化健康管理对孕妇孕期运动依从性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的孕妇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一体化健康管理措施,从孕17周开始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孕妇运动依从性、孕期的体质量增长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的不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一体化健康管理之后,观察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4例,不依从1例,依从率为96.00%,对照组完全依从10例,部分依从6例,不依从9例,依从率为64.00%,观察组孕妇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从妊娠至孕28周体质量平均增长(5.23±1.82)kg,妊娠至分娩前体质量平均增长(10.47±2.19)kg,对照组孕妇从妊娠至孕28周体质量平均增长(7.23±2.82)kg,妊娠至分娩前体质量增长(14.47±3.68)kg,在两个时间段内,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16例,剖腹产9例,对照组自然分娩10例,剖腹产15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运动依从性,降低了孕妇体质量增加的幅度,并且促使更多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期体质量增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孕8~12周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按就诊时间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一对一孕期饮食、运动和体质量增长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孕13~28周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和每周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干预组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体质量总增长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可有效减少孕前超重肥胖者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对减少孕期体质量总增长的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娩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的孕妇产前不同时期体质量增长范围,为指导孕妇孕期营养及体质量的增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3月-2007年5月建卡并定期产检、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2500~3999 g的351例孕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将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大小分为低体质量组42例,正常体质量组267例和超体质量组42例.计算各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并进行分析. 结果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及超体质量组孕妇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分别为(16.86±1.45)kg、(16.02±1.26)kg和(13.70±1.05)kg,低体质量组及正常体质量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大于超体质量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及超体质量的孕妇孕期平均体质量均有所增加,孕中、晚期体质量增加显著,孕期的营养指导不能仅根据每个孕妇单一的体质量增长进行,而应根据其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分别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产期运动延续指导对母婴结局和分娩方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本院诊治的孕妇1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产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产期运动延续指导,比较两组孕妇最终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及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产妇产后42 d的会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尿失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围产期运动延续指导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提高孕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 -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行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180,P<0.001;χ2=10.879,P=0.001;χ2=12.180,P<0.001)。干预后,观察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541,P<0.001;t=7.698,P<0.001)。观察组行为限制、社交尴尬、对心理影响及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目标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涂红星 《中国临床护理》2014,(3):185-186,192
目的:探讨门诊干预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单胎20~24周的孕中晚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定期接受门诊指导,实施孕期体质量控制。观察2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孕妇妊娠方式、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剖宫产、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接受门诊指导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术后的影响 。 方法 随机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将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路径引入整个护理过程。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糖控制和体质量控制情况亦好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能优化护理流程,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专双向延续护理在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住于我院的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接受三专双向延续护理,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院外康复行为依从性好于对照组(Z=-2.241,P=0.025),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836,P<0.001)。结论 对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三专双向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院外康复行为依从性,获得较好的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元化延续护理对基层医院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骨科93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46例给予多元化延续护理,出院3个月后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自理能力和髋关节恢复情况。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01,P<0.001),治疗康复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均好于对照组(Z=-4.410,P<0.001;Z=-3.132,P=0.002)。 结论 多元化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居家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体化减压联合术肢康复运动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0例,按所在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减压,并引导患者完成伸肘屈肘、松握拳头等动作;观察组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调节止血器减压,并指导其进行术肢康复操运动,比较2组术肢疼痛、肿胀、焦虑和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和12 h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Z=-2.096,P=0.036;Z=-3.791,P<0.001);术后1 h、4 h和12 h局部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Z=-2.373,P=0.018;Z=- 2.045,P=0.041;Z=-2.834,P=0.005);术后4 h和12 h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2.813,P=0.038;t=2.644,P=0.009);2组术后24 h内穿刺局部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1,P=0.763 )。结论 个体化的减压方法与肢体康复运动相结合,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还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且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间歇式高强度运动训练管理在2型糖尿病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运动,观察组接受间歇式高强度运动训练管理,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8.339,P=0.004)。结论 采用间歇式高强度训练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5S"法在臀肌挛缩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法,试验组采用"5S"法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达标率和健康教育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与健康教育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S"法应用与臀肌挛缩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正确性,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实效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 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742,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544,P<0.05)。 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胸外科住院的管道患者276例将其分为2组,2011年1~12月住院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由各班护理人员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道护理;2012年1~12月住院的148例患者为研究组,在管道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比较2组管道防护依从性、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出院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管道防护依从性(91.22%)高于对照组(56.25%);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7.52%);患者出院满意度(97.97%)高于对照组(80.47%); 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了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导管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