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晕厥一次于1995年2月1日来院。心前区闷痛,常于上午3~7时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改变无关,持续约3~5min,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查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心电图、脑电图、CT及核磁共振无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脉主干普遍偏细,前降支近端及回旋支近端狭窄80%~90%,右冠脉中段狭窄90%。入院诊断:①冠心病、心绞痛;②晕厥待直。经扩冠脉治疗,仍每天3~7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1~V4ST段下移0.1mV,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正常。隔2~3周是厥发作一次。住院第68…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3岁,因心前区闷痛7h急诊入院。心前区疼痛后2h到达当地医院,出现意识不清,心室颤动,给予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电图示V1导联ST段抬高0.2mV,V2-4导联ST段抬高1.0~2.0mV,V5导联ST段抬高0.15mV,送我院过程中出现躁动。  相似文献   

3.
沈阳急救中心从2002年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治疗19例。其中80岁以上成功2例,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例1:女,84岁。家距市内15km。于2003—02~11T17:35以心前区疼痛1h、加重10min为主诉呼救。日内自觉头晕.乏力.1h前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闷痛,家人给予白加黑感冒片1片服用后入睡。10min前醒来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仍星闷痛并向背部放散。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1岁。因发热3d,心前区痛1d入院。入院前3d,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5℃,咳嗽,咯少许痰,全身酸痛、乏力、多汗,腹泻糊样便4次。入院前1d突发心前区刀割样痛,伴大汗,心悸,胸闷,持续不缓解。来我院急诊作心电图示I、aVL、V2~V6导联ST段抬高0.4~0.9mV,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血常规检查无异常,CK2264u/L,CK—MB 73u/L,AST214u/L,LDH668u/L,γ-羟丁酸659u/L,诊为“急性高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造影示冠脉呈右优势型,冠脉走行区未见钙化影,左主干、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室造影呈小心腔,为系统诊疗收住院。患者既往无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因反复胸痛10年,加重4h急诊收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压低0.1mv,T波双向、倒置,V1-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25mv,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开口闭塞,植入支架1枚,钝缘支狭窄99%。1周后择期行钝缘支PCI,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狭窄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比较棘手,国内罕有报道。作者对1例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者行瘤腔弹簧圈栓堵,并置入支架扩张狭窄病变,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男,53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5小时而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急诊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5天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约10mm长的85%狭窄,中段20%~30%局限性狭窄,近端狭窄处可见一5.2mm×4.7mm大小的冠状动脉瘤(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冠状动脉(冠脉)血流显像技术确定左前降支狭窄部位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查12.5例拟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左前降支各段血流信号及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以局部血流加速、左前降支及前间隔内逆向血流信号作为判断左前降支狭窄的标准,以局部血流加速处作为确定左前降支狭窄部位的标准。分析记录狭窄部位及节段数,并与随后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结果:超声诊断左前降支狭窄程度≥60%患者的准确性为88.0%(110/125),特异性为88.7%(47/53),敏感性为87.5%(63/72)。确定狭窄部位的准确性为88.5%(332/37.5),特异性为95.2%(2.59/272),敏感性为70.9%(73/103)。经胸冠脉血流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判断左前降支狭窄高度一致(Kappa值=0.756),确定狭窄部位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697)。对单节段狭窄的检出率与对多节段狭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检测左前降支局部血流加速能准确定位冠脉左前降支程度≥60%的狭窄部位,且不受病变节段数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早复极综合征 (ERS) ,常见于正常健康的年轻人 ,但在临床实践中误诊的情况并不少见。近 2a来 ,我院收治了 3例提早复极综合征被误诊的病人 ,为了吸取经验教训 ,加深对ERS的认识 ,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病人主因心前区疼痛不适 2d而就诊 ,心电图表现 :Ⅱ、Ⅲ、aVFST段凹面向上抬高 0 .10mV~ 0 .15mV ,V2 ~V5ST段凹面向上抬高 0 .1mV~ 0 .2mV。[例 2 ] 病人主因心前区疼痛呈针刺样 ,并可见出汗 ,面色苍白 3h而就诊 ,心电图表现 :Ⅰ、Ⅱ、aVFV3 ~V5ST段凹面向上抬高 0 .1mV~ 0 .4mV ,胸前区导联T波高尖对称。[例 3]…  相似文献   

9.
1 病史摘要 病例1:患者,女性,45岁。因“持续性胸痛5h”来院。患者于清晨5时睡眠中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出汗、乏力,短暂意识丧失来急诊。ECG示I、aVL、V1~V6导联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中段斑块〈50%狭窄,左主干至肺动脉主干瘘。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正常,所有血管前向血流TIMI3级。考虑血管自发再通,故未行PCI术,回CCU进一步治疗。患者CK最高达3256U/L,肌钙蛋白〉50ng/ml。心超检查示左室前壁、前间壁及侧壁心尖段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心前区疼痛程度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选择48 例因心前区疼痛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将疼痛的程度分为4 级,分析其冠脉供血情况,观察疼痛与冠脉供血的关系。结果:1 级疼痛有冠脉狭窄≤60 % ,4 级疼痛有冠脉狭窄≥90% 。结论:心前区疼痛是不可忽略的临床症状,对于病程长者注意避免一切诱发因素,防止心绞痛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9岁,主因心前区疼痛20rain而入院。20rain前,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伴胸闷,急查心电图示V1~V4 ST段抬高,T波高耸,导联Ⅰ,Ⅲ ST段压低。查体:体温36.4℃,脉搏86次/min,血压150/100mmHg,急性痛苦面容,烦躁不安,心率86次/min,心界不大,余(-)。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初步诊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0岁。以“突发胸骨后疼痛30min”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未严格系统应用降压药物。查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在Ⅰ、avL、V1~V5弓背向上抬高0.1~0.3mV,T波高尖,Ⅱ、Ⅲ、avF ST段下移0.1~0.2mV,诊断为:“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拜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氢氯毗格雷600mg口服,并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LAD近段100%闭塞,远端血流TIMI 0级(图1)。立即对前降支(LAD)病变处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患2型糖尿病、冠心病住院。住院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第3天夜间因心前区疼痛痛醒,心电图示Ⅱ、Ⅲ、aVF,V3~V6导联ST段压低02mV,T波:V3~V6倒置.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台服,心前区疼痛缓解,测血糖为2.6mmol/L。此后两次出现夜间胸痛,测血糖分别为32mmol/L,3.0mmol/L.患者有头晕、心慌、手颤。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60ml后症状消失。此后适当补糖,血糖控制在65-7.1mmol/L,未再出现心绞痛,住院16天出院。讨论低血糖是本例发生心绞痛的诱因。出现心绞痛时血糖降低,补糖后不含服硝酸甘油也能使心绞…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男,52岁。于2005—07~20T10:20无任何诱因突感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呈持续性,深吸气时加重,经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缓解,未做任何治疗。但在夜间入睡后突感胸闷瘌加重,于2005—07—20来我院就诊,急查心电图V1呈rS型,V2~3呈QR型,ST(V1~V6)抬高0.05~0.30mV,T(V2~V4)高耸,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门诊以心肌梗死收住院治疗。查体:既往无心脏病病史。一般情况尚可,T37.2℃,BP110/72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HR82次/min,  相似文献   

15.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90-2390
1 病例报告 女,76岁.因心前区闷痛不适4 h于2005-03-18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 h许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不适,伴头晕,出冷汗,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ST-V1~V3导联抬高0.05~0.2 mv,T-Ⅰ、Ⅱ、Ⅲ、V2~V6导联倒置,以急性冠脉综合征给硝酸甘油含服,并转送我院.  相似文献   

16.
施锋  李士通  沈浩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119-1121
目的:探讨静脉和硬膜外镇痛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镇痛的剂量。方法:全麻腹部手术病人120例,年龄65-99岁,随机分六组;V1~V3组术毕经静脉自控镇痛,药液配方为每100ml生理盐水内含曲马多501)mg、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2.5mg;负荷量和背景量分别为V.组2ml、1.0ml/h,Ⅵ组3ml、1.5ml/h,U组4ml、1.5ml/h。E1~E3组硬膜外自控镇痛,药液为每100ml内含吗啡5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利多2.5mg;负荷量和背景量分别为E1组2ml、1.0ml/h,E2组3ml、1.5ml/h,E3组4ml、1.5ml/h。PCA单次量2ml、锁定时间10min。记录2h、6h、12h、24h、48h疼痛、镇静和总舒适评分、镇痛用药量、PC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率(D/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镇痛用药量:V1组〉V2组,U组〉V1组,E3组〉B组,E3组〉E1组(均P〈0.05)。按压次数:E1组〉E3组,E1组〉B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效按压率(D/D):静脉组中无显著差异,E1组〉E3组,E1组〉B组(均P%0.05)。疼痛评分:静脉组中无显著差异,E1组〉E3组,E1组〉R组(均P%0.05)。镇静评分:V1组〉V1组、V2组〉V1组(P〈0.05),硬膜外组中无显著差异。总舒适评分:E2组〉V1组(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V3组3次、B组4次,明显多于其他组;眩晕V3组4次;V1和V2组分别有4例和3例病人排气时问明显延长。结论: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镇痛静脉组中,负荷量2ml、背景输注量1.0ml/h效果较佳。最适宜方式是吗啡硬膜外镇痛,剂量为:负荷量2~4ml、背景输注量1.2ml/h。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心电图示:V1~V4 ST段抬高0.2~0.4mV。入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入院后第9天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窦前部(图1),右冠状动脉分支丰富,其近端发出一较大分支近似左回旋支走行,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窦后部(图2),左主干短,前降支钙化明显,并弥漫斑块浸润,多处狭窄,以近端最重达(99%),左回旋支细而短小。处理:于前降支近端植入支架1枚。  相似文献   

18.
黄桂传  陈容 《护理研究》2009,(12):3287-3287
病人,男,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6余年,再发加重3d入住心内科。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中段95%狭窄,在家属知情签字同意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左前降支中段狭窄处用2.5mm×20.0mm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最大压力1216kPa(12atm),并植入3.5mm×29.0mm国产药物支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7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心肌桥患者23例,检出率为3.17%,22例发生在前降支,1例发生在右冠脉。23例心肌桥患者均有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多发生于前降支,可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口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心肌桥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女,83岁,既往有冠心病史20年。以“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日,加重两小时”为主诉于10Am入院。描ECG示肢体导联Ⅱ、Ⅲ、aVF及胸前导联V1~V6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肢体导联大于2mm,胸前导联V15mm、V2~V38mm、V56mm,V63mm。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