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甘松别名甘松香《本草拾遗》、香松《中药志》。甘松属植物有3种,我国产有2种,分别为甘松N.chinensis Bata1.及宽叶甘松N.jatamansi DC,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云:"丛生,叶细,出凉州",《本草图经》载:"甘松香出姑  相似文献   

2.
<正>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et.又被称为中华甘松、甘松香,《本草纲目》中称其"叶细,引蔓丛生"[1]。多产于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芳香开窍,健脾开胃,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心血不足,癫狂痰厥等症[2],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泛而显著的作用,现结合临床概述如下。1疏解久病之郁,补心养血安神  相似文献   

3.
甘松的临床应用心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香NardostachyschinensisBatal或宽叶甘松N .jatamanseDC的根茎及根,又名香松,多生长在高山草原地带,主产于四川、甘肃等地。甘松味甘、性温,无毒,气平。《本草纲目》述其“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汇言》谓其“散满下气”;《本草正义》又有“活络通经”的功能描述;《开宝本草》首载,谓其主治“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又有主“心腹胀”“脚气浮肿”等记载。因其作用广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甘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松属药用植物中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抗帕金森症、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药理活性。综述了甘松属3种药用植物甘松、匙叶甘松、大花甘松的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介绍了目前的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国家二级保护藏药,藏、汉医药典籍对其有详细的记载,药用历史悠久。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甘松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甘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001 甘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松属药用植物中合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反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抗帕金森症、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药理活性。综述了甘松属3种药用植物甘松、匙叶甘松、大花甘松的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介绍了目前的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松和匙叶甘松的性状、显微和含量方面进行鉴别分析,比较甘松不同品种的差异。方法:利用显微镜对两个品种的粉末进行鉴别,HPLC对不同品种的甘松中甘松新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松和匙叶甘松在性状上的区别在于甘松的基生叶细长,花冠较长,花序主轴和侧轴多明显伸长,果实无毛。甘松药材的根茎较短,弯曲,被有片状叶鞘。粉末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甘松的石细胞呈类圆形,而匙叶甘松的石细胞为长条形。甘松中甘松新酮的含量比匙叶甘松中甘松新酮的含量偏高。结论:甘松和匙叶甘松在性状、显微和成分的含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研究为甘松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荞麦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金荞麦为蓼科植物野荞麦及苦荞麦的根茎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1 ,7] 。长于山坡旷野路边及沟溪阴湿处 ,个别地区也有栽培。 8~10月采收洗净晒干备用 ,呈不规则块状稍有分枝 [2 ] 。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资源比较丰富 ,在西部大开发中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品种 ,也是很有开发价值的药物。金荞麦广泛应用于止咳药急支糖浆的原料药材 ,目前在临床应用上甚少 ;近年来笔者在对抗肿瘤药物筛选中 ,对该品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 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1.1 性味归经甘温微苦辛。归肺胃肝经。1.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 ,祛风湿。适用于肺热咳嗽…  相似文献   

9.
1蝉蜕的临床应用 1.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银杏是落叶乔木,常见于名山古刹中,其叶子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类主要有槲皮素苷、山奈酚苷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分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酮.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个萜类化合物:银杏萜内酯A、B、C、M、G和银杏新内酯,它们都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圆环,包括一个螺(44)壬环,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它的抗PAF(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选择性和活动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壬二酸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综述壬二酸的药理作用和局部用于痤疮、酒糟鼻等的治疗。结果:壬二酸治疗痤疮的作用是通过抗菌和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和脂质的成份以及抗皮肤角化作用而发挥其治疗效果。结论:壬二酸是一种非抗生素类局部应用的治疗痤疮药物,其优点为长期用药后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红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自2000年以来红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红花对血管内皮细胞稳定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 大黄是我国重要的药材,如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汤、三承气汤中均以本品为主药.清《温病条辨》在三承气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增液承气汤等六个承气汤方中,大黄也是主药之一.近年来有关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本品的临床应用如下. 1.便秘本品药性苦寒,有清热作用,故主要用于湿热积滞便秘者,以热结便秘最宜.大黄能刺激大肠,增进蠕动而促进排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甙,最近报道大黄中引起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番泻甙甲.中剂量大黄(1-2克)有缓泻作用,口服后经6-8小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amide alkaloid),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60年代初,Kosuqe等曾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litis)培养液中分离出TMP,继之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从川芎提取物中析出单体川芎嗪,经结构鉴定即为TMP,现在已由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药理作用.我们临床中常尽可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患者的多种症状,那么,川芎嗪的抗凝、扩冠、降压等作用是否可以找到一元化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er)的根。即平常所谓“人参”,全株均可药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草乌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使用状况。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对草乌叶解热、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草乌叶有很好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其抗炎、镇痛功效与草乌叶总生物碱有关。草乌叶可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慢性胃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慢性咽炎等疾病,且疗效显著。结论:草乌叶是一种纯天然植物药,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对五味子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对五味子有效成分药物作用的研究,拓展了五味子的应用范围,不仅应用于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失眠、保肝等,还逐步应用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疲劳、口腔溃疡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骨化醇属脂溶性维生素,类固醇衍生物,因其与动物骨骼的钙化有关,故此得名.骨化醇临床上常常称其为维生素D,它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药剂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相似文献   

19.
蝎毒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蝎毒中的神经毒素是一类具有特异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笔者综述了近几年来蝎毒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癫痫、纤溶、抑制心率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对肿瘤、疼痛、炎症、癫痫等疑难顽症均有独特疗效,为今后蝎毒在各医学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前瞻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