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工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积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9P<0.05)。研究提示,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近年来随着重组人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成功,目前已用于儿科其它贫血性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减少外科手术输血量(自体输血)、难治性贫血以及EPO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近年来随着重组人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成功,目前已用于儿科其它贫血性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减少外科手术输血量(自体输血)、难治性贫血以及EPO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 C 0.2g/d、Vit E 15mg/d,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EPO每周600IU/kg,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25.oo%),对照组13例(72.22%),两组相比x^2=7.56,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1例。结论 rH-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贫血     
早产儿贫血系指未成熟儿或低体重儿在生后1年内发生的贫血。其发生率比足月儿高,出现时间较足月儿早,持续时间亦较足月儿长,故应注意防治。病因有生理因素和营养因素,医源性失血亦不应忽视,内外科疾病、人工喂养不当等均可加重贫血。生理因素:(l)婴儿出生后建立了肺呼吸,血氧饱和度(SaO。)迅速提高达95%,血红蛋白(Hb)的氧释放量大大超过了组织对氧的需要量,因而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暂时受抑,这样生后4~8周即出现早期贫血,亦称“生理性贫血”。(2)早产儿红细胞寿命较足月儿和正常成人短,为60~80天(足月儿和成人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贫血是较常见的现象,所有早产儿生后前几周均发现血红蛋白下降而出现贫血,而且出生体重越低,贫血程度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长,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作者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下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但纠正贫血的方法国内仍以传统输血为主,间以补充VitE、叶酸、铁剂等造血药物。而输血存在某些风险,国内外已有试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由于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常引起贫血,而长期输血可引起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铁沉着症等。现报道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长期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中的青少年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 6例和对照组1 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C 0. 2g/d、VitE 1.5mg/d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 -EPO每周60.0IU/kg ,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 1 ) ;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 1 )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 2 5 .0 0 % ) ,对照组1 3例( 72. 2 2 % ) ,两组相比x2 =7.5 6,P <0.0 1 ,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 1例。结论 rH -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临床现象.早产儿贫血原因复杂,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和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贫血的重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延迟脐带结扎、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掌握严格的输血指征等.该文就早产儿贫血防治策略的预防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05 1 68 2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防治低体重儿贫血 :附 3 0例报道 /李海珍…∥赣南医学院学报 .-2 0 0 4,2 4(3 ) .-2 90~ 2 91将 3 0例低体重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生后第 7d起给予 EPO及铁剂 (力蜚能 )治疗 ,对照组仅予铁剂治疗。2组均治疗 4周。结果显示早期使用 EPO能减轻低体重儿的贫血程度 ;补充足够的铁剂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表 1参 7(何秀兰 )0 5 1 683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临床观察 /饶斯清…∥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 0 0 4,1 9(5 ) .-2 94~ 2 96将 6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PO)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贫血的疗效,对28例极低出生低体重儿予以rEPO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贫血是儿科常见问题,所有早产儿生后前几周均经历血红蛋白(Hb)的下降,且出生体重愈低,出现愈早,程度愈严重,持续时间也愈长,临床常有组织缺氧的表现:如苍白、气急、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少动或淡漠(1)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必需靠输血维持机体足够的氧转运,据统计(2,3),出生2周内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以上接受过输血,由于输血常并发溶血、感染、过敏、高血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不良反应(1,4),迫使人们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1985年人类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基因成功克隆后,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广泛用于临床,随着人们对早产儿贫血机制的日益明确和EPO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大推动了rhEPO在早产儿贫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贫血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早产儿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例早产儿血清E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股静脉氧分压(PvO2)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早产儿EPO水平生后逐渐下降,第3周末最低,以后缓慢上升,但至第5周末仍低于成年男性水平。②当早产儿Hb下降引起组织缺氧时,EPO水平增高,但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成年男性。③PvO2<37kPa时,EPO浓度均上升。④胎龄越小,EPO水平越低。结论:EPO水平低下是导致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为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的红细胞输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 000g者 生后几周内需多次输注红细胞(RBC)以预防 或治疗贫血。以往新生儿医生强调输用“新鲜 血”,或直接输用父母的“热血”,本文将就早产 儿RBC制品种类的选择等问题做一综述。  一、输用单供者RBC制品,减少供血者  早产儿因体内造血物质储备较少,加之生 后生长发育较快、血容量迅速增加,多数生后需 要少量多次输血以预防或治疗贫血。现代输血 观点认为,此种目的的输血不宜输全血,应输用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在早产儿贫血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摘要)李文益,黄绍良,庄思齐,侯玲玉,郑念时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本文采用甲基纤维素为支持物的体外红系祖细胞培养方法,对15例早产儿(其中9例贫血,6例未发生贫血)的外周血在不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膳食结构儿童的铁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市区儿童铁营养状况,进一步明确防治铁缺乏的方向,我们将1992~1994年市区二个监测点6mo~6a1034例儿童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叶琳(FEP)及膳食资料分析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540例,女494例,2~4a占95%,其中集居(全托)596例,散居438例(其中302例Za’J‘儿入全托随访测定Hb和FEP)。二、方法:Hb(氰化高铁法)和FEP(荧光光度法)测定(共9次)人员、仪器固定,手指微量来血,Hb<110g/L为贫血,FEP>500ug/L或FEP/Hb>3.ong/g[’j为铁缺乏,伴一项铁缺乏指标的贫血为缺铁性贫…  相似文献   

18.
贫血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多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降低、血透时血液丢失及食物铁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加速红系造血,导致其对铁的需求明显增加。使用铁替补剂的主要目的是使血球压积和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而且出生体质量越低,贫血出现越早,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是早产儿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而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生后2周内早期贫血的重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掌握严格的输血指征等.该文主要就早产儿贫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新生儿喂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例喂养不耐受的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生后确诊为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的单绒毛膜双胎早产的供血儿,在喂养过程中都出现了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而3例受血儿的喂养过程顺利。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若存在宫内慢性双胎输血,产后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喂养问题,尤其双胎供血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