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的表达及其与一线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opoⅡα在63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0%。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位置、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PR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Her-2的表达有关(P=0.026),且呈正相关性。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中,TopoⅡα阳性表达者有效率是TopoⅡα阴性表达者的3.077倍(P=0.032)。TopoⅡα阳性表达组的无病进展期较TopoⅡα阴性表达组明显延长。结论 TopoⅡα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中c-erb-B2和TopoⅡα的表达。结果 11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21.8%,TopoⅡα阳性表达率为56.4%。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相关(P<0.01);TopoⅡα与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状态相关(P<0.05)。TopoⅡα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erb-B2、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erb-B2、TopoⅡα对于乳腺癌的化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鲍扬漪  胡向阳  孟刚 《安徽医药》2005,9(6):442-443
目的探讨P-gp、GSTπ和TopoⅡα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6例乳腺癌进行P-gp、GSTπ和TopoⅡα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gp、GSTπ和TopoⅡα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8.8%(42/86)、43.0%(37/86)及36.0%(31/86);P-gp和TopoⅡα蛋白的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gp、GSTπ和TopoⅡα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及其与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法检测40例转移性乳腺癌术后组织中P-gp表达,使用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化疗,对比分析P-gp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阳性表达率52.5%,肝或肺转移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皮肤或淋巴结转移者。40例患者化疗有效率57.5%;P-gP阴性组疗效(84.2%)明显优于P-gP阳性组(33.3%)(P〈0.01),有肝或肺转移者有效率(35.2%)明显低于皮肤或浅表淋巴结转移者(78.5%)(P〈0.05)。术后曾接受辅助性CAF或CMF方案化疗者复发转移后化疗疗效33.3%和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表达阳性者应选择非多药耐药型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5.
低氧诱导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为52.5%(21/40),其中鳞癌中的表达率68%(17/25)高于腺癌的表达率26.7%(4/15)(x^2=4.87。P〈0.05)。临床分期中Ⅰ,Ⅱ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2.3%(11/26),Ⅲ-Ⅳ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5.7%(12/1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5,P〈0.05),低分化的表达率71.4%(15/21)高于中高分化的表达率42.3%(11/26)(x^2=4.82,P〈0.05)。HIF-1α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无关(x^2=0.028,P〉0.05)。10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呈阴性表达。结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增强表达与肿瘤的分化、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类型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认识HIF-1α在肿瘤不同阶段的表达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Her-2、TopoⅡα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er-2、TopoⅡα、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TopoⅡα、ER和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乳腺癌ER、PR、Her-2及TopoⅡ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5%、62.5%、30%和86.3%;Her-2及TopoⅡα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亦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则相反,无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Her-2及TopoⅡα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TopoⅡα、ER和PR,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HIF-1α和VEGF-C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新辅助化疗组和106例对照组中乳腺癌组织标本HIF-1α和VEGF-C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分别由对照组的42.45%和50.94%,下调到23.53%和33.33%。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抑制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杨建柱  孙丽霞  丁洋  刘俊茹  王冬  高峰 《河北医药》2010,32(13):1679-1681
目的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乏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AR-1、HIF-1α的表达.结果 PAR-1、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77.8%,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PAR-1表达率明显降低(66.7% vs.40.0%)(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PAR-1、HIF-1α在乳腺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PAR-1和HIF-1α的过表达,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降低PAR-1表达率,PAR-1有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脑原发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发性脑胶质瘤多药耐药(MDR)的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原发性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结果 TopoⅡ在正常脑组织中没有表达;原发性胶质瘤中TopoⅡ的表达率为59.4%(60/101).阳性表达位于肿瘤细胞核.TopoⅡ在原发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TopoⅡ在原发性胶质瘤中的不同表达与胶质瘤MDR的产生密切相关.检测胶质瘤细胞TopoⅡ的表达可预示不同的化疗敏感性及肿瘤恶性度.有利于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选择化疗方案及进行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及P21^waf的表达,探讨BRCA1、BRCAZ及P21^wa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及35例乳腺腺病组织中BRCA1、BRCA2及P21耐蛋白的表达。结果BRCA1在乳腺腺病及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7.14%(34/35)、71.11%(64/90)。BRCA1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年龄无相关性。BRCA2在二者中的表达率为91.43%(32/35)、73.33%(66/90)。BRCA2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乳腺腺病组织中不表达P21^waf,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P21^waf表达率为57.78%(52/90)。BRCA1与P21^waf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RCA1、BRCA2及P21^waf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蛋白在青年女性(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经手术且病理确诊的131例乳腺癌患者,最终纳入50例患者并对其癌组织进行TopoⅡα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χ2检验分析TopoⅡα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法多因素分析TopoⅡα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TopoⅡ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42/50),其表达情况仅与Ki67呈正相关(r=0.533,P=0.002),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子分型、ER、PR、激素受体、HER-2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α蛋白阳性者预后较阴性者好,10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64.3%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5,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TopoⅡα蛋白阴性、激素受体阴性、TNM分期较晚(Ⅲ期)是青年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SPARC和Her-2的表达。结果SPARC在乳腺癌间质细胞的高表达率为68.6%(48/70)明显高于肿瘤细胞表达率为37.1%(26/70)(P〈0.05);间质细胞中乳腺癌的SPARC表达率为68.6%(48/70)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的表达率为40.0%(8/2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中SPARC的表达率升高(P〈0.05)。乳腺癌中SPARC的高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Her-2在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率为45.7%(32/70)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表达率的10.0%(2/20)(P〈0.05)。Her-2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中SPARC、Her-2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美蓝作为示踪剂,对90例临床分期为Ⅱ、Ⅲ期,并已行化疗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术中均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90例中前哨淋巴结成功检出82例,检出率91.1%。每例检出前哨淋巴结的数量为1~4枚,平均1.6枚。82例前哨淋巴结成功检出的患者中。45例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40例,前哨淋巴结未发现转移而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5例,8例只有前哨淋巴结为阳性淋巴结,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准确率为93.9%(77/82)。灵敏度为88.9%(40/45),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8.1%,假阴性率为11.1%(5/45)。原发肿瘤为T2、T3/T4组检出率分别为96.1%(49/51)、84.6%(33/39);假阴性率分别为5.3%(1/19)、15.4%(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对化疗反应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92.3%、93.1%、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阴性5例均发生在PR、SD患者。结论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SLNB可获得与早期未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SLNB相似的结果;化疗前原发肿瘤为T2的乳腺癌患者,SLNB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采取TAC或者AC→P方案对Ⅱ~ⅢC期乳腺癌进行治疗,在术前进行4—8周期的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超声结果显示,在4个周期化疗之后,TAC方案与AC→P方案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病情总控制率达到93.75%,保乳率为18.7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缩小肿瘤体积,达到临床降期的目的,术前对浸润性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能够提高对肿瘤的控制效果,提升保乳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IF-1α、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瘤体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评估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乳腺癌HIF-1α阳性表达为46.15%,化疗后降到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化疗前为55.77%,化疗后降到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HIF-1α的表达与VEGF正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前HIF-1α和VEGF表达阳性者均较阴性者化疗敏感性差,P<0.05.结论 HIF-1α和VEGF可作为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有助于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伟  邓觐云 《江西医药》2008,43(11):1157-1160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原发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1)78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28.2%、38.5%和52.8%。(2)P-gp和GST-π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表达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1)部分乳腺癌患者体内原发存在耐药基因,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乳腺癌化疗前检测耐药基因P-gp、GST-π与TopoⅡ,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及研究耐药逆转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 Ⅱα)的表达与蒽环类药物作为一线化疗药物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中Topo Ⅱα的表达,观察其与晚期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后5 年总生存率和5 年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Topo Ⅱα阳性组中含有蒽环方案与不含蒽环方案的5 年总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1);Topo Ⅱα阳性组中含有蒽环方案与不含蒽环方案的5 年无进展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02);Topo Ⅱα阴性组中含有蒽环方案与不含蒽环方案的5 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41);Topo Ⅱα阴性组中含有蒽环方案与不含蒽环方案的5 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97).结论: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可以预测蒽环类药物作为乳腺癌一线化疗药物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世东 《中国医药》2009,4(9):697-69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sP法,检测FHIT在41例乳腺癌组织及1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46.3%(19/41)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90.9%(10/11)(P〈0.05)。中/高分化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53.8%vs33.3%)(P〈0.05);淋巴结转移组FHIT蛋白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2.9%vs53.8%)(P〈0.05);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之间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56.3% 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IT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乳腺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E-钙连接蛋白复合体在早期胃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钙连接蛋白复合体(E-cad、α-cat、β-cat和γ-cat)在术前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可能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连接蛋白复合体(E-cad、α-cat、β-cat和γ-cat)在早期胃癌(53例)及正常胃黏膜(1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α-Cat、β-cat和γ-cat在正常胃黏膜中均为正常表达,在53例早期胃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4.2%、69.8%、66%和73.6%;其中黏膜内癌(n=23)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14/23)、65.2%(15/23)、47.8%(11/23)和56.5%(13/23),黏膜下癌(n=30)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7%(20/30)、73.3%(22/30)、80%(24/30)和86.7%(26/30);无淋巴结转移组(n=44)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4%(27/44)、65.9%(29/44)、63.6%(28/44)和70%(31/44),有淋巴结转移组(n=9)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7.8%(7/9)、88.9%(8/9)、77.8%(7/9)和88.9%(8/9)。β-cat和γ-cat在黏膜下和黏膜内浸润的早期胃癌中异常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蛋白均异常表达在侵及黏膜下层并有淋巴结转移组(n=9)占77.8%(7/9),而在侵及黏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组(n=21)仅占33.3%(7/21),它们之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和γ-cat异常表达提示肿瘤具有黏膜下漫润生长的倾向,而四种E-钙连接蛋白复合体均异常表达则提示有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