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腹部手术后高龄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曾有腹部手术史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年龄≥60岁)80例作为研究组,无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操作,CO2气腹压8—10mmHg。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58例,22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8±9)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70例,10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3)min。结论多次腹部手术史的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难度加大,中转率增高,手术时间延长,但不应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2.
廖霖  张帆  董美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176-1177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C)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50例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5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结果A组气腹后10min HR(96.8±13.5)次·min^-1、SBP(142.5±14.3)mmHg、DBP(93.0±14.3)mmHg均高于麻醉诱导前(82.3±12.5)次·min^-1、(129.0±21.7)mmHg、(77.3±13.5)mmHg(P〈0.05—0.01);B组气腹后10min HR(84.0±11.0)次/min、气腹毕(76.3±9.0)次/min低于A组(96.8±13.5)次/min、(84.1±11.0)次/min(P〉0.05);B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6.5±1.5)min、拔管时间(11.5±1.4)min、术后恶心呕吐3例、术后8hVAS值(2.8±1.1)均低于A组(10.5±2.8)min、(25.2±9.5)min、12例、(5.4±2.1)(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杨建祥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17-29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9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82例均治愈,7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8.2±21.7) min、(55.3±10.3)mL、(3.2±1.4)d、(3.7±0.4)h、(6.7±0.4)d,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的(73.8±30.2)min、(97.8±19.4)mL、(5.4±1.3)d、(7.8±0.5)h、(11.8±1.5)d(t=3.307、2.806、2.582、3.203、2.931,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4,P=0.47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方法对2002~2007年我院165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5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38例,中转手术率2.29%。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道损伤1例(0.06%);出血3例(0.18%),其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肠系膜血管出血1例;粘连19例(1.15%),其中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15例,有腹部手术史、腹腔严重粘连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2例(0.12%);胆囊癌及瓷瓶样胆囊2例(0.12%);胆总管结石6例(0.36%);Mirizzi综合征2例(0.12%);胃及肠管损伤1例(0.06%);因气腹不满意无法完成手术2例(0.12%)。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胆囊周围粘连及腹腔粘连、胆总管结石和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朱森林 《安徽医药》2015,(1):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急诊(ELC)和延期(D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93例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 h 和>72 h 分为 ELC 组和 DLC 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ELC 组手术时间平均(91±26.2)min,术中出血量(64.2±32.8)mL,中转开腹率4.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4/45),住院时间平均(4±2.7)d,治疗费用平均(4320±1450)元;DLC 组手术时间平均(104±3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5.4±38.9)mL,中转开腹率8.3%,并发症发生率10.5%(5/48),住院时间平均(8±3.9)d,治疗费用平均(6970±1572)元。ELC 组在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小于 DLC 组(P <0.01)。结论ELC 与 DLC 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方面均有安全性,ELC 相对 DLC 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恢复较快等特点,在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势。方法将临床需行胆囊切除术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A组)和开腹手术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探查发现隐性疾病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A组75人,B组68人,隐性疾病率分别为9.3%、0,手术时间分别为(34.5±5.1)分、(48.7±4.6)分,术中出血分别为(8.7±2.1)ml、(27.7土3.6)ml,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分别为0、77.8%,胃管拔除时间分别为(30.4±5.2)小时、(63.5±5.2)小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0.6%,住院时间分别为(4.5±0.5)天、(12±2)天,均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对发现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种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53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20min、术毕放气后10min检测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结果硬膜外组清醒时间(7.1±2.5)min明显快于全麻组的(20.8±6.3)min(t=2.068,P〈0.05),气腹后20min,全麻组的心率(91±17)次/min明显快于麻醉前(t=2.593,P〈0.05),且明显高于硬膜外组(t=3.417,P〈0.05);气腹后20min,硬膜外组的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明显下降(t=2,806,P〈0.05),且明显低于全麻组(t=3.917,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并不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但二者均应加强临床血流动力学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7月。2008年12月753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28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率为3.72%,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53.8%(15/28),病变部位特殊25.0%(7/28),手术并发症14.3%(4/28),恶性肿瘤7.1%(2/28)。如下腹手术史和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中转开腹率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依次为盆腔粘连、病变部位特殊、手术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维刚 《中国医药》2009,4(10):781-78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具有手术指征需行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4例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115例,分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0.2)enl、(57.5±8.8)min、(33.7±12.0)ml、(14.7±5.0)h、(3.8±0.7)d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7.0±1.1)cm、(82.8±11.9)min、(85.6±20.0)ml、(48.2±9.6)h、(7.4±0.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可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但要注意避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无气腹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接受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治疗患者56例;其中,悬吊组30例,气腹组26例;将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意外损伤、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80~310min,平均(234.29±10.89)min;气腹组205~480min,平均(266.36±13.53)min,P=0.1。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10—15枚,平均(12.64±0.48)枚;气腹组9~17枚,平均(13.00±0.47)枚。术后排气时间:悬吊组26~43h,平均(34.50±5.54)h;气腹组18—48h,平均(30.73±7.11)h。术后疼痛评分(去除术中中转开腹者):悬吊组2~5分,平均(3.21±0.21)分;气腹组2~5分,平均(3.14±0.12)分。2组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气腹腹壁悬吊技术应用于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此术式是一种不用二氧化碳气腹的微创手术方法,可成为适合心肺功能较差及老年患者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与丙泊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HR)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12)、气腹后15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O和ET-1含量。结果气腹后15min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MAP)(108.57±9.86)mmHg均较麻醉前(89.57±9.27)mmHg明显升高,而七氟醚组平均动脉压(MAP)(87.91±9.02)mmHg较麻醉前(90.39±8.95)mmHg无明显差异,较丙泊酚组(108.57±9.86)mmHg明显降低。丙泊酚组、七氟醚组患者HR气腹前(79.48±9.42)次/min、(77.24±8.75)次/min,气腹后15min(83.89±8.51)次/min、(82.48±9.12)次/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82.75±8.06)次/min、(80.92±9.21)次/min与麻醉前(80.45±9.07)次/min、(78.98±7.84)次/min比较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七氟醚组气腹后15minET-1含量(131.57±15.42)pg/ml、(93.45±10.76)pg/ml较麻醉前(75.24±8.91)pg/ml、(73.45±8.49)pg/ml均明显升高,且丙泊酚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七氟醚组;气腹后15minNO含量(96.04±10.52)μmol/L、(123.26±12.76)μmol/L较麻醉前(68.18±9.51)μmol/L、(70.67±8.97)μmol/L,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七氟醚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丙泊酚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H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气腹后15minET-1含量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七氟醚组,而NO含量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七氟醚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血浆NO/ET-1升高。七氟醚麻醉较丙泊酚可更好地维持血浆NO/ET-1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中转原因。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中转开腹手术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18.62±11.13)min、(98.54±9.52)ml、(25.54±2.58)ml、(1.52±0.23)d、(3.05±0.41)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放者的上腹部病手术史例数、急性胆囊炎发作例数、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大于未中转开放者,与中转开放手术呈正相关。结论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白细胞计数偏高以及胆囊壁厚度增加均是中转进行开放手术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谨慎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有效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g/ml。观察麻醉前10min(T1)、插管后lmin(T2)、气腹后20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VAS评分:0级不同,1级轻微疼痛,2级中都疼痛,3级非常疼痛,4级剧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后1min、气腹后20min、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MAP、HR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AP在捕管后1min同麻醉前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插管后1min、气腹后20min同麻醉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在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I组同麻醉前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Ⅰ、Ⅱ、Ⅲ组V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不痛和轻微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79%、100%、94%,而拔管后24h不痛和轻微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74%、86%、93%。结论瑞芬太尼可控性好,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消除快。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复杂的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70.2±1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2.5±19.7)ml,肠蠕动平均恢复时间(34.5±9.0)h,腹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68.4±12.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0.8)d。无术后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出现胆漏6例,腹壁戳孔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3~74个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妥善处理胆囊残余部分并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远航  刘海林  张跃 《江西医药》2006,41(9):635-636
目的观察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8mg/kg.h间断注射芬太尼与维库浪铵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110)、诱导期间(TI)气管插管(T2)、气腹前(T3)、气腹后10min(T4)、气腹毕(T5)、术毕(T6)和气管拔管(T7)的ECG,BP,HR,SPO2。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生理反应平稳,无并发症。结论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项雪琴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93-169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组(Ⅰ组)分别于麻醉诱导、气腹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0.3μg/kg;芬太尼组(Ⅱ组)2μg/kg、3μ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相关时间、质量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Ⅰ组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Ⅰ组(15±2)min,Ⅱ组(23±3)min,两组比较P〈0.05。VAS评分清醒时Ⅰ组(0.3±0.4),Ⅱ组(0.7±0.9),两组比较P〈0.05,术后1h、2h、4h两组比较,P〈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而腹腔镜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3.8±11.2)和(96.2±10.6)min、术后排气时间(22.5±6.1)和(37.8±16.8)h、住院时间(5.8±1.2)和(15.9±8.3)d、止痛药使用率20.O%和75.O%、住院费用(4678.5±513.2)和(5671.8±522.6)元、并发症发生率2.5%和15.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住院费用一项是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外,腹腔镜组的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CO2气腹及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妇科手术中CO2气腹及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各30例,分为LC组(A)和腹腔镜妇科手术组(B),两组均予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3min、平卧位气腹后3min、体位改变后3min、平卧位放气后3min的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PETCO2,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pH,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两组患者的BP、HR均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气道压、PETCO2、PaCO2在气腹后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而B组病例T位气腹后PAW、PETCO2及PaCO2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pH值在气腹后各时点及放气后3min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或妇科手术时,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妇科手术时的Trendelenburg体位又较LC的头高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13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65例与七氟烷组65例,观察两组入室后(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和手术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HR,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时刻HR基本相对稳定;T2与T0时MAP[丙泊酚组为(107.32±12.55)mmHg、(89.38±7.83)mmHg,七氟烷组为(107.15±11.37)mmHg、(88.65±7.6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8、10.91,均P〈0.01);丙泊酚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七氟烷组[分别为(5.45±3.25)min、(6.58±3.28)min、(8.67±3.85)min与(14.78±5.93)min、(19.73±7.34)min、(24.15±7.54)min](t=11.12、13.19、14.74,均P〈0.01);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术后24h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2.31%(8/65)和63.08%(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类似,均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考虑到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建议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E)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并发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LC成功切除胆囊94例(95.9%);中转开腹手术4例(4.1%),手术时间22—155min,平均(53.5±5.0)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0d。12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