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鸣 《现代临床医学》2017,43(3):194-196
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对照组患者实施DHS内固定。(1)2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2组患者术后顶尖距(TA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TA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3)2组患者术后健侧颈干角、术后颈干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颈干角有显著性差异(P<0.05);(4)2组患者术后1周时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8周、16周时Harris评分观察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4周、12周时Barthel指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实施内固定治疗,TAD值、颈干角变化小,骨折愈合、术后负重能力、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均优于DHS,效果显著,可予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抗旋转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内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DHS组,差异显著,结果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便捷、失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罗小荣 《江西医药》2013,48(7):591-592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和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抗旋转髓内钉(n=36)或动力髋螺钉(n=34)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抗旋转髓内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优良率均显著地优于动力髋螺钉。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按照Evan's分型将患者分为稳定骨折(Ⅰ型、Ⅰ型)与不稳定骨折(Ⅲ型、Ⅳ型和Ⅴ型)两组,回顾分析比较4年来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时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费用以及术后6月、12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稳定型骨折在围手术期时只有费用存在差异,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PFN治疗不稳定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较DHS治疗者好,远期并发症较后者少。结论PFN治疗不稳定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较DHS治疗者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浅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行内固定手术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采用Gamma钉固定10例为A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1例为B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15例为C组。对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半,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C组手术时间较A、B两组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最多,愈合时间长,C组出血最少,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发生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髋内翻1例;B组发生髋内翻2例,头钉穿出1例,内固定松动1例;C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A、B、C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一个很好的选择,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较小,出血少,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英  李琦军 《河北医药》2012,34(3):418-419
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也逐渐增多.老年人自身常合并各种疾病,保守治疗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何使患者尽早负重活动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笔者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对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带锁髋内钉(PFNA)治疗老年患者19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吕家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32-1233
目的 观察体外固定架、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Evans分型Ⅱ~Ⅳ型骨折62例,外固定架治疗16例,DSH 27例,PFN 19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1例DHS术后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90岁),其余病例均按期愈合.优良率外固定组87.5%、DHS组88.9%、PFN组94.7%.结论 各种固定方法有其自身特点,应视患者全身情况、骨折类型以及医生的经验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两者的优缺点。方法68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8例( PF-NA组)和动力髋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 DHS组)。比较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六项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FNA内固定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6例和动力髋螺钉(DHS)组21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问等手术情况。结果2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短于DHS组,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与DHS内固定相比,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比较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5.8±15.2)min、骨折愈合时间(10.3±1.8)周、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96.8±8.5)分与对照组(97.2±18.3)min、(13.2±2.4)周、(81.4±6.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利于骨折愈合、临床效果佳和并发症少的优势,较DHS更适用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借鉴。方法对比我院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 DHSZ组总有效率为68.00%。Gamma组总有效率为76.00%。PFN组总有效率为92.00%,PFN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FN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治疗中可作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30例)和动力髋螺钉(DHS组,30例)、Gamma钉组(30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FN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Gamma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及DHS、Gamma钉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应根据骨折特点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从而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s,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7月~2011年7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56例,分为两组,并比较术中和术后指标。结果DHS组优良率(71.4%)低于PFNA组优良率(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G5)。结论对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S和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都有效。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的损伤较小,更适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HS内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VS 90.0%,χ2=1.264, P=0.248)。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优于DHS内固定,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DHS)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手术顺利并获得随访,经过4~12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均有明显骨痂生长,8个月后所有患者都达到骨折完全愈合,优良率达87.5%。结论用DHS治疗老年糖尿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Gamma钉内固定和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后根据创伤性髋关节评分标准,对各组患者进行评价,并比较这三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按照创伤性髋关节评分标准,DHS组的总优良率为76.67%,Gamma钉组为76.92%,DCS组为78.95%,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A1型骨折和A2型骨折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相当(P>0.05),但是对于A3型骨折,DHS组和DCS组比较,DCS组明显优于DHS组(P<0.05)。而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负重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中均没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A1、A2型骨折,三种方法均可行,而且DHS内固定方法是最为简单和最容易操作的;但是对于A3型骨折,Gamma钉和DC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DCS具有良好的抗弯、抗扭、抗剪力及抗旋转性能,更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优于保守治疗,关节功能的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胡永军  梁淇  崔海勇  董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61-3062
目的比较解剖型钢板(AP)、解剖型锁定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行AP、LCP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72例获随访,随访5—24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AP组66.7%、LCP组88.2%。结论A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较低,并发症多;LCP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史伟 《河北医药》2013,(13):1964-1965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与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7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术中使用的内固定材料分为动力髋螺钉组32例和近端锁定钢板组43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疗效。结果动力髋螺钉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近端锁定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8416,P>0.0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95,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7258,P>0.05)。结论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与动力髋螺钉相近,且具有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