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82例,通过观察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利用CRP水平变化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危险程度评估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邰炜彦 《河北医药》2011,33(23):3626-362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果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UA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因此,正确评价UA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并进行积极的针对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是判断冠心病发生猝死危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管内斑块的超声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血管内超声(IVUS)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再对犯罪血管行IVUS检查,观察病变部位的斑块特性、血栓形成、重构(正性、负性)面积. 结果 UA患者病变血管面积、斑块面积及血管重构指数明显大于SA患者(P<0.05),软斑块、正性重构更多见于UA患者(P<0.05). 结论 UA患者和S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和结构存在显著差异,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软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正性重构更常见.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1],可在缺血早期被检出。本研究探讨IMA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11月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的诊断为UA患者55例,男性29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多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并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程度的急剧变化,甚至伴有管腔的不完全性闭塞所致。UA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策略已达成共识:一是早期有创策略,对合适病例实施血运重建;二是保守治疗策略,使用药物治疗。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联合阿司匹林(商品名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82例,通过观察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利用CRP水平变化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危险程度评估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是心内科一类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起病急,病情重,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有研究表明,UA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凝集,形成血栓,导致心肌缺血受损.因此,及时有效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十分重要,现对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UA患者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检查,其预后预测则主要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C反应蛋白(CRP)现被认为可作为UA诊断、预后预测的血清标记物。但是关于CRP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在UA治疗前后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我们收集了U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CRP与IL-6的变化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沃金善  赵青  孟宪浩  郭洁 《中国医药》2008,3(3):143-14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6例,另设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血浆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元统计学意义。②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③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mini积分呈正相关,r=0.87,P〈0.01。④血浆NT-proBNP浓度可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狭窄70%以上的冠状动脉病变。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相关,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TM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与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97例糖尿病患者,把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血浆TM水平,并对血浆TM与冠状动脉病变作相关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TM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浆TM水平可能相应升高。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M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11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被认为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与黏附增加、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合理选择药物对疾病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临床指标观察旨在评价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82例,通过观察UAP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利用CRP水平变化,预测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危险程度评估和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全宇 《首都医药》2014,(10):32-3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o月~2013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老年患者210例,根据HcY水平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n=103例)和单纯高血压组(n=10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HcY水平通过酶法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gY水平的差异。结果H型高血压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6.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4.4±1.9)μg/L,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为(45.3±20.1),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uA发生率25.2%,hSCRP水平(2.1±1.8)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31.5±17.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型高血压组中,UA和稳定型心绞痛(SA)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高血压组中,UA与SA比较,血清Hcy和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H型高血压是老年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H型高血压与UA密切相关,在老年患者uA的发病和治疗中,既要控制患者血压,又要控制血清Hey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心绞痛患者血清脑钠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在评估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心绞痛的患者6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6例,根据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Ⅳ级,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N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BNP水平与不同病情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且与心功能的级别、冠脉的病变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P〈0.05;r=0.68,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3,P〈0.05)。结论:BNP是检测心功能衰竭和冠脉病变的重要指标.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梅建华  阮振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70-177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不同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设正常冠状动脉(0支病变)26例,1支病变39例,2支病变30例,3支病变21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浓度。结果:AMI组高于UA组、SA组及对照组(均P〈0.01);UA组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支病变组高于2支病变组(P〈0.05)及1支病变组和0支病变组(均P〈0.01);2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有关。CRP既是冠心病病变的致病因子,也是冠心病病变的预测因子,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可作为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新  程景林 《安徽医药》2012,16(12):1804-1805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B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短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ABI与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 ABI与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ABI越低,UA严重程度越高。ABI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I为0.603~0.839。结论 ABI是预测UA发生心肌梗死一个比较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7例正常对照组,观察ABI与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ABI与UA严重程度成负相关,ABI越低,UA严重程度越高。正常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为0.602-0.841。结论ABI是预测UA发生心肌梗死一个比较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胸痛症状,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为探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新碟呤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新喋呤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喋呤浓度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喋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03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均行左室造影(LVA)。CAG结果阴性者纳为对照组(30例),其余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7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观察冠心病患者LVEF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AMI组LVEF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1);UA组与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中重度狭窄组LVEF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LVEF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但在SA、UA患者中,LVEF水平不能反映斑块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