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可可  黄毅婷 《河北医药》2011,33(22):3424-3425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优劣。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S、P2组,S组:全凭七氟醚诱导、维持,喉罩通气;P组:氯胺酮诱导,全凭丙泊酚维持,面罩吸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SBP、DBP、MAP、HR、SPO2,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清醒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S组患儿T2时刻SBP、MAP、HR明显降低(P〈0.05),T1、鹳时刻SBP、D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13时刻SBP、DBP、MAP、HR均较各自组T1时刻无明显变化(P〉0.05);2组惠儿各时点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清醒时间明显低于P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比氯胺酮及丙泊酚复合麻醉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双向GLENN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疆蓉  杨仕海  陶曙光  王建明 《河北医药》2009,31(14):1720-1721
目的总结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4例。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39例,建立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转流;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5例,主动脉不阻断;同时存在左上腔静脉6例,行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死亡2例,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各1例。其余42例术后恢复顺利,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胜任一般体力活动,发绀减轻,平均经皮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0.2±5.1)%,上升至(92.5±1.5)%。结论对于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操作得当,加强术后监护,双向GLENN手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快通道麻醉组(观察组)和常规麻醉组(对照组)各3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应用1种以上镇静药物的应用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62, P=0.041);两组术后直接回病房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87, P=0.004);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 P=0.037;t=2.438, P=0.020;t=4.354, P=0.003;χ2=53.89, P=0.026)。结论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缩短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接受异丙酚麻醉者为对照组,接受依托咪酯麻醉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组术后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托咪酯可在不降低麻醉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儿童的麻醉恢复时间,且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儿童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患儿3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将患儿分为AKI组(62例)和非AKI组(238例),收集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间临床指标的不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肺炎和(或)心力衰竭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可通过避免或降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3例,均利用舒芬太尼行静吸全麻处理,对各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儿停药后清醒时间(2.7±0.2)h,拔管时间(3.6±0.7)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患儿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未发生明显改变,只在锯胸骨时患儿心率明显下降,但仍为正常。结论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利用舒芬太尼行全麻处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邱慧宝 《江西医药》2011,46(12):1094-1096
目的探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103例重症肺炎(联合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并与43例单用酚妥拉明患儿(酚妥拉明组)及66例单用多巴胺患儿(多巴胺组)对照。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12%,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及肺部罗音吸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用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用酚妥拉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邓劲松  韦华  李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12-114
目的探讨熵指数监测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熵指数监测组(A组1和临床经验组(B组)。A组术中根据监测熵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B组凭临床经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丙泊酚靶浓度。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术中心率(HR)、血压(MA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的变化、出现体动反应例数、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熵指数监测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麻醉,有助于正确判断麻醉深度,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提高麻醉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李景辉  王连群  王强 《天津医药》2018,46(5):462-466
摘要: 目的 回顾总结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154例行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成人组112例, 未成人组42例。手术经右胸肋间切口, 胸腔镜辅助暴露视野, 上腔静脉及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手术原则与开胸手术相同。监测2组患者手术时间、 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术后重症监护病房 (ICU) 监护时间、 住院时间、 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组患者手术时间、 体外循环时间、 主动脉阻断时间、 ICU时间、 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成人组术后引流量多于未成人组 (P<0.05)。成人组发生并发症4例 (3.6%), 术中转正中开胸手术1例, 二次手术止血1例, 术后气胸1例, 迟发性胸腔积液1例; 未成人组发生并发症2例 (4.8%), 其中股动脉内膜撕脱, 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手术 1例, 迟发性胸腔积液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是安全可靠的, 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严重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医生需要一定学习曲线, 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SUF)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实施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REM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SUF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劈胸骨后(T4)和阻断开放后(T5)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新生儿术后疼痛评估量表(CRIES)评分以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2、T3、T4、T5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CRIE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EM联合小剂量SUF用于小儿CHD介入术麻醉,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能缩短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脏手术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77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86例),芬太尼组(91例)。分别于切皮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5min(T2)、手术结束后8h(T3)、手术结束后24h(T4)经动脉抽取血标本,测定血糖、乳酸。观察2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血糖、乳酸变化,及不同血糖水平患儿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重度高血糖与高血糖发生率为55.4%(共98例);全组各点血糖和乳酸之间有高度正相关性(r=0.384,P〈0.01);2组在T2、T3、T4时间点的血糖以及与T1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酸在T2点达到峰值,明显大于T1、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发绀婴儿心脏手术易发生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程度与乳酸代谢紊乱程度呈正相关,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临床资料,均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进行相应随访,统计分析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1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114例存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异丙酚与咪唑安定的抗炎效果和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4例,随机分成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PF组)和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MF组)。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鼻咽和直肠温度,并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采集入手术室时(t0)、诱导后10 min(t1)、主动脉夹闭后1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15 min(t3)、主动脉开放后2 h(t4)及术后24 h(t5)的新鲜血,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 6、IL 8的变化,取不同时点的心肌组织,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以及核因子 κB(NF 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 结果与MF组比较,PF组术后的拔管及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PF组心肌形态学的变化不如MF组明显,两组的NF κB 和ICAM 1的灰度值在主动脉开放20 min均低于体外循环手术(CPB)开始之前(P<0.05),但PF组的灰度值高于MF组(P<0.05);PF组血液中IL 6,IL 8在主动脉夹闭及开放后15 min时较MF组也明显降低(P<0.05)。 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均能抑制NF κB 、ICAM 1及手术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的抗炎效果和预后优于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同一时期随机选取1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胸正中切口102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0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对术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间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胸正中切口组对比,胸骨下段小切口组胸液引流量[(144.92±64.30)mL]少以及平均住院天数[(6.98±0.58)d]较短。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具有损伤小、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用地佐辛和曲马多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儿40例,年龄1~3岁,体重5~15 kg,ASAⅡ~Ⅲ级。患儿随机分为曲马多组(Q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Q组镇痛泵配方为曲马多10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D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6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各泵均以2 mL·h-1的速度匀速静脉输注。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48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前(T0)、术后4 h(T1)、12 h(T2)、24 h(T3)、36 h(T4)、48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FLACC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术后镇痛、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T1时D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Q组(P<0.05);D组的呼吸频率在T1和T2时较术前以及Q组轻度降低,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0.05);两组患儿术后的心率均高于术前水平,且在T1时D组患儿的心率低于Q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曲马多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静脉镇痛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O11年7月-2O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7O 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O 例和对照组3O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48h 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观察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手术进程、减轻患儿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地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评价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温血组)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冷血组)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体外循环冷血间歇灌注心肌保护。观察两组心脏除颤率、开放主动脉后血钾、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心肌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温血组与冷血组比较,开放主动脉后心脏除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2%与26.7%,P〈0.01);心肌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无术后高血钾、低心排血量、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温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优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的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实验组采用快通道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术后拔管时间、C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围手术期的MAP、CVP、HR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拔管时间、C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潇 《河北医药》2008,30(1):112-112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是直接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儿,解剖生理和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加上术中体外循环、手术等创伤,容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手术前后积极开展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和治疗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现将我科2006年收治的116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后的呼吸道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胸矫治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效果及随访1年后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创口小,符合患儿及家属的审美,近远期效果好,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