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62例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疗程为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测定,评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改变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积分改变明显,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与治疗组积分改变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两组改变均十分明显,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与治疗组积分血清CRP水平改变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应用具有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以及降低血清CRP水平的作用,并能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治疗CA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g,1次/d,早饭后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口服1次,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和数目,C反应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数目较对照组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90例和高剂量组88例。低剂量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高剂量组也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6个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低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20 mg/d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章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86-8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厚度,TC、TG、LDL-C、HDL-C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并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逆转。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日红  佘军红  阳洪 《医药导报》2012,31(12):1561-156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po。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斑块有效率分别为91.84%,77.55%(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血清CRP水平,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可使动脉斑块缩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及厚度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斑块面积及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面积为(1.32±0.44)mm2,斑块厚度为(0.80±0.61)mm,治疗后对照组的斑块面积为(1.42±0.51)mm2,斑块厚度为(1.14±0.29)mm,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可明显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40mg/d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0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并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均完成了临床随访,60例完成了整个服药过程及颈动脉超声复查。10个月后对照组斑块IMT值及斑块面积未见明显改变(P〉0.05),而治疗组斑块IMT值及斑块大小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可以有效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再次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硬化斑块面积及IMT。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低于对照组(P <0.05),且HDL-C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及IMT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血脂水平,并对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IMT厚度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脑梗死患者和150例健康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探测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7.3%)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18.0%);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患者占55.3%,而对照组颈动脉狭窄者仅占11.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有紧密联系,对高危人群早期做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纳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1997年至2013年3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以RevMan5.0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1 0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纳入7个研究,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减少IMT(MD=-0.31,95%Cl=-0.52~-0.11,P=0.003);(2)斑块面积:纳入4个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减少斑块面积(MD=-5.22,95%Cl=-11.17~0.74,P=0.09);(3)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纳入4个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降低CRP水平(MD=-2.38,95%Cl=-5.04~0.28,P=0.08);(4)斑块积分:纳入4个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能更好的减小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疗效(MD=-0.43,95%Cl=-1.82~0.97,P=0.55);(5)不良反应:纳入4个研究,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轻(MD=4.77,95%Cl=1.02~22.37,P=0.05)。结论:阿托伐汀钙能显著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大小、IMT,降低CRP、血脂等,用来防治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发展,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B超检出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血府逐瘀汤每日1贴,两组均治疗24周.两组均于治疗24周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计算斑块横切面最大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MT、斑块面积和狭窄率分别为(1.47±0.11)mm、(20.58±1.39)mm2和35.03%±4.51%,对照组分别为(1.52±0.10)mm、(21.15±1.11)mm2和40.43%±4.3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和阿司匹林在改善IMT斑块面积、颈动脉狭窄率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5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血糖等.观察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对照组同时加用安慰剂治疗6个月.结果 观察组在使用辛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TC、TG、LDL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均<0.05),HDL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MT和Crouse斑块积分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减缓动脉硬化速度,对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脂的关系。结果梗死组78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8%。对照组11例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120例脑梗死中查出软斑及混合斑84例,硬斑16例,内膜中层增厚无斑块10例,无斑块脑梗死10,显示脑梗死以软斑及混合斑为主,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硬斑.对照组120例,超声检查出颈动脉粥样斑块17例,颈动脉粥样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可提高病变治愈率,对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可延缓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许欢水  孙韦 《海峡药学》2012,24(1):142-14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产生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伐他汀10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普伐他汀20mg,口服,1日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CD62p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6.01、5.19、6.66、7.39,均P<0.05);观察组CD62p和LDL-C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t=2.42、4.28,均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斑块面积和IM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t=2.84、2.90,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和IMT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及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2.70、2.87,均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应该给予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建议采用普伐他汀20mg口服每日1次,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清除自由基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mg,B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水平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水平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降低水平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的IMT及面积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更能短期内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稳定和缩小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结果治疗后2、4、12周时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面积和斑块总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调脂治疗可改善粥样硬化斑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入院时以及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在治疗3、6月后颈动脉斑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治疗3、6月后颈动脉斑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3、6月后,两组患者TC、 TG、 HDL-C、 LDL-C水平均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者TC、 TG、 HDL-C、 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降低患者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