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衡华  李文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8-1319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重症哮喘诊断标准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32例于喉镜引导下经鼻盲法行气管插管术(对照组),33例于纤支镜引导下行经鼻气管插管术(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3.7±1.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2.9)min](P〈0.05),一次性成功率(97%)高于对照组(50%)(P〈0.01),损伤性出血率(3%)低于对照组(19%)(P〈0.05),两组在改善重症哮喘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是抢救重症哮喘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经纤支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38例(治疗组)支气管结核,并与同期单纯全身化疗42例(对照组)病人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症状改善有效率94.7%,纤支镜下病灶改善有效率9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69.1%(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微波联合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操作安全、简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3.
纪成  陆明 《淮海医药》2002,20(1):54-5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前咳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术前痰检)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咳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术后痰检)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118例肺患在纤支镜检查前后分别做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纤支镜术前痰检阳性率62.25%(3次),纤支镜术后痰检阳性率44.07%。而纤支镜前痰检一次的阳性率仅为26.27%,与纤支镜术后痰检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结论: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同时,应重视纤支镜术后痰检的检查,以提高原发性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张彦霞  袁洁  毕月斋  杜文瑾  王伟 《河北医药》2012,34(23):3574-3575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经纤支镜确诊的2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7岁。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1~3岁)17例,儿童组(3~7岁)3例。观察2组异物发生率、异物种类,位置。结果不同年龄组异物发生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婴幼儿组发生率高(P<0.05);支气管异物以花生碎多见(P<0.05);支气管异物左侧较多见(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明确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5.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急性肺脓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局部灌洗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急性肺脓肿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敏感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经纤支镜反复局部灌洗治疗,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分别为〈0.05、〈0.05、〈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结论对急性肺脓肿患者,通过经纤支镜局部灌洗,可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老年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纤支镜吸痰术和(或)支气管灌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可减少机械通气及平均住ICU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患儿胸片与临床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14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胸片与临床资料。结果:(1)男、女间胸片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胸片阳性率中除婴儿组和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间胸片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3)大量湿啰音胸片阳性率(79.41%)明显高于中等量湿啰音(53.95%)和少量湿啰音(32.14%)者(P〈0.01)。(4)左下肺胸片阳性率(30.95%),右下肺胸片阳性率(58.33%),两组间有差异(P〈0.01)。(5)婴幼儿中血象升高比例为(53.85%),年长儿中血象升高比例为(80.4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胸片阳性率与性别无关,右肺下野较左肺下野更易于发生炎症,年龄越大胸片阳性率越高.婴幼儿可能较年长儿更易患病毒性肺炎,胸片阳性率与肺部啰音多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辅助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REM)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困难插管患者随机均分F组、R组,各20例。表麻后,F组静脉缓注芬太尼2μg/kg,R组泵注REM2ng/ml血浆靶控浓度,3min后纤支镜气管插管。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R组患者SBP、HR稳定(P〉0.05),F组患者则表现为显著的SBP升高、HR加快(P〈0.01)。(2)静息肺功能变化;R组患者各时段均表现为RR、VT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各对段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组插管条件、镇静效果优于F组(P〈0.01),R组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25%)低于F组(65%)。结论输注瑞芬太尼2ng/ml血浆靶控浓度辅助表麻下纤支镜气管插管,效果良好,心血管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研究骶管阻滞应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3-6岁小儿下肢手术40例,随机双盲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0.5%盐酸利多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B组:1%盐酸利多卡因,注药量0.5mL/kg,观察平均镇痛时间;术中氯胺酮使用量;术后2、4、6h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改良Bromage评分);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①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平均镇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A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氯胺酮使用量、术后2、4、6h下肢肌力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盐酸利多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和观察组(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各30例,对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中并发症及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SBP明显低于对照组(t=6.21,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SpO2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8/30,60.0%),观察组一次置镜成功率明显升高(25/30,83.3%)(x^2=4.02,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10.0±3.O)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5.0±4.0)min(t=8.17,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术,可提高一次置镜成功率,增强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8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病例49例,占56.5%;3岁以上患儿37例,占43.4%。婴幼儿病例中肺部出现湿罗音者46例,占53.5%;3岁以上患儿中肺部出现湿罗音者15例,占18.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24例,占27.9%;3岁以上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6例,占18.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与3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顽固性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术后护送患者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以及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0%以上,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则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前患儿及其家属临时拒绝操作、术中严重缺氧、术中支气管痉挛以及术后黏膜出血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更好地保证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中患儿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反复喘息且常规平喘治疗效果欠佳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纤维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根据患儿年龄分为0~1岁组(114例),>1~3岁组(89例),并分析比较两组病因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在203例患儿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的有163例,其中0~1岁组94例,>1~3岁组69例,占总病例的80.3%。在0~1岁组中,主要病变为炎症表现的有39例(41.5%),气道软化35例(37.2%),先天性狭窄11例(11.7%),异物5例,管外压迫4例;在>1~3岁组中,主要病变为炎症表现的有43例(62.3%),气道软化11例(15.9%),先天性狭窄4例(5.8%),异物10例,管外压迫1例。0~1岁组先天性疾病(包括气道软化及狭窄)的比例高,其次是炎症,异物比例较少;而>1~3岁组炎症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气道软化及狭窄,异物较0~1岁组高。结论常规平喘治疗效果欠佳的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炎症、气道软化、气道狭窄及异物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幼儿喘息病例诊疗及鉴别诊断中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振平  孙兰兰  高琼  付学明 《安徽医药》2015,19(10):2001-2004
目的:评价使用一种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对照组,Storz 硬质支气管镜)。两组均实施小剂量短效肌松剂的全身麻醉,观察患者术中 SPO2变化情况及控制呼吸给氧次数,并记录麻醉前(T0)、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前(T1)、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1 min(T2)、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3 min(T3)、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5 min(T4)及术毕退出支气管镜后(T5)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手术所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组间各时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不大(P >0.05),组内各时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中暂停手术行控制呼吸给氧次数及手术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该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不仅能维持良好的血氧饱和度,保证麻醉的安全性,而且还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出现麻醉时间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I组(40例)和Ⅱ组(30例),I组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体重)和咪唑安定(0.5mg/kg体重)混合液,Ⅱ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结果:I组92.5%患儿配合,与Ⅱ组(23.03%)有显著性差异(P<0.01),I组92.5%患儿易与父母分离,与Ⅱ组(96.67%)无明显差异(P>0.05),I组90%患儿静脉穿刺时合作安静,与Ⅱ组(9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10min,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前HR,RR及SpO2均稳定正常,I组用药后10min,10%的患儿唾液分泌增加,与II组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后II组有3%(10%)患儿出现呕吐反应,结论:表明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镇静和镇痛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利于进一步的麻醉准备及实施麻醉。  相似文献   

16.
朱涛  梁敏运 《中国药业》2013,22(3):58-59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4~5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治疗组术后给予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从0.5%开始,每2到3次呼吸增量1.0%.2.0%的方法逐步升高七氟醚的吸入浓度3.0%~5.0%,吸入的最大浓度为7.0%~8.0%。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各时间段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诱导前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诱导、气管插管后HR显著慢于对照组,在诱导时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各时间段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微咳嗽,1例分泌物增加,2例轻微呕吐,6例发生躁动,检查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满意,起效迅速,苏醒快,无痛苦,无创伤,麻醉深度易控制,不良反应少,是小儿手术麻醉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房间隔缺损( ASD)直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91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ASD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组,A组ASD直径0.5~0.7 cm,B组ASD直径>0.7~1.0 cm,C组ASD直径>1.0 cm。根据患儿年龄的大小分组,≤1岁患儿为D组,>1岁患儿为E组。统计ASD直径及患儿年龄与自然愈合的关系。结果 A组共13例,其中自然愈合9例(69.23%);B组33例,其中自然愈合9例(27.27%);C组44例,其中自然愈合1例(2.27%)。 A组自然愈合率均高于B组和C组(χ^2=6.89、27.22,均P<0.05),B组高于C组(χ^2=8.57,P<0.05)。 D组有29例,其中自然愈合27例(93.10%),E组自然愈合17例(2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P<0.05)。结论 ASD直径≤0.7 cm及年龄≤1岁的ASD自然愈合的可能性较大。 ASD直径>1.0 cm及1岁以上的ASD自然愈合机会很小。  相似文献   

18.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安全性、临床效果、并发症。方法:对60例具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的患者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其中经鼻插管者45例,经口插管者15例,经口插管改换为经鼻插管者10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4h动脉血气分析及动态监测术前、术中、术后4hSaO2、HR;记录正式插管或换管操作时间。结果:该操作技术简单易行;插管术后4hPaO2[(85.00±2.78)mmHg]及SaO2[(95.00±1.61)%]与术前PaO2[f(56.00±2.65)mmHg]及SaO2[(87.00±2.59)%]比较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术中SaO2(83.00±2.61)%与术前SaO2(87.00±2.59)%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平均插管操作时间[(1.65±0.42)min]短,患者能耐受;插管术中HR(123.00±5.23)/min与术前HR(118.00±5.43)/min比较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术后4hHR(90.00±4.70)/min与术前HR(118.00±5.43)/min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管术中SaO2(95,70±0.95)%与术前SaO2(96.50±1.58)%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换管操作时间[(1.58±0.29)min]短,患者能耐受;换管术中HR(93.7±5.76)/min与术前HR(90.30±5.42)/min比较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气管插管或换管操作术中均无心律失常发生,成功率100%(70/70)。结论: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或换管的方法具有操作技术易掌握、简单易行、行之有效、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能耐受、安全性好、插管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检测。结果1701例肺炎患儿的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共569例,阳性率为33.5%。男性、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30.1%、3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组婴儿MP-IgM阳性率为5.8%;2~3岁组幼儿MP-IgM阳性率为35.3%;4~6岁学龄前期儿童MP-IgM阳性率为43.3%;7~14岁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为52.9%。各组患儿MP-]gM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2008年与2009年MP-IgM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季节分布上,2007年流行年四季M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其他两年春季MP感染率较低,另外三季无明显差异。结论MP感染好发年龄仍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流行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