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红艳  张琼  许永华 《人民军医》2014,(5):482-483,489
目的:探讨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缺氧及大气压力降低时的飞行环境,在检测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部直升机飞行人员158例,首先询问病史,并进行电耳镜、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无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禁忌证者再进入舱内进行测试。以15m/s的速度“上升”至4000m,停留5min后以5m/s的速度“下降”至地面。每“上升”和“下降”1000m,飞行人员在症状列表中选钩一次主观感觉。出舱后复查电耳镜、纯音测听和声导抗。结果:除1例因近日感冒,未安排进舱而终止检查外,其余157例(314耳)均完成检查。其中,在不同高度分别出现耳闷胀、耳压痛等症状75例150耳,在3000~1000m下降时症状加重。出舱后电耳镜检查鼓膜Ⅱ度充血19例30耳、Ⅲ度充血1例1耳;纯音测听检查听力异常20例31耳,呈轻至中度传导性聋;声导抗测试c型曲线19例22耳,B型曲线3例3耳。耳气压功能完全正常139例281耳,基本正常8例16耳。达耳气压功能不良诊断标准10例17耳,其中,轻度6例12耳,中度1例1耳,重度3例4耳。结论:大型复合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在飞行人员航空性中耳炎诊断、疗效评估及做飞行结论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的高压氧舱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靠性。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部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证实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问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80耳)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评定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结果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某型轰炸机同机组飞行人员4名,均为男性,年龄25~45岁,飞行总时间152~3657 h。2003年4月17日11∶23执行昼简飞行任务。飞行高度7500 m、速度750 km/h,突然领航员头顶座舱玻璃发生粉碎性爆破,驾驶员身旁玻璃裂开一条15 cm 宽的缝隙,座舱内瞬间充满白烟,噪声急剧增大,机组人员均感觉呼吸困难、胸部闷胀、耳胀、耳鸣、听力减弱,但神志清醒。遂报告地面指挥员,用6min 下降至3900 m,速度减至600 km/h,各人症状均有所减轻。13∶21返回本场,安全着陆。查体:1人面色苍白,2人右耳鼓膜Ⅰ度充血,3人左耳鼓膜Ⅱ度充血,均未发生鼓膜穿孔。自述腹部胀气明显。初步诊断为高空胃肠胀气、肺挫伤、航空性中耳炎。立即送医院做高压氧治疗。因未出现其他异常症状,11d 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气压变化速率对中、内耳的影响,利用低压舱对40只豚鼠施以10种不同升、降速率的损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前庭躯体反应的出现是因中耳腔的正压,而不是负压影响。咽鼓管机能不良和上升速率过快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下降速率增快可使鼓膜破裂数量增加,鼓膜的穿孔对避免内耳进一步损伤有积极作用,并且可因此减少发病率,圆窗膜和卵圆窗的损伤在本病中是较少发生的。变压性眩晕是一种伴随前庭终器明确病理改变的气压伤,  相似文献   

6.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是飞行人员的多发病之一,常导致患病飞行人员反复住院治疗,长期影响飞行,甚至医学停飞。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20例住院飞行人员进行了耳气压功能的检查鉴定。笔者着重对检查鉴定中护理工作的作用与方法进行了总结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耳气压伤在飞行人员中有较高的发生率[1],是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和医学停飞的重要原因[2,3],也是民航飞行人员空中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4].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乘机旅行者和潜水爱好者越来愈多,这些人也是重要的发病对象,因此,临床耳科医师应当对耳气压伤有所了解.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其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简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耳气压伤在飞行人员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是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和医学停飞的重要原因,也是民航飞行人员空中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乘机旅行者和潜水爱好者越来愈多,这些人也是重要的发病对象,因此,临床耳科医师应当对耳气压伤有所了解。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其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简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飞行人员耳气压伤的诊治和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40年间住我院飞行人员耳气压伤资料分析,了解耳气压伤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方法 对1967年8月-2007年7月住我院的235例(375耳)耳气压伤飞行人员的资料进行分析:①统计患病年龄、住院年代、飞行机种、飞行职务和飞行时间等与飞行结论 的关系;②按原发性耳气压伤(由咽鼓管周围鼻咽科疾病所致)和继发性耳气压伤(由咽鼓管本身疾病所致)进行分类,并统计其疗效和飞行结论 的关系. 结果 ①耳气压伤在35岁以下占77.0%;在1997年8月-2007年7月仅占14.0%;歼击机飞行员占43.0%,飞行员占70.6%;飞行时间少于1000 h的占51.3%.②继发性耳气压伤治愈率68.9%(164耳/238耳)、停飞率11.2%(18例/160例),原发性耳气压伤治愈率29.2%(40耳/137耳)、停飞率57.3%(43例/7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3.8、73.5,P<0.01). 结论 飞行人员耳气压伤常见,近10年耳气压伤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多发生于年轻的歼击机飞行员,且继发性耳气压伤治愈率高于原发性,停飞率低于原发性耳气压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edical evaluation of barotraumas of ear (BE) by analyzing the inpatients' medical data in past 40 years. Methods The BE cases of 375 ears from 235 aircrews who were hospitalized from August of 1967 to July of 2007,hospitalization, duty, as well as the served aircraft type and flying hours, was respectively analyzed.(induced by the diseases of Eustachian tube itself) were classified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also was younger than 35 yrs. Only 14.0% BE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ugust of 1997 to July of 2007. In all BE cases, pilots took 70. 6% and the pilots with the flying hours less than 1000 h accounted for 51.3%. 43.0% (101 out of 235) fighter pilots appeared BE and 32.7% of them were permanently grounded, and this percent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other types of aircraft caused 11.2% grounding rate (18 cases out of 160). The primary BE caused 57.3% pilots grounded while its healing rate was 29.2%.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P<0. 01). Conclusions BE is common in aircrew, especially in young fighter pilots. It shows a decreased trend in recent 10 year.Secondary BE has higher healing rate than primary BE's and causes lower grounding rat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从招飞体检源头降低飞行人员耳气压伤发病率和停飞率的可能性. 方法 ①收集某区招飞体检耳鼻喉科资料12 812份,统计捏鼻鼓气法或改良捏鼻鼓气法耳气压机能不良的检出率,并与120例结论为飞行合格的歼击机飞行员问卷调查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率进行比较.②收集某医院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病例资料273份,统计耳气压伤住院人数占耳鼻喉科疾病住院总数的比率;收集某医院飞行人员耳鼻喉科疾病停飞资料50份,统计耳气压伤停飞人数占耳鼻喉科停飞总数的比率,并与招飞体检耳气压机能不良淘汰人数占耳鼻喉科疾病淘汰总数的比率进行比较. 结果 ①招飞体检耳气压机能不良的检出率为0.12%(16/12 812),明显低于飞行人员耳气压伤63.33%(76/120)的发病率(x2=6724.52,P<0.01).②招收飞行学员耳气压机能不良淘汰比率为0.84%(16/1914),明显低于飞行人员耳气压伤23.08%(63/273)的住院比率(x2=339.44,P<0.01),也明显低于飞行人员耳气压伤20.00%(10/50)的停飞比率(x2=136.99,P<0.01). 结论 改善招收飞行学员耳气压机能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望提高耳气压机能不良的检出率,降低飞行人员耳气压伤的发病率和停飞率.  相似文献   

11.
飞行人员乘火车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人员乘火车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6例叶发林王国和张来虎关键词(KEYWORDS)耳气压伤(Earbarotrauma)中耳炎(Otitismedia)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64.8+2R856.76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是飞行员耳科常见损伤性疾患,而...  相似文献   

12.
慢性实验性耳气压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航空条件下的气压损伤性疾病主要是指在飞行时由于气压的快速变化而引起的航空性中耳炎和航空性副鼻窦炎 ,前者已有研究报道 [1 ,2 ] 。本文中笔者分析我院 40年来收治的飞行人员气压损伤性额窦炎患者 32例 ,旨在总结航空性额窦炎的诊断方法、治疗要则和鉴定原则 ,为飞行人员的卫勤保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一、临床资料32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36岁 ,飞行时间 30~ 30 0 0 h,飞行机种包括歼击机 16人 ,运输机 8人 ,强击机 4人 ,轰炸机和教练机各 2人。飞行员 2 2人 ,空中机械师 3人 ,领航员、通讯员和飞行学员各 2人 ,飞行教员 1人。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体在高压舱进行环境增压时,呼气压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正压呼吸预防耳气压伤的机制。方法8名健康男性,咽鼓管通气阻力<6 kPa,每2人一组,互为被试者和对照者,被试者给予6 kPa的呼气正压,对照者正常呼吸,在高压舱以0.5 kPa/s的速率增压至5 kPa,两组均不采取其他任何主动或被动开放咽鼓管的措施,测鼓室腔压力。高压舱以同样速度增压至20 kP,试验组条件不变,对照组可进行主动或被动开放咽鼓管的措施,测鼓室压。结果增压至5 kPa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鼓室压分别是(-10.0±5.7)Pa和(-172.5±75.7)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压至20 kPa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鼓室压分别为(-8.9±6.9)Pa和(-7.1±6.7)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人体的环境压力增加时,经面罩提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正压呼吸可以预防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气压性中耳炎是由环境压力的变化引起。气压性中耳炎最常见原因是民航飞机降落时的压力变化,加上乘客中耳腔内压不能与外界气压取得平衡。在下降时,中耳与环境压力一定要取得平衡,才能预防气压创伤。这种平衡可以用吞咽、运动下颌、打哈欠、咀嚼等简单动作获得,其它乘客在飞机下降期间得做几次Val-salva动作,但有些人即使做了这些动作也无效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60m轻潜水对内耳的影响,本实验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开放左耳听泡,模拟60m潜水正常及快速减压,应用听生理学,形态学,活体微循环的研究方法证明:开放听泡避免耳气压伤后,中耳,内耳未见病理生理学改变,亦未见内耳微循环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提示在60m轻潜水的减压过程中,耳蜗,前庭功能的损害以耳气压伤为主,较少发生内耳减压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实验以豚鼠为实验对象,模拟60m潜水安全减压及快速减压,以ABR及中耳内耳形态学为依据,观察中耳与内耳气压伤的病理变化,研究中耳与内耳气压伤的发生条件.结果:未开放听泡安全及快速减压后出现听阈下降及中耳内耳形态学改变.结论:气压伤的发生与咽鼓管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与减压速度无显著相关,咽鼓管功能良好可有效的避免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飞行人员胃液体排空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压力舱增压时,探讨经面罩对鼻咽部加压预防耳气压伤的作用。方法16名常发生耳气压伤的飞行员,8名健康志愿者,咽鼓管通气阻力〈6kPa。分别在低压舱或高压舱增压。结果在飞行员封闭后鼻孔或声门,对鼻腔或鼻及鼻咽部加压,志愿者呼吸道加压,都有良好的平衡鼓室压的作用。面罩加压前后的鼓室压进行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当人体的环境压力增加时,经面罩对鼻咽部提供大于咽鼓管通气阻力的压力可以预防耳气压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 脑功能的研究概况 脑生物电是评价脑功能的客观指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均对脑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60~70年代,美国的Sem-jacobsen(1960);Sqaire(1964);Brown和Harword(1974),Sterman等人,以及国内赵国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