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斌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4):202-204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概念。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系因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所致,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长期无排卵月经、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多囊卵巢及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等。以往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腺囊型增生、腺瘤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 相似文献
2.
有报道,对诊刮术内膜活检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例行子宫切除术,发现17%~25%病例手术标本为分化好腺癌。研究旨在评估诊刮术或内膜活检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切除术后的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从1988年2月~2001年2月的病例中,筛选出23例诊刮术或宫腔镜术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者予手术治疗。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2(30~83)岁,15例行开腹手术(65.2%),7例行阴式手术(30.4%),1例行阴式辅以腹腔镜手术,采用Studentt检验、X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子宫切除病例中12例(52.17%)为腺癌,10例(43.4%)为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一种,属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临床上可引起月经过多,少数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既往AEH的治疗,对年轻妇女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对年龄较大者(如40岁以上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手术。而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手术风险大,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5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不曲型增生与复合增生的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对生育年龄妇女中的17例不典型增生和4例复合增生的初诊和随诊时的刮宫标本,以及其中12例经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进行观察与分析。本组中除1例在短期内切除子宫外,20例均经反复的孕激素治疗,随衣2~38年。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浸润癌,4例复合增生和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于初诊后一年内受孕,足月分娩。本文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复合增生的组织形态学诊断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以保留患者子宫的疗效,并随访其治疗后的生育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1年至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5岁以下、接受孕激素治疗(以醋酸甲羟孕酮为主)的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子宫内膜样癌8例(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不典型增生组).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治疗后每1~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内膜癌组患者孕激素治疗前经全面的分期评估,证实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除1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尚未评估疗效外,内膜癌组其他7例及不典型增生组17例患者治疗后有效者分别为6例(6/7)、17例(100%);缓解者分别为5例(5/7)、14例(82%);缓解后复发者分别为1例(1/5)、3例(21%),复发时间为缓解后6~30个月;随访缓解后要求生育的14例患者中,内膜癌组4例患者尚未生育,不典型增生组10例患者中4例妊娠共7次.1例自然受孕后失访;3例经促排卵治疗后受孕并足月分娩,其中1例产后人工流产3次.结论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一种治疗选择.孕激素治疗前应对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期评估,辅助生殖措施的介入有望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经过诊断性刮宫明确为AEH并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EC组(94例)和非EC组(72例)。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漏诊率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H术后病理升级为EC的高危因素。结果:诊断性刮宫对AEH诊断的符合率为36.14%(60/166),对EC诊断的漏诊率为56.63%(94/166)。单因素分析结果示,EC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均值及年龄≥49.5岁、术前CA125均值及CA125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E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病年龄≥49.5岁(OR 4.548,95%CI 2.246~9.210,P=0.000)、CA125升高(OR 7.635,95%CI 2.326~25.060,P=0.001)为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癌漏诊的因素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3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切除前后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内膜取样方式分为宫腔镜组与诊刮组,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术前病理与术中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病理,分析其主要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术后证实为子宫内膜癌者42例(31.82%)。诊刮组的内膜癌漏诊率为32.99%(32/97),高于宫腔镜组28.75%(10/3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2例内膜癌患者中,95.24%(40/42)为子宫内膜样腺癌,ⅠA期38例(90.48%),高分化癌34例(80.95%)。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者115例,其中11例子宫内膜癌漏诊。长期月经紊乱、未生育患者子宫内膜癌漏诊的风险增高。结论: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子宫内膜癌漏诊的风险,尤其是长期月经紊乱、未生育的女性。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及不典型增生患者7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保守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67%(116/120),不典型增生组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CR的比例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74.03%vs 41.86%,P<0.05)。109例患者有妊娠要求,妊娠率为43.12%(47/109)、活产率为33.03%(36/109)。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癌变及合并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治疗缓解后能否成功妊娠有关(P<0.05),而治疗获得CR的时间及缓解后维持治疗与妊娠无关(P>0.05)。复发率为32.76%(38/116),中位复发间隔为17月,是否癌变(RR 5.624)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达CR后的维持治疗(RR 0.385)及妊娠(RR 0.382)是影响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中位复发间隔为13月,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放置LNG-IUS后,每隔3个月取出LNG-IUS后诊刮,再将LNG-IUS重新置入,直至子宫内膜逆转厚再行1~2次治疗,观察子宫内膜逆转时间、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改善情况,必要时宫腔镜检查。结果:经量评分放置LNG-IUS前为127.9±41.4,放置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36.2±12.8、20.4±8.1及1615.9±6.2,与放置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放置LNG-IUS前B超检查内膜厚度为14.9±4.2 mm,放置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4±2.0 mm、6.0±2.6 mm及5.4±1.2 mm,与放置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放置LNG-IUS 3个月后9例中有4例病理显示内膜不典型增生改变消失,6个月后6例内膜不典型增生改变消失,9月后全部患者内膜完全逆转成正常。结论:LNG-IUS能逆转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严密随访下可作为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能力患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保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保守治疗的疗效及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要求药物治疗的PCOS合并AEH患者,分为高效孕激素组55例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组14例患者及GnRH-a组13例患者。比较3种方案治疗效果、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3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效孕激素组较GnRH-a组复发时间间隔更长[(14.09±10.99)个月vs.(4.50±1.73)个月,P=0.02],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高效孕激素较GnRH-a组厚[(1.04±0.45)cm vs.(0.65±0.40)cm,P=0.02];3组患者辅助受孕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54.17%(13/24)vs. 7.69%(1/13),P=0.01],辅助受孕活产率高于自然妊娠[37.50%(9/24)vs. 7.69%(1/13),P=0.06]。结论 3种治疗方案效果无明显差异;迫切期望妊娠者单用GnRH-a非最佳选择;治愈后有生育...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增生又称子宫内膜增殖症 ,是临床常见病变 ,其中一部分属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正确地诊治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该组病变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就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一、子宫内膜增生的一些基本概念1 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个组织病理学名称 ,以往一般分为 3类 ,即腺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不典型增生 ,但这种分类方法及其形态学诊断标准 ,不仅病理医师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且对临床的处理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易出现过诊断及过治疗[1 ] 。 1985年 ,以Kurman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24例及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6例,分析应用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2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83.33%),部分缓解0例,疾病稳定1例(4.17%),疾病进展1例(4.17%),疾病复发2例(8.33%);20例完全缓解中1例未婚,余19例中成功妊娠10例(52.63%),其中4例足月分娩,3例孕中期双胎流产,2例孕早期流产,1例孕早期随访中;2例疾病复发患者继续药物治疗后均完全缓解,其中1例自然受孕后足月分娩。6例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完全缓解3例(50.00%),部分缓解0例,疾病稳定2例(33.33%),疾病进展0例,疾病复发1例(16.67%);疾病稳定2例最终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余4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目前未成功妊娠。结论:密切随访下,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戴亚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29):95-9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半年后病理检查阳性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月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半年后病理检查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月经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半年后病理检查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学诊断朱燕宁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随诊观察及预后估计等各项工作,无一例外地均有病理学科的参与。临床医师若没有相应的病理学知识,就难以对此病变有透彻的了解,亦无法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本文就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中... 相似文献
16.
任凤岩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5):369-37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15%左右,恶变率平均为0.7%~1%,恶变发生部位多在卵巢内(81.9%)。EMs恶变有许多高危因素。卵巢不典型EMs在EMs恶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EMs病理特点使不典型EMs及EMs恶变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有学者通过检测EMs及癌变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和性丢失.从基因水平预测和诊断不典型EMs及EMs恶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提供更多借鉴。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行诊断性刮宫确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共110例,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是否升级为恶性病变分为恶变组(37例)和非恶变组(7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用于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风险的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状态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均可能与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有关(P <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绝经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均是刮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升级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其中已绝经和超声评估>Ⅰ级血流信号分别赋值为23分、100分;Bootstrap软件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列线图模型一...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增生 (endometrialhyperplasis)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长期以来我院一直采用 2 0世纪 70年代国际通用诊断标准 ,已不适于国内外发展趋势。为推广使用新分类 ,并使妇科和病理医生均明确新分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我院妇产科和病理科于 2 0 0 1年 3月 30日举行关于子宫内膜分类的临床病理讨论会。会议由即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张爱进副主任主持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妇产科杜秀英教授、张华主任、王令娟主任、病理科吕洪医生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崔恒常务副主任参加。现将会议情况报告如下。 张… 相似文献
19.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春玲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1,(8X):239-23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105例40—68岁因月经过多、不规则子宫出血和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诊刮或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内膜增生8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8例,内膜息肉5例。所有病例经诊断性刮宫和手术后送病理检查。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