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桂芳  朱俊兴 《中原医刊》2007,34(24):49-50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A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有完整资料老年房颤患者124例,根据发作时间分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组,并设对照组60例(冠心病、高血压病42例及其他心脏病无Af者1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房颤病因、合并栓塞者抗栓治疗情况:结果基础疾病前3位是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阵发性房颤合并栓塞症20例,其中脑栓塞18例:持续性房颤合并栓塞症25例,其中脑栓塞20例。两组栓塞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例,P〈0.05。但阵发性Af与持续性A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栓治疗情况单纯Af组、Af伴栓塞高危组(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甲亢等)、Af已有栓塞组抗栓塞治疗率均低。结论房颤合并栓塞率高但抗栓塞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用手术治疗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有18例患者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疗效显著。结论: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妇科肿瘤,疗效显著。同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易发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收集63例60岁以上老年AR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老年ARF病因中药物因素最常见,其次为感染因素、肿瘤因素、缺血性肾病等。63例患者血液透析18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例,未透析44例。结果肾功能恢复40例,肾功能未恢复8例,死亡15例。结论老年ARF诱发因素多,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高分解代谢及少尿,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梗阻引起脑积水的最佳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0例中脑导水管梗阻引起的脑积水应用后颅窝开颅自制分流管中脑导水管置管术式,肿瘤引起者先将肿瘤切除。结果:本组病人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复查头颅CT,9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例脑室明显缩小。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中脑导水管扩张置管是治疗中脑导水管梗阻引起脑积水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于成光  邹红雁  高淑荣 《吉林医学》2013,(26):5508-5509
目的:通过护理使老年肿瘤患者顺利安全完成化疗计划,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34例老年肿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血管护理,保护性隔离护理,饮食指导、便秘、腹泻护理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134例老年肿瘤患者中,122例按计划完成化疗,占91.04%。结纶:针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雪洁  王志英 《包头医学》2008,32(3):166-167
目的:使老年肿瘤患者顺利安全完成化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我们对126例老年肿瘤患者采取血管护理,保护性隔离,饮食指导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126例老年肿瘤患者中,112例按计划完成化疗,占88.9%.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郭风 《中外健康文摘》2012,(33):406-407
目的探讨浅谈中医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围绕老年肿瘤病情中医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指导临床实践结果58例老年肿瘤患者经中医治疗后,临床控制率为63.79%(37/58),进行化疗的患者 KPS均达80分结论中医治疗老年肿瘤可提高患者带癌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可以长期坚持运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腹腔积液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腹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该院内科住院确诊有腹腔积液且年龄大于60岁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122例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49例,老年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6.3±5)岁.其中大量腹水为54例,中量腹水为46例,少量腹水为22例;肿瘤所致积液46例,肝硬化所致积液48例,结核所致积液18例,其他10例.结论 老年腹腔积液患者一般积液量大,病因以肿瘤及肝硬化多见,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王国府 《吉林医学》2014,(17):3697-3698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病因及临床疗效。结果:对50例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消化性溃疡缺血患者8例,肿瘤缺血患者10例,慢性胃炎缺血患者13例,痔疮缺血患者3例,进食缺血患者18例)进行对因治疗,同时服用铁剂治疗,治愈率为94.0%。结论: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为肿瘤、消化性溃疡、进食少、慢性胃炎、痔疮等,尤以进食少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居多,在服用铁剂后MCV、MCH较网织红细胞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年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7例,与同期住院的年龄≥18岁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血的原因、诱因及出血前先兆症状.结果:老年组由胃、食道肿瘤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而有诱因和先兆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青年组多于老年组.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肿瘤,常无明显诱因和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11.
周艳辉  王琦  余丹  李巍  周治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35-736,749
目的通过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老年患者的临床比较,探讨如何减少中青年脑梗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2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结果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与老年患者基本相似(P〉0.05),不良生活习惯明显高于老年患者(P〈0.05);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青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5)。结论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是减少中青年脑梗塞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肖宇  胡明才  陈琳 《西部医学》2013,25(3):407-40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了解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对抗茵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患者治疗有效106例(82.8%%),无效22例(17.2%),死亡6例(4.7%)。检出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72.1%,G+球菌占19.1%,真茵占5.9%。药敏检测结果显示G-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敏感,G+球茵主要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有吸烟史、伴糖尿病、伴COPD、伴意识障碍、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降低。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致病茵以G一杆茵为主,并且存在影响肺部感染疗效的危险因素。对该类病例的治疗需采取综合系统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比较分析 88例不同年龄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头部CT所见 .[病例报告 ]将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对发病因素、症状、体征和头部CT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发病因素中有高血压者占 6 4 % ,心脏病者占 2 3% ,糖尿病者占 2 5 %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占 30 % ,高脂血症者占 4 5 % ,吸烟者占 5 2 % ,有家族史者占 33% .非老年组中初发者多见 ,有头痛、头晕及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者比老年组多见 ,而偏瘫、四肢瘫、构音障碍及意识障碍者则老年组多见 .头部CT示单梗塞灶者在非老年组多见 ,多梗塞灶、脑白质脱髓鞘及脑萎缩者在老年组多见 .[讨论 ]脑梗死病人因年龄不同 ,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头部CT所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酷似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脑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以中风为表现的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老年脑肿瘤的患者中 ,1例误诊为脑出血 ,其余 5例误诊为脑梗死。结论 某些老年脑肿瘤患者以脑血管病为首发表现 ,临床上常容易误诊 ,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组、单纯脑梗死组及单纯糖尿病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9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多灶性梗死、再发性梗死人数均高于单纯脑梗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与脑梗死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8.367、18.014、4.216、22.341、24.871、6.157、8.149)。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具有大面积性、多灶性和易复发的特点。吸烟、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性脑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0名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5.74%;对照组中仅有16名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满意14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率为63.83%,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燕  刘学源 《上海医学》2007,30(2):91-9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11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1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和21天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共220例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114例,死亡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对照组106例,死亡5例,4例死于大片脑梗死、脑疝形成,1例脑干梗死者死于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治疗组的ESS增分率自第7天开始,治疗组第14和21天的ESS有效率分别为50.0%和62.3%,对照组分别为26.4%和34.0%,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明确灯盏花素对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 .[病例报告 ]选择了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30例 ,分别将灯盏花素 6 0mg和维脑路通 1 0 g加入到 5 0 g/L葡萄糖注射液或 9g/L生理盐水 2 5 0mL ,静脉点滴 3周 ,进行对照观察 .[讨论 ]灯盏花素对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19.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24例痊愈,52例好转,4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fMRI脑功能成像评价针刺内关穴的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相关脑功能区兴奋性的影响,对15例急性脑基底节区梗死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双侧内关穴,分别于针刺前、后行静息态fMRI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取两组被试静息态的fMRI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脑功能激活图像。【结果】患者针刺后,在右侧枕叶和左侧顶叶存在正激活,而左侧运动区有负激活。健康人针刺后,在双侧顶叶和枕叶出现正激活,在双侧额叶出现负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存在差异,提示针刺内关穴对机体病理与生理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