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A波和F波、H反射在诊断腰骶神经根病中的意义.方法:以临床诊断为腰骶神经根病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双下肢A波和F波、H反射检查.结果:在所检测的30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的60条胫神经中,31条出现H反射异常,9条出现F波异常,31条出现A波.其中有10条H反射及F波正常的神经出现A波.结论:A波联合F波、H反射可提高腰骶神经根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皮恒流电刺激胫后神经,采用髂棘、脐部和头皮Fpz作参考电极,分别于第4腰椎棘突、第12胸椎棘突和头皮Cz’置记录电极,依次记录CE、N24和P40电位之峰潜伏期。共检测15例健康成人和29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病变患者。结果:①CE、N24和P40电位均异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病变;②CE正常,N24和P40异常,见于腰骶髓病变;③CE、N24正常,P40异常,见于颈胸髓病变。结论: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能够鉴别腰骶神经根或不同节段的脊髓病变,临床上具有定位诊断价值。但对于轻度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腹侧病变,结果可出现“假阴性”。  相似文献   

3.
与胸12,腰1椎骨对应的腰骶神经根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具(男16,女4)成人尸体上,对胸12、腰1椎骨对应的蛛网膜下隙内脊髓节、脊神经前、后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胸12椎骨多与腰2 ̄5脊髓节、胸12 ̄腰5神经根对应;腰1椎骨与骶1 ̄尾脊髓节、腰1 ̄尾脊神经根对应,据此,损伤时利于定位诊断。腰1 ̄3脊神经根远侧段与腰4 ̄骶3的近侧段之间常有一定长度的重叠,重叠的长度供神经缝接参考。文内还对神经根排列位置,前、后根的数目、长度和外径等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腰骶神经根的感觉分布区。方法:对166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L4~S1单根神经根损害的患者进行检查,记录其下肢感觉障碍区的范围。结果:L4~S1神经根损害皮肤感觉障碍区分别以膝及小腿内侧、足背第1、2趾之间及足底最外侧最为常见,因此为这些神经根的自主区。结论:感觉检查对于腰骶神经根损害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自主区的感觉检查可简化诊断过程,结果也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骶神经丛及盆内脏神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骶神经丛有关的文献较少,迄今未见中国人骶神经丛的报道。我们继中国人腰神经丛的研究之后,观察了骶神经丛。本文采用的材料为130具(男100,女30)成年尸体,共260侧。解剖时,先从盆腔内面清理组成骶神经丛的各脊神经根,然后从臀部清除梨状肌,用钝解剖法追溯骶丛发出的每一神经的神经根。在64侧骨盆脏器与盆后壁保存完好的标本上,还考察了由骶神经根发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MEP)及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脊髓及神经根病变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22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以下三组:腰骶神经根病变组(Ⅰ组),胸腰骶髓病变组(Ⅱ组),颈髓及颈神经根病变组(Ⅲ组),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上述患者进行下肢胫后神经磁运动诱发电位(mMEPt)、电刺激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t)及上肢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m)检测.结果:SSEPmⅠ组、Ⅱ组各1例异常,Ⅲ组异常49例(阳性率为96.1%);SEPt 89例异常(阳性率为72.9%),三组之间阳性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SSEPm比较,两者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MEPt 74例异常(阳性率为60.7%),Ⅱ组阳性率最高(83.8%),Ⅰ组仅达45%.结论: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颈髓及颈神经根病变者,仅需作SSEPm便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指标,而不必再作mMEPt及SEPt;单独SEPt 对脊髓病变没有定位诊断价值,而mMEPt不仅能提示脊髓病变的可能部位,对病变局限在脊髓腹侧者也适用; 相当一部分腰骶神经根病变者mMEPt正常,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48例腰骶神经根综合征及24名正常者进行腰骶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同时对病人进行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与肌电图测定。两组腰骶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44.45±13.4m/s和56.75±3.8m/s,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人组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损害,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本文揭示腰骶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对腰骶根综合征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MR-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显示能力,观察腰骶神经根变异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采用常规MRI序列和三维PROSET序列扫描108例腰腿痛患者,所得PROSET序列原始图像行三维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形态。结果在获得优良图像的105例病例中发现14例腰骶神经根变异,发现率为13.33%。14例腰骶神经根变异中,Ⅱ型变异为10例(71.43%);其中Ⅱ-1型4例(28.57%),Ⅱ-2、Ⅱ-3、Ⅱ-4型各2例(各14.29%);Ⅲ型及Ⅵ型变异各2例(各14.29%)。结论三维MR-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腰骶神经后根膜内变异7例卢一生①黄宏前①腰骶神经根变异临床上大多是在行腰椎管造影或腰椎手术中发现,其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重视。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作者在101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中发现7例腰骶神经后根膜内变异,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B型骶椎腰化(LZ)。结果 12例SZ和12例LZ纳入研究。12例SZ中,5例C-ⅢB、3例非矩形化型及1例ⅢA型的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下一节段神经受压表现,3例C-IIB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神经受压表现。12例LZ中,10例完全型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上一节段神经根受压表现,1例完全型S1~2神经受压呈非LSTV者L4~S2神经受压表现,1例C-IV型受压神经呈现正常个体同神经受压。结论 SZ时,腰神经根呈现正常个体同和/或低一节段神经根功能;LZ时,腰骶神经根易表现出正常个体同和/或高一节段神经根功能。  相似文献   

11.
腰骶神经节异位1例刘永方①腰骶神经节内移受压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一般腰骶神经根受压者很难鉴别,我院在收治2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遇到1例。患者男性,54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痛,间歇性跛行3月于96年6月6日入院。入院后根据病...  相似文献   

12.
关于腰神经通道一词各书刊描述不一致。腰神经通道即腰神经通行于包括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椎间管、椎弓根下沟、骨纤维孔及骨纤维管等。通常将腰神经根穿出硬脊膜囊后,经行侧隐窝、盘黄间隙段称腰神经根管。在临床上常见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突出可使盘黄间隙、椎间管狭窄。硬脊膜鞘粘连使鞘内腔狭窄。腰神经根的血供障碍,可致神经根水肿增粗等。由于压迫累及腰神经可引起腰腿痛。在腰神经通道结构上的任何改变均可导致压迫腰神  相似文献   

13.
腰骶神经变异的临床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骶神经根、腰骶神经节的变异及异位,腰神经的分又神经和腰骶椎变异合并神经根走行异常等各种类型的腰骶神经形态变异使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多样多变,缺乏规律性。经常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误诊误治。现将这方面资料做一综述,以期引起骨科及解剖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SD大鼠马尾与骶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从马尾和骶神经根途径开展SD大鼠的神经泌尿学研究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6只SD大鼠灌注后进行显微解剖,并对30只SD大鼠进行术中观察和测量,总结马尾、骶神经根的解剖特征。结果:SD大鼠的盆底器官主要由Sl~S4脊髓节段和神经根支配,脊髓圆锥延续较长,达L4椎体下缘,马尾神经亦较长,其前根1束较细,后根2束较粗,包于同一硬脊膜中,硬脊膜较厚而坚韧,脊髓神经前后根出硬脊膜后,有各自独立的硬脊膜囊包绕,直至椎管内硬脊膜囊两侧的后根神经节处,长约3个椎体高度。在4对骶神经根中,以Sl和S2较粗,S3、S4较细。盆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S2骶髓节段。结论:SD大鼠骶和尾神经根的解剖特征与人类不同。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腰骶移行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脊柱畸形,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移行椎患者的腰骶神经根支配I区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并未系统阐述其支配区的变化以及该种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当存在腰骶移行椎时,腰骶神经根的运动和感觉支配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回顾分析321例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8例(11.8%)存在腰骶移行椎,包括骶椎腰化26例、腰椎骶化12例。26例骶椎腰化患者中,23例为L5/S1(L6)椎间盘突出,压迫S1(L6)神经根。12例腰椎骶化患者中,8例为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在283例正常结构的患者中,138例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95例患者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47例患者L3/L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比较术前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与正常腰骶椎患者L4、L5或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结果与结论:(1)S1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骶椎腰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L4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腰椎骶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而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皮肤感觉异常的分析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4)结果说明,腰骶神经根的功能在移行椎患者中发生改变,使得骶椎腰化患者的S1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功能(神经根功能上移),腰椎骶化患者的L4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功能(神经根功能下移)。  相似文献   

16.
兔腰骶神经根牵拉的微循环和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不同程度的腰骶神经根牵拉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脊髓神经根牵拉损伤后微循环和电生理改变。方法将40只中国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牵拉组、中度牵拉组和重度牵拉组。全椎板切除显露双侧荐1神经根,用测力神经根拉钩分别以不同的拉力造成神经根的牵拉性损伤。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神经根和骶髓微循环研究。结果轻度牵拉组SEP潜伏期比对照组相稍延长(P>0.05),神经根和骶髓微血管密度轻度增加;中度牵拉组SE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去除牵拉后潜伏期接近正常(P>0.05),神经根和骶髓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重度牵拉组SE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去除牵拉后潜伏期稍缩短,和对照组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根和骶髓微血管密度轻度增加。结论以拉力为参数可以稳定的建立不同程度的腰骶神经根牵拉性损伤动物模型,微血管密度和SEP可以较好的衡量神经根和脊髓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胸腰骶部不同节段脊神经根鞘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及其分布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取7例成人脊柱标本,解剖观察胸腰骶部不同节段神经根鞘的硬脊膜囊开口方式,并制成组织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神经根鞘的结构。 结果 胸腰段神经根鞘存在单孔和双孔两种硬脊膜囊开口方式,而骶段神经根鞘只存在单孔开口方式;单孔根鞘又根据前、后根之间有无双层袖套结构分为Ⅰ型和Ⅱ型。较之神经根其他部位,神经节处硬脊膜袖套的胶原纤维层少且结合疏松。腰4/5和骶1~5节段神经节处的硬脊膜袖套的厚度比其他节段更薄(F=37.31,P<0.01)。神经根袖套下腔隙终止于神经节。 结论 Ⅰ型和Ⅱ型神经根鞘在各节段的分布规律,解释了腰骶部神经根受压时多表现为感觉和运动功能同时受累的现象;而神经节处的硬脊膜袖套在下腰骶节段最薄的特点,也和腰腿痛高发的现象相关系。脊神经节是脊神经根开始转化为脊神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电刺激和电调节技术已经广泛和成功地应用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其中对骶神经根进行电刺激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刺激方式.骶神经前根电刺激(SARS)配合完全性骶神经后根切除术,经临床验证可有效地提高脊髓损伤(SCI)患者的生活质量.骶神经电调节(SNM)无需切除神经即可调节难治性膀胱功能障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刺激骶神经时通过传入和/或传出神经抑制了逼尿肌过度活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SARS和SNM技术的最新发展,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例腰骶神经根受损的神经肌电图报告张凤荣冯文岭王庆贤邸旭辉我们于1992年1月~1996年6月对120例腰骶神经根受损患者作了神经肌电图定位诊断,其中20例并有CT结果对照,现就此20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6~64...  相似文献   

20.
腰骶神经根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动物腰骶神经根和人体新鲜腰骶神经后根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电刺激诱发痉挛的后根小束的神经纤维为 AchE 反应阳性,高位后根内感觉和肌支传入纤维相混合,不利于手术中进行电刺激选择。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手术部位和电刺激选择的必要性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