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巢蛋白和Shank1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假手术组突触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突触和细胞器溶解破坏,灯盏花素组突触超微结构趋于正常.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组突触数量、界面曲率和突触后致密区均显著性增多或增高(P均<0.01),突触间隙显著性变窄(P<0.01),Shank1和巢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均<0.01).假手术组神经功能正常,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在模型制作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但后者神经功能改善迅速,3、7和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灯盏花素可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增强脑组织可塑性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灯盏乙素与芍药苷联用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S 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灯盏乙素+芍药苷组和环巴胺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环巴胺组在缺血前15 min腹腔注射sonic hedgehog (SH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滞剂环巴胺6 mg/kg,其余各组在同一时间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灯盏乙素+芍药苷组与环巴胺组在缺血后0 h和6 h分别腹腔注射灯盏乙素20 m g/kg+芍药苷30 m g/kg ,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缺血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断头取脑,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皮质SHH、Patched-1和Gl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组、灯盏乙素+芍药苷组和环巴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33±0.52)分、(1.50±0.55)分和(3.67±0.52)分。灯盏乙素+芍药苷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而环巴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灯盏乙素+芍药苷组( P<0.05)。缺血组、灯盏乙素+芍药苷组和环巴胺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31.77±1.19)%、(22.94±2.65)%和(35.53±0.20)%。灯盏乙素+芍药苷组梗死体积显著小于缺血组(P<0.05),而环巴胺组梗死体积显著大于灯盏乙素+芍药苷组(P<0.05)。缺血组、灯盏乙素+芍药苷组和环巴胺组SHH、Patched-1和Gl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均<0.05)。灯盏乙素+芍药苷组SHH、Patched-1和Gl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缺血组(P均<0.05),而环巴胺组Gl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灯盏乙素+芍药苷组(P均<0.05)。结论灯盏乙素与芍药苷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SHH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大脑中动脉栓塞;硫酸镁组:硫酸镁+大脑中动脉栓塞;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75mg/kg+大脑中动脉栓塞,每组10只。3、7、14d采用Longa评分、圆筒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比以及干湿称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结果灯盏花素组大鼠3、7d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3、7、14d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素组3、7、14d圆筒实验前肢使用不对称性改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硫酸镁组[(37.60±6.54)分vs(60.28±7.26)分、(58.56±5.61)分,(12.64±2.67)分vs(52.67±2.86)分、(39.63±5.06)分,(7.62±5.30)分vs(30.33±2.16)分、(30.73±5.64)分,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体积,减轻脑水肿,抑制caspase-3表达,显著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血疏治疗组(治疗组)、脑血疏预处理组(预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IL-1)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MPO活性、ICAM-1及IL-1的表达较其他3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脑梗死体积小,坏死范围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浸润、MPO活性、ICAM-1和IL-1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组相比,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其中白细胞浸润、ICAM-1和IL-1的表达较治疗组减少(P0.05);MPO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而发生作用,预防用药效果优于脑缺血发生后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e、灯盏花素组合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42 mg/kg血塞通胶囊)、组合物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e 2.5 mg/kg+灯盏花素1 mg/kg)、组合物中剂量组(人参皂苷Re 5.0 mg/kg+灯盏花素2 mg/kg)、组合物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e 10.0 mg/kg+灯盏花素4 mg/kg)、人参皂苷Re组(10 mg/kg)、灯盏花素组(4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作VD模型。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 d。给予药物后,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组织病理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显著延长(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从第2天开始,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注射三七总皂苷能否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Ⅶ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方法复制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大鼠术后24h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50mg/kg,共7d。采用LongaEZ评分观察大鼠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脑出血周边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活性强度。结果术后24h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7天神经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肿周边MAP-2、GAP-43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注射三七总皂苷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血肿周边MAP-2、GAP-43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生血管形成是最终的侧支代偿途径,探究丹红注射液对新生血管的影响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新生微血管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6月,将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造模组(n=36)及丹红组(n=36)。参照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其中造模组和丹红组大鼠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插线栓;丹红组大鼠于拔出线栓后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造模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均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三组大鼠造模后24 h、72 h、7 d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新生微血管数目。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造模后24 h、72 h及7 d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为0。造模组和丹红组大鼠造模后24 h、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大鼠造模后7 d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造模组(P<0.05)。(2)假手术组大鼠造模后24 h、72 h及7 d脑梗死体积均为0。丹红组大鼠造模后24 h、72 h及7 d脑梗死体积小于造模组(P<0.05)。(3)造模组和丹红组大鼠造模后24 h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新生微血管数目多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组和丹红组大鼠造模后72 h及7 d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新生微血管数目多于假手术组,丹红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新生微血管数目多于造模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新生微血管数量,改善脑侧支循环,进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缩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双面神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灯盏花素Ⅰ组和灯盏花素Ⅱ组。灯盏花素组分别给予高、低剂量(25、50 mg·kg-1·d-1)灯盏花素腹腔注射,连续7 d,末次于冠脉结扎前1 h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JAK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STAT1及STAT3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JAK2蛋白表达和STAT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STAT3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组JAK2的蛋白表达和STAT1 mRNA的表达减少(P<0.05),STAT3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灯盏花素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即通过降低JAK2蛋白表达和STAT1 mRNA的表达,增加STAT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程度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变化,探讨腺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腺苷组各25只。模型组和腺苷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腺苷组造模前连续3 d腹腔注射腺苷(1.5 mg/kg)溶液2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造模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术中不插入线栓,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于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进行TTC染色测算脑梗死体积,采用TUNEL染色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再灌注后6、12、24、48 h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IL-1β、IL-6,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的COX-2。结果 腺苷组、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及脑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腺苷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及脑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腺苷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IL-6、COX-2表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腺苷组IL-1β、IL-6、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以步长脑心通为对照,于脑缺血6 h、12 h、24 h、48 h动态观察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I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组脑组织ICAM-1含量开始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脑组织ICAM-1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亦有不同程度缩小(P<0.05~P<0.01).结论中风康可降低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CAM-1含量,减少脑梗死体积,有效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荭草苷组、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另取不插栓线的大鼠为假手术组,每组18只。荭草苷组和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于术后1 h和12 h分别腹腔注射6.48μmol/kg荭草苷溶液两次,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于术前24 h和30 min腹腔注射2.66 mg/ml雷帕霉素溶液2次。再灌注24 h后,采用ZeaLonge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测定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Western印迹法测定MCAO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E1B-19K相互作用蛋白(BNIP)3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升高,线粒体中MDA和Ca2+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未处理)、假手术组(同模型组,仅鱼线插入深度1 cm)、模型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鱼线插入深度1.8~2 cm)和眼针组(模型成功后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每日2次),每组16只。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并显著降低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芪中代表成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黄芪甲苷组和模型组制作脑缺血模型即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制造脑缺血,20 min后停止结扎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按照改良神经功能评分的标准及方法,于造模后1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切片及染色,利用分析软件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大鼠动脉血清中各酶活性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脑缺血/再灌注后7 d、14 d神经功能评分较低(P0.05),随着脑缺血/再灌注后时间增加,黄芪甲苷组神经功能评分呈降低趋势;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37.39±3.06)%、(16.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大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腺苷酸环化酶(AC)和蛋白激酶(PKA)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可以调节环磷腺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灯盏花素Ⅰ、Ⅱ组。灯盏花素组大鼠于术前1 w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花素(25、50 mg.kg-1.d-1),另2组给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 in、再灌注2 h后,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印记法定量检测心肌细胞P-STAT1及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STAT3的表达,降低P-STAT1的表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P-STAT3、下调凋亡基因P-STAT1的表达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C57BL/6型小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联合组(联合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术后1、3、7d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术后7d各组脑梗死体积大小。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3、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1d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d(6.35±0.46)分、3d(3.03±0.73)分、7d(0.40±0.24)分]减少最明显(P0.01)。7d时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减少[(28.31±4.52)%、(27.49±4.02)%和(18.92±3.11)%vs(38.75±5.63)%,P0.05],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减少最明显(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可改善小鼠神经行为缺损症状,并减少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25、50 mg/L)组,其中模型组、灯盏花素组进行缺氧2 h再复氧4 h。采用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Stat1,3 mRNA表达变化。结果缺氧/复氧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1 mRNA表达均增加(P<0.01),Stat3 mRNA表达降低(P<0.01);灯盏花素组处理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1 mRNA表达均减少(P<0.05),Stat3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上调凋亡抑制基因Stat3mRNA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基因Stat1 mRNA表达,从而抑制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氢丹参酮Ⅰ(DT)灌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DT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进行插栓处理。造模后24 h,D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67、5、15 mg/kg DT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含2%DMSO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造模24 h后和给药7 d后,采用Zea-Longa五分制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染色测算脑梗死体积;造模后和给药7 d后使用激光散斑血流仪检测大鼠缺血侧局部脑血流灌注量;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海马区的病理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血管新生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CD3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大于假手术组(P均<0.01),缺血侧脑血流灌注量变化率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DT中、高剂量给药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缺血侧脑血流灌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 d;假手术组仅剥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不结扎动脉,不插线栓。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观察并计算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 造模后1、7 d模型组、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造模后7 d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姜黄素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ASC、Ca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p38MAPK、Fas、FasL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取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按照观察时间点各组又分为6 h、12 h、24 h、48 h、72 h亚组。缺血预处理组大鼠,预先给予右侧颈内动脉阻断血流10 min 1次。3 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梗死脑组织p-p38MAPK、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同一时间点的各组间比较:p-p38MAPK、Fas、FasL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模型组显著高于预处理组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促进p38MAPK的磷酸化,上调Fas、FasL蛋白水平的表达,激活它们所在的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元的凋亡。脑缺血预处理可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下调p-p38MAPK、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及Fas、FasL凋亡通路的激活可能是脑缺血预处理产生脑缺血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和评价大鼠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单纯颈动脉狭窄组(狭窄组,8只)、颈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组(脑梗死组,30只)。用针控线拴法和自体血栓制作大鼠颈动脉狭窄合并多发性脑梗死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颈动脉狭窄程度,激光多普勒监测脑血流变化,脑梗死组大鼠应用4种神经行为学方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在注射自体血栓时,与假手术组100%的血流量比较,脑梗死组大鼠脑血流量逐渐下降至36%,之后恢复到基础值的60%。狭窄组和脑梗死组大鼠颈动脉狭窄达到重度,其狭窄率、残存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总动脉PSV与颈内动脉PSV比值、阻力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术后1天达高峰。脑梗死组脑梗死灶多位于皮质和基底节区,脑梗死体积为(23.68±19.32)mm~3。结论大鼠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是可控的,具有稳定性好、可重复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符合临床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