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钙拮抗剂的主要临床应用情况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40例使用钙拮抗剂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8例,发生率为15.8%。多为硝苯地平和尼莫地平引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脸红、头痛、眩晕。结论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应根据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剂量、剂型、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年龄选择适宜的药物,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259例使用钙拮抗剂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17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占到总人数的45.17%,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头昏及面部潮红,共计69例(26.64%);发生踝部水肿10例(3.86%),心律紊乱22例(8.49%),胃肠不适16例(6.18%)。结论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必须通过临床方案进行预防控制,通过临床医师、药师与患者的紧密沟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钙拮抗剂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高慧  赵兴 《天津药学》2007,19(5):37-38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本院部分病案中钙拮抗剂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期找到合理预防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及药品说明书,抽取我院出院140份病案,根据使用钙拮抗剂的情况,对病案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晕、面部潮红是钙拮抗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占20%,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老年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适当减量等,减少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药物的合理使用,使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找到合理的预防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及药品说明书,通过统计分析抽取本院210份病案,根据使用钙拮抗剂的情况,对病案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周水肿、头晕、面部潮红是钙拮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占30%,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老年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适当减量等,可减少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药物的合理使用,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轻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0例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悸、心动过速.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悸的发生率最高(78.57%);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主要发生于年龄在4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中;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怀疑药品剂型均为片剂,其中普通片所占比例最高(61.43%);用药24h以内发生心脏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最高(57.43%).结论: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引发心脏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相关,主要为4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一旦患者出现心脏不良反应建议先停止药物使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改变药物,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陈瑜  袁玲 《中国医药》2009,4(5):394-394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为减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症状而使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H2受体阻滞剂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便秘和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少见。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中使用H2受体阻滞剂共786例,其中致精神失常者32例,发生率为4.07%,现对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钙拮抗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服用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同时探讨钙拮抗剂应用的适应性。方法 回顾分析 5 5 4例服用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3种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钙拮抗剂主要不良反应是颜面潮红、头痛、眩晕 ,也是停药的主要原因。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3种钙拮抗剂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钙拮抗剂是一类安全有效的药物 ,需停药的比例较少 ,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分析长效钙拮抗剂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波依定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收缩压(25.34±2.01)相比,经波依定治疗6~10周后,收缩压降至(18.23±1.32)kPa,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舒张压(21.87±1.65)相比,经波依定治疗6~10周后,舒张压降至(12.09±1.15)kPa,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6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显效39例,有效21例。头昏、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头痛,但是程度都非常轻,而且持续时间比较短,无需进行处理,可以自行缓解。结论长效钙拮抗剂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8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血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肯定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患者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出对该患者应当进行的护理。方法选取180例丙型肝炎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干扰素的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8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用干扰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39例,占研究患者总人数的77.2%。给予这些患者适当而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或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症状。结论临床上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常常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而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或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预防紧张型头痛时使用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的效果。方法收集紧张型头痛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西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地西泮和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180例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149/180),低于观察组的94.4%(17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5例,面红2例,头胀3例,头晕3例,皮疹及荨麻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般性过敏反应,经暂停用药及对症治疗后均消失,且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并给予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傅利英 《中国药业》2012,21(15):93-94
目的分析钙剂在预防机采血小板时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9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4组,各225例。分别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治疗量、双治疗量血小板,观察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献血者主要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单、双治疗量采集情况下,对照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分别为180例(80.00%)和200例(88.89%),试验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例(26.67%)和130例(57.78%),两组中度不良反应中女性比例较男性高。结论采血前使用钙剂可以减少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讨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以及指导临床使用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5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50例,单穿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14例、无效者5例、其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例、13例、14例、72.0%,治疗组疗效更佳,治疗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患者2例、头痛患者1例、水肿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患者2例、头痛患者2例、水肿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不良反应患者均在采取对于治疗措施后恢复正常,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更好,而且能更好的保护心血管功能和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钙拮抗剂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但它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近10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也逐渐被仍们所中国药科尤其是短效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长效制剂无此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目前钙拮抗剂大剂量长期使用增加死亡率,致心肌缺血,诱发出血,血压过低,负性肌力作用和诱发心律失常等,及钙拮抗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进行讨论,认为它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而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对缺血心肌的改善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效钙拮抗剂临床在高血压患者治疗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差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长效钙拮抗剂同步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仅使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患者的药物使用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为(18.23±1.32)kPa,对照组为(20.34±1.56)kP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张压为(12.09±1.15)kPa,对照组为(17.54±1.32)kP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临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共76例,予口服罗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表现。结果罗红霉素应用呼吸道感染、五官感染、泌尿生殖及皮肤感染治疗,有效治愈71例(93.42%);罗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药疹等,共出现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起斑丘疹、头痛、恶心等。结论罗红霉素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偏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胸闷、睡眠质量差等,具有治疗周期长、病情进展较慢、复发率居高不下等特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竭等疾病发病率高发,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如何控制血压和治疗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关键问题。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一线药物,疗效良好。鉴于此,本文分析两种药物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对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病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106例,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临床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降压药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53例患者。根据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的控制及患者使用药物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探讨。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早已被国内外临床研究所确立。钙拮抗剂虽品种繁多,但各自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特点却明显不同。氨氯地平(amlodipine)降压疗效可靠,但其踝部水肿、面部潮红等主要不良反应,可影响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这可能是氨氯地平右旋体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