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速离心法和乙醚法对脂血标本进行去脂处理,消除脂血对生化测定结果的干扰。方法本实验研究了高速离心法和乙醚去脂法对脂血标本进行去脂处理后测定生化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脂血(人造脂血)与非脂血(同一标本未加脂肪乳)比较,高速离心法处理后HBDH、CK、TBA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乙醚法处理后Cr、UA、LDH、Glu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速离心法和乙醚法去脂处理脂血标本,对消除脂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两种方法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含脂血清对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测定的影响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血清加脂肪乳模拟不同浓度的高脂血清,果糖胺法测定GSP含量。结果脂血浓度超过5mL.L-1以上,可显著影响GSP测定结果。脂血浓度小于10mL.L-1时,采用生理盐水4倍稀释;脂血浓度达到20mL.L-1及以上时,采用200g.L-1聚乙二醇(PEG)6000等比稀释,可明显消除含脂血清对GSP测定的影响。结论血清中的脂肪含量过高会影响GSP含量的测定结果,采用生理盐水或200g.L-1PEG进行样本预处理可提高GSP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黄琨波 《海峡药学》2014,(12):193-194
标本严重脂血将导致临床的生化检测结果值严重不可靠或者是无法测定成为当前生化检验的棘手问题。因此,寻找合适的方法消除脂血带来的问题成为检验工作者的重视。对此,本文选取常见的消除生化测定影响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以此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劲  姚玉轩 《淮海医药》2013,31(1):58-59
目的探讨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2例重度脂血标本采用等量血细胞稀释液替代方法校正,对校正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分析。结果校正前组测定的Hb、PLT、MCH、MCHC值均明显高于校正后组。(P值均〈0.01)。结论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多项参数有明显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对高脂血标本进行预处理以校正其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究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方法。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某院行临床生化检验的70例高脂血症患者(设为研究组)以及同期80例血脂正常人员(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受试人员血标本直接送检的检验结果和经乙醚提纯后送检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直接送检后,两组患者生化检验项目中的ALT、AST、Cr、TP、TB水平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GGT、CK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乙醚提纯后再送检,两组患者生化检验项目中的ALT、AST、Cr、TP、TB、GGT、CK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对照组提纯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提纯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干扰,临床可采用乙醚对高脂血标本进行提纯再送检,将能有效降低或消除其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包括Na~+、K~+、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等。对血清标本进行溶血和脂血处理,再次测定上述指标。比较不同血清标本的上述项目检验结果。结果溶血标本和正常血清标本的ALB、TG和HDL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K~+、TP、LDH、HBDH、CK、CK-MB、AST等检验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脂血标本和正常血清标本的Na~+、K~+、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G、TP、LDH、HBDH、CK、CK-MB、AS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和脂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和干扰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中溶血会引起除ALB、TG和HDL以外的测定指标结果变化,而脂血会引起除少数的TG、HDL、Na~+和K~+以外其他项目的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种方法检测脂血标本的血脂结果的误差,提高血脂检测的准确度。方法将脂血标本以三种方式处理,不稀释,仪器自动稀释,手工稀释,然后检测血脂(TG,T-CHOL,APOAI,APOB,HDL-C)水平。结果未稀释标本与自动稀释标本的TG结果有显著差异(由检测标本中有一些结果不在线性范围而引起的误差),其它四项(T-CHOL,APOAI,APOB,HDL-C)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未稀释标本与手工稀释标本的五项结果皆有显著差异;自动稀释标本与手工稀释标本的五项检测结果皆有显著差异。结论脂血标本检测血脂水平时,受粘滞度的影响,仪器的吸样系统会产生误差,于工稀释后的检测结果比未稀释及仪器自动稀释的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生化检验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溶血,分析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标本轻度溶血时,对白蛋白(ALB)、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血清总胆固醇(TC)6项检验结果无影响(P>0.05),其他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P<0.05).但当标本重度溶血时,对LDLC、HDLC、APOB和TC 4项检验结果亦无影响(P>0.05),其他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P<0.05).结论 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溶血程度越高影响越大,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避免溶血现象,提高生化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血对10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的血清标本58例,采用东芝40生化仪对正常和溶血标本中的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K+)、肌酐(CREA)、尿酸(UA)、葡萄糖(GLU)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本组58例在门诊进行体检的正常人血标本中,溶血后钾离子、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肌酸激酶、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显著升高(P<0.05);溶血后葡萄糖、肌酐均显著降低(P<0.05)。UA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血对10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中,有8项生化检测项目均受到溶血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血能干扰和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为了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在采血时要求医务工作者操作要规范,并严格把关血标本的运送、分离及检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罗氏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于标本采集后1、2、4、8、24h测定11项常规生化指标。结果血液标本放置4h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血糖)(P<0.05);血液标本放置8h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血糖)、TP(总蛋白)、K+(钾)、AST(天冬氨酸转氨酶)(P<0.05);血液标本放置24h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的项目有GLU(血糖)、TP(总蛋白)、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K+(钾)、Na+(钠)、Cl-(氯)、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测试项目是有影响的,其测试结果已经不能真实反映该标本的实际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消除高脂血干扰对生化项目检测的影响。方法2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各项生化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配制不同甘油三酯(TG)浓度模拟乳糜血清进行回收试验,收集HLAP患者标本进行实证试验。结果血清标本经磷钨酸镁试剂处理后,氯离子(Cl-)、钾离子(K+)、钠离子(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A)、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肌酐(Cr)、胆碱酯酶(CHE)均能够正常检测,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无法正常检测,Cl-、K+、Na+、ALT、UA、AST、TP、CK、Cr、CHE与处理前呈直线相关关系(P<0.01)。轻度、中度、重度乳液各生化项目平均回收率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为103.45%、98.37%,回收效果良好。HLAP患者标本经磷钨酸镁试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脂血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体检者血清发生不同程度脂血的血标本40例,测定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速离心分离出血脂层后再测定一次,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速离心前轻、中及重度脂血组与高速离心后轻、中及重度脂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速离心前乳糜脂血组与高速离心后乳糜脂血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糜脂血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行生化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基准为1、4、8h后,分别实施生化检测,对7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具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检查基准为采血1h,血液标本放置时长达到4h后,从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其血糖与谷丙转氨酶同标本放置1h内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达到8h后,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钾离子、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与谷丙转氨酶与1h内的生化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顺序的安排对于检测结果了产生较大影响,若检测项目具备不稳定因素,则测定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可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太大误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溶血对临床常用19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溶血与生化指标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方法抽取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液10 m L,制备成H0(未溶血组)、H1(轻度溶血组)、H2(中度溶血组)、H3(重度溶血组)四组不同程度溶血标本,使用迪瑞CS-1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标本进行19项生化指标检测。应用统计软件对Hb(血红蛋白)浓度与各个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显著相关的项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轻度溶血组AST、LDH、CK、CK-MB、α-HBDH与未溶血组比较结果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溶血组中有8项生化指标与未溶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ST、TP、LDH、CK、CK-MB、α-HBDH检测结果明显升高,GGT、DB检测结果为显著降低,其余各项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组中有10项生化指标与未溶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ST、TP、ALB、LDH、CK、CK-MB、α-HBDH检测结果为显著升高,GGT、TB、DB检测结果则显著降低,然而溶血对生化指标ALT、GLU、CHO、TC、HDL-C、LDL-C、CR、UA、UREA的检测结果与未溶血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同血清中Hb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采用回归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血肌酐测定是肾功能检测的重要常规生化指标。近年来,多采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2点法"进行血肌酐测定,但该法不能全部消除非肌酐色素的干扰[2],当测定高胆红素标本时肌酐的测定值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标本溶血对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份体检正常的人血标本,用日本东芝4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溶血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清蛋白(ALB)差异明显。结论标本溶血对肝功能生化检验产生影响,因此检测前应避免标本溶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血、溶血标本及血清标本常温储存48小时和4℃保存7天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412保存7d后检测、室温保存48h检测及高脂血和非脂血、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DNA荧光定量PCR,并两两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乙肝大三阳溶血与未溶血血清标本、脂血和非脂血血清标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血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4℃保存7d内分别与即时检测HBV-DNA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血、溶血,血清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及时间对HBV-DNA定量结果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中的标准品、试剂空白以及质控品在临床标本检验中发现异常的反应曲线和正常反应曲线,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碱性磷酸酶ALP中检验反应曲线发生异常后,在加入R2以后,反应曲线回复正常,起因是检验仪器性能不稳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碱性磷酸酶试剂空白反应曲线中的吸光度为21578,严重超出正常指标,对其添加试剂R2之后反应曲线指标回复正常,原因是检验试剂变化引发反应曲线异常。当丙氨酸转氨酶ALT检验标本浓度过高时反应曲线也会出现异常,加入R2进行稀释后反应曲线恢复平稳水平线。而且临床标本的溶血、黄疸情况以及血脂程度等都可能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反应曲线。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反应曲线能够准确迅速地分析检验结果,在进行分析异常反应曲线原因时可注意检验仪器是否稳定,试剂是否发生质变或者检验标本浓度是否过高等相关因素。因此作为检验工作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反应曲线及应用,并对文中提出的几项影响曲线异常的因素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三组不同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比较其检验结果。方法采用美国AEROSET2000全自动生化测量仪分别检测正常组,溶血组和乳糜血组血清中的血糖,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值,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糖、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值在溶血组与正常组中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血糖、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值在正常组与乳糜血组中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尿素氮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血和乳糜血均会对生化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探讨生化质量控制,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TOSHIB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不同采血部位(输液同侧与异侧)、不同采血管(分离胶管和普通真空管)、标本重复离心次数(1次与3次)以及标本放置时间(1h、3h和6h)对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甘油三酯)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采血部位、标本重复离心次数以及标本放置时间均对生化检验有影响,而分离胶管和普通真空管对生化检验无影响。结论采血部位、标本离心次数及放置时间是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采用输液异常采血、标本离心一次及控制标本放置时间可对生化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