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1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浆脑钠肽水平及临床相关指标检查,并且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血浆脑钠肽值相较于对照组高,随患者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且两组受检人员LVEF、LVEDD及LVESD等临床指标有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值较高,且血浆脑钠肽作为心功能不全的重要临床诊断指标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极高血浆脑钠肽(BNP)水平(>5000 pg/ml)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纳入2007-2013年收治的69例血浆BNP>5000 pg/ml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死亡组34例和生存组35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舒张压和白细胞是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肺动脉压是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预后的相关因素,舒张压和白细胞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02-205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和心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内选取40例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浆脑钠肽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所表达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整体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心功能分级不同,血浆脑钠肽的水平就不同,心功能情况也不同,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程度越高,患者血浆脑钠肽表达水平就越高,呈正相关,同时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就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都要明显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内科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血浆脑钠肽的表达水平来对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可以让患者尽早确诊疾病,尽早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也成为诊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脑钠肽(BNP)联合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拟诊为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患者68例,给予血BNP测定,进行MEDS评分以及其他预测因子评估,根据28天结局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MEDS评分分成MEDS高分组(≥12分)与MEDS低分组(<12分),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性别、年龄、感染灶及MEDS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MEDS评分联合血BNP以及其他预测因子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68例患者28天病死率为48.53%,MEDS高分组病死率(82.76%)高于MEDS低分组病死率(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BNP与MEDS评分联合预测28天病死率最佳,其中AUC值达到0.857,优于MEDS评分单独预测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S高评分提示脓毒症患者预后较差,血BNP联合MEDS评分较其他单独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关系,研究血浆脑钠肽浓度与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壁心梗组(67例)及下壁心梗组(35例),入院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观察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BNP浓度及心梗面积对比中显示,前壁心梗组BNP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本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1例、死亡7例,发生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含量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我院急诊监护室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96例,入院后给予NTproBNP、心脏超声等检查,比较死亡患者(31例)和存活患者(65例)NT-proBNP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别;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62例)和脓毒性休克患者(34例)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结果 死亡患者NT-proBNP和APACHEⅡ评分均大于存活患者[分别为(3763±1030) ng/L比(2944±1417) ng/L,(24 ±6)分比(19±8)分,P<0.01];严重脓毒症患者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小于脓毒性休克患者[分别为(2896±1325) ng/L比(3778±1426) ng/L,(20±6)分比(23±6)分],LVEF大于脓毒性休克患者[(46±10)%比(40±11)%,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同APACHEⅡ评分一样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有预后评估作用,NT-pro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4-2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的增大,患者血尿酸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5,r2=0.8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水平升高,且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来我院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并检测患者的血浆BNP、NYHA分级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实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568.678±157.4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6.832±114.675)pg/mL(P<0.05)。两组患者随着NYHA分级的提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均得到提高,且患者体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1=0.75,r2=0.80),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可以将BNP水平作为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指标之一。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BNP水平升高的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还需要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近年来,血尿酸(UA)、脑钠肽(BNP)在冠心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检测冠心病患者231例和7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血清UA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加以评价,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70名冠心病患者,采用免疫放射测量法(IRMA)对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和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比例之间的相关性,并加以总结。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与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成正比,通过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能够较准确判断患者心功能等级。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测量,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表明患者心功能等级,准确率较高。能够较好的反应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和心功能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入某院进行治疗的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选取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分级和预后情况。方法:采用惠普5500型号的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BNP的指数进行测定。结果:HF组之间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级与Ⅲ级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Ⅱ级、Ⅲ级分别与NYHAⅣ级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水平高的死亡率较高,相反血浆BNP水平低的死亡率较低。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第3天检测NT-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并根据半年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A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B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的NT-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结果 A组pre-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NT-pro 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4.
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的生化指标,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相关,CHF的加重而升高,已经作为诊断左室功能不全的一种特异性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高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脑钠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认为脑钠肽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因子,准确、及时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从而达到准确治疗冠心病、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水平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38例,在常规心肺复苏措施同时检测血清BNP水平,待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的第6h、12h、24h分别再检测血清BNP水平,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GS)方法(复苏后48 h评分),以GCS评分高低分为三组.结果 GCS >5分组于第6 h BNP达到最高峰后逐渐下降,GCS =5分组于第6h时下降但其最大值低于GCS >5分组,而GCS <5组自心肺复苏起BNP持续下降.结论 脑钠肽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存在一定得相关性,脑损伤程度与脑钠肽呈反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9,(29)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22)、心功能Ⅲ级组(n=30)、心功能Ⅳ级组(n=23),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63)与死亡组(n=15),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45.56±24.28)ng/L、(436.65±136.55)ng/L、(2325.63±787.39)ng/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为(537.33±240.36)ng/L、(4025.16±649.36)ng/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越差以及预后越差的患者,血浆BNP水平越高,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 tide,BNP)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BNP主要由心室分泌,是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目前关于BNP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评估以及对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尤其对于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本文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并同时检测血浆BNP水平,以探讨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83例大面积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根据人院后15d内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7例,观察两组入院后第1天、第3天BNP水平的差异,并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年龄、BNP水平与患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存活组BNP水平(611.5±110.0)ng/L,与死亡组的(1056.3±676.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2,P〈0.01);至入院第3天,存活组BNP水平降至(522.4±175.2)ng/L低于入院第1天(t=3.01,P〈0.01),死亡组BNP升高至(1448.4±891.1)ng/L高于入院第1天(t=-2.6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龄、性别、第1天和第3天BNP水平诸因素中,对死亡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第3天BNP水平,P值为0.002。结论绝大多数大面积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成为预测脑心综合症患者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博适(Biosite-Tri-age)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进行测定,并于出院后继续跟踪随访三年,主要随访内容包括心功能的变化及患者再入院时间。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BNP改变值与心衰复发及再入院时间存在相关效应(P<0.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变化水平是临床心力衰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7,(23)
目的本次就综合护理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N末端脑纳肽水平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脑纳肽水平以及IDWG与DW比值并无显著差异;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浆N末端脑纳肽水平以及IDWG与DW比值均低于实验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浆N末端脑肽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