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女,36岁。1987年3月19日诊。患者四月前第2次流产,流产后尿频数且余沥不尽,后发展成每晚寐中遗尿,少则一次,多则3次,经数医用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桑螵蛸散等加减治疗无效。诊时除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又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两条前后承接,互相联系,都是论述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太少两感证治。但前者系“始得之”,其病初起,寒重邪盛,病势较急,正虚不甚,故用附子温少阴之阳以扶正,麻黄散太阳之寒以祛邪,配细辛则既可助附子以温少阴之经而散寒,又可助麻黄以散太阳之邪而解表,是温经解表之峻剂;后者系“得之二三日”,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例的效果分析,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治疗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例。结果:在不同的临床表象下,麻黄附子细辛汤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为太少两感或内伤肾阳不足。  相似文献   

4.
<正> 于某,女,48岁,1992年1月19日诊。患者头痛头晕、颜面虚浮时急时缓已13年之久,1979年秋突然晕倒,在青州某医院诊为高血压,住院治疗1周症状消失而出院。此后每因过度劳累及冬季天冷则头痛头晕、颜面虚浮加剧,伴神倦欲寐,浅寐多梦,头脑木胀。曾在潍坊某医院作肾图、尿化验等多项检查,未见异常。数年来服优降宁、复方降压片等,久服乏效,改服巯甲丙脯酸,因皮肤瘙痒、起疹,故停药。曾服用平肝熄风、滋水涵木、调补气血、重镇潜纳等方药数10剂,收效不显,延医来诊。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感冒、病窦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气管炎等疾病,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于下。感冒李某,男,42岁,农民,1979年12月8日诊。患者三天前感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某医院给犀羚解毒片治疗,病情反而加重。体温38℃,头身痛重,无汗,精神萎  相似文献   

6.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验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212003)吴自力关键词皮肤瘙痒症,麻黄附子细辛汤患者陈某,女,60岁,教师。1992年12月10日求诊。主诉苦于皮肤瘙痒五年余,每年冬季发作,缠绵难愈,虽多方治疗,均诊为“老年皮肤瘙痒症”。无良药可治,本次发...  相似文献   

7.
许××,女,32岁。1988年8月3日诊。双侧膝关节及足关节疼痛,行走不便半年余,曾在某医院以风湿病用较大剂量的强地松、炎痛喜康等药治疗,一度好转,但停药不久感寒再发,又用强地松缓解,以至不能停药。刻诊:双膝及足关节冷痛以膝关节为甚,屈伸不利,微恶风寒,局部皮色正常,类风湿因子阳  相似文献   

8.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验二则株洲洗煤厂职工医院(412000)陶杏云麻黄细辛附子汤系《伤寒论》方,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设,功能助阳温经解表。笔者用本方治疗失音、胸痛诸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择二则报道如下:1失音李某,女,46岁。教师。1992...  相似文献   

9.
尫痹即现代医学所称之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具有慢性、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一般依据症状、体征及血液生化、X线显示骨质改变等不难诊断,但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患者23岁,女性,1992年2月底初诊。4年前患变态反应性鼻炎,曾在其他医院治疗无效。近因咳嗽并见哮喘来本院咨询。患者面色略(白光)白,目诊见太阳经和少阳经处布有血丝,舌淡少苔,有齿痕,脉沉微数,人迎小于寸口,鼻腔检查见鼻甲两侧苍白、水肿和肥厚,鼻内有大量的分泌物,天突处听诊有哮鸣音。根据以上症状诊断为虚寒型变态  相似文献   

11.
12.
秦某某,男,39岁, 农民.1982年11月24日初诊.主诉咽部疼痛一年余,曾在它院就诊,均以"慢性咽炎"之诊断用青、链霉素及土霉索等西药,出示曾服中药处方乃消热泻火、养阴利咽之剂.细询之,伴以畏寒,时时头痛、牙痛及身痛,其痛呈游走性,身痒,轻咳,口干渴少饮,喜饮烫开水,乏力嗜睡,两便正常,舌苔薄白多津,脉缓.证属阳虚外感,寒袭少阴.法当温经散寒、扶阳解表.方遣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5克,熟附子10克,细辛3克.  相似文献   

13.
一、嗜睡 洪某,女,16岁。1992年5月2日诊。患者嗜睡,精神不振,畏寒肢冷2年余。上课及空闲之时皆精力不集中,伏案而睡,无法坚持听课,故来就诊。问其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簿而不成形,望其面色(白光)白,舌淡,边有齿痕,苔簿白润。切其脉沉细而濡。脉证合参,辨为肾阳不足,湿浊中阻,阳不布达之证。治当温阳除湿为法,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处方:麻黄6g、制附子、苍术、厚朴、陈皮各10g、细辛、甘草各3g。连服三剂,上症若消,守原方再服三剂,而收全功,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4.
林某,男性,64岁,福清人,1992年7月23日以畏寒身痛1周求诊。患者发病以前曾长途跋涉后立即用冷水冲浴、且寝处于空调房橺。开始以半夜突发寒战继之高热(39.3℃),头身剧痛,腰酸若折、曾急诊用西药解热止痛,抗菌素等,虽获汗出热势缓减之效,但畏寒更甚,务必加盖棉絮被服尚不感身温,且精神益加疲困、全身乏力、微咳少痰,胸闷似有窒塞感,纳食不馨、二便如常。检查:体温38.1℃、神志萎靡、但清楚,四肢冰冷,咽痛稍红,心肺(-),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舌苔白垢腻,脉沉细无  相似文献   

15.
李×,女,38岁。1989年4月5日诊。咽喉肿痛,曾静脉滴注红霉素、四环素、氢化可的松及内服中西药治疗五天,病状如故。刻诊:咽喉疼痛,肿而淡红,吞咽进食困难,咽干口渴喜热饮,无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而迟。此少阴虚寒咽肿痛。处方:熟附片12克,麻黄、细辛各6克,牛膝15克,肉桂5克,桔梗10克,甘草3克。1剂后肿痛大减。仍宗前方加减:熟附片15克,玄参、麦冬、桔梗各12克,细辛、麻黄  相似文献   

16.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男,10岁,学生。1984年3月20日诊。10天前晨起发现面部、眼胞浮肿,时觉畏寒,小便减少,经某县医院检查:白细胞分类及计数正常;小便:红细胞(+),透明管型((?)),白细胞少许,尿蛋白((?))。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刻下面部及四肢浮肿,小便少、微黄,饮食减少,时咳嗽、吐泡沫痰,口和不渴,苔薄白而润,脉微弦。血压:128/84,诊为“风水”。治法:祛风宣肺、除湿消肿。处  相似文献   

17.
柳育泉  金素娟 《新中医》2003,35(3):66-66
陈某,女,41岁,1997年11月22日初诊。10年前产后因受寒引发前额痛,屡经中西药治疗,迁延小愈。其头痛特点为每遇寒、逢热、劳倦均疼痛,大热天或在太阳底下作业痛剧。痛时饮热开水可减轻,饮食喜热忌寒。时困倦欲睡,平素经水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据证分析,辨为太阳、少阴两感证。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贞元饮力味治之。处方:麻黄、附子各6g,细辛3g,熟地黄20g,当归15g,炙甘草5g,桃仁、蔓荆子、续断各10g。水煎服,每天1剂。服3剂,头痛大  相似文献   

18.
<正>孙西庆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各类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腰以下麻木半年。现症见:腰以下麻木,影响行走,晨起较轻,下午及夜间加重,与天气无关,按揉可缓解;自觉双下肢乏力沉重,右侧更甚;右手除大拇指外4指连及手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伤寒论》乃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笔者数次研读,对于书中少阴病篇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有较深体会。此方配伍严谨,药少而精,功专效速,临证用此方治疗体虚外感——太阳少阴合病发热不退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两则介绍如下。1小儿太少两感发热王某,男,1周岁4个月。2009年9月24日初诊。  相似文献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乃《伤寒论》方。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三味药物组成。原文日:“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证少阴阳虚于里故脉沉,兼有太阳表证故反发热,此方温经解表治“两感”为病,早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然对少阴病之其他杂症则未提及。近代有关仲景学说研究的大量文献,对该方的应用及研究亦少有报道。今就笔者临床应用所得,略举数例,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