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伞式腹壁悬吊装置在动物实验中行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头实验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伞式免气腹技术(伞式组,n=15)和气腹技术(气腹组,n=12)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建立手术空间时间、胆囊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意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伞式组建立手术空间时间、胆囊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气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伞式组有2例出现大网膜钩挂于伞叶上。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术中意外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7)。结论应用伞式腹壁悬吊装置在动物实验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的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只实验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19,应用常规气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前后hs-CRP水平和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常规气腹手术比较,应用伞式单孔免气腹装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伤口位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22):70-71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27例(Ⅰ组)和23例(Ⅱ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方面显著少于Ⅰ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潘志坚 《山东医药》2011,51(46):53-54
目的观察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肌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35例(A组),行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27例(B组)。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P均〉0.05。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与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较低(P均〈0.05)。A组术后无肩胛痛者,B组出现10例(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宜选择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用于治疗大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大肠肿瘤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悬吊式腹腔镜组42例(悬吊组)、CO2气腹腹腔镜组42例(气腹组)和开腹手术组40例(开腹组)。比较各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三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以及切除淋巴结个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悬吊组和气腹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均较开腹组显著减少和缩短(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术、CO2气腹腹腔镜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大肠肿瘤疗效相当,但前两种术式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气腹与腹壁悬吊无气腹结合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进行的17例气腹与腹壁悬吊无气腹结合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Nissen术式15例,Toupet术式2例。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45~220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50 ml,无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 d。随访时间1~24个月,16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明确复发病例。 结论气腹与腹壁悬吊无气腹结合腹腔镜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免气腹与气腹式腹腔镜手术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和方法 作者利用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免气腹装置一机械式腹壁悬吊器[1]完成42例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34例、肝囊肿开窗术3例、疝修补术2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例,其中6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脐下横切口1.5 cm,切开腹壁各层,直视下进腹,置入腹壁提拉器,连结免气腹装置,提拉前腹壁10 cm~15 cm,制造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选取同期完成的气腹式腹腔镜手术45例做对比,包括胆囊切除术44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均采用全麻,其中2例有下腹部手术史.利用CO2气体注入腹腔,压力阀值2 kPa,制造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胆石症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就诊的2180例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335例,手术治疗1845例,治愈1844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发病不相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46例,其中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71例;开腹胆囊切除399例。经统计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胆瘘发生率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患胆石症人群在性别、年龄及饮食关系等方面有地区特点,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解剖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24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5~80 ml,平均20 ml。其中2例各因合并胃癌和胆囊结肠瘘中转开腹手术,2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术后均无腹腔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后-前三角解剖法有助于辨认Calot三角内的解剖结构,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萍  陈丽珍 《山东医药》2011,51(23):83-8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及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351例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87例和开腹组264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经腹腔镜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各有优缺点,但前者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医师应于术前综合评估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孔双视免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DPLC)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127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ODPLC治疗,对照组采用四孔法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6±3.4)min、术中出血量(25.0±5.0)mL、中转开腹率1.67%、术后住院时间(2.4±1.4)d、住院总费用(4 065.0±415.3)元,对照组分别为(42.4±5.7)min、(48.0±26.0)mL、4.58%、(3.5±1.3)d、(6 840.7±562.4)元;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胆管损伤、胆瘘、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与LC比较,ODP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4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3例。在Excel表格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因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开腹组1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66例患者获得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5.6±15.4) min、(65.6±23.6) ml、(7.5±2.3) d、(2.4±1.3) d,显著优于开腹组的【(61.8±16.49) min、(103.9±35.6) ml、(14.3±2.9) d、(3.7±1.5) d,P<0.05】;术后第1、3、5、7 d,腹腔镜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1.3)、(4.4±1.1)、(3.1±0.8)、(1.5±0.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7.5±1.8)、(6.6±1.5)、(3.9±1.1)、(2.8±0.9),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均是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11年1月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O1);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6.2±9.3)ml和(4.1±1.5)d,均显著少于小切口开腹组的(121.4±27.3)ml和(7.5±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小切口开腹组的2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全腹腔镜术式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3-08~2008-12我科561例胆囊疾病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资料.结果 561例中558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9.47%,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4例(0.71%)中,胆管横断伤2例(0.36%),胆漏2例(0.36%).手术时间 (51.36±20.46)min;病人术后住院时间 1~10 d,平均(4.15±1.36)d.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戳口小、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微创优点;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后果相当严重,重视预防和提高手术技能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采用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1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C 28例,ACC 9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围术期死亡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AA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胆囊坏疽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结论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AAC效果与ACC相似,可作为AAC治疗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差异性以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病程不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少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所需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长的胆囊炎病程能够增加腹腔镜胆囊炎手术的难度,影响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肺功能、肝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 d与7 d的肺功能与肝功能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高,对患者肺功能及肝功能的不良影响也更小。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光  佟建秋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45-2347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年龄、合并症、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处理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9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15d(平均6.7d).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地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控制并存疾病,术中细致操作以及适时中转开腹是安全实施胆囊切除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术病例200例,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7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133例。结果LC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C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