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鼻及鼻窦炎常常并发哮喘,其间的关系探讨已久.在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免疫病理等方面三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这种共同性的揭示及进一步探索为三者的共同治疗,改善其预后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变应性鼻炎、鼻及鼻窦炎、哮喘治疗及预后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有别于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其实质为变态反应炎症同时或先后累及鼻腔和鼻窦黏膜。本文对与变应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13、Eotaxin、Rantes和ICAM-1)的近期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及鼻窦炎有别于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其实质为变态反应炎症同时或先后累及鼻腔和鼻窦黏膜。本文对与变应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13、Eotaxin、Rantes和ICAM-1)的近期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一):发病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分别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鼻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结果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存在相关性。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对基本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粘膜Th2免疫反 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变应性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过去三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Th1和Th2免疫反应间的平衡机制受多因素影响。结论发育期的儿童接受适当的环境因素刺激,可能通过激发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调节Th1和Th2免疫平衡状态,有助于拮抗变应原激发的Th2免疫反应,据此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卫生假说。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是针对病因的根本性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包括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前者按治疗方式分类可分为皮下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和其他方式的免疫治疗。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几年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二):药物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针对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其应用历史、相关基础知识、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市场现状等相关资料。方法 重点介绍鼻用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物和抗白三烯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二线药物主要包括抗白三烯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细胞因子调节剂、炎性介质拮抗剂及基因治疗等。鼻用皮质类固醇已有三十余年的应用历史,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 效的药物。抗组胺药物和抗白三烯药物也有各自的药理学特点和临床适用范围。结论 随着对包括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新型药物不断投入临床应用,加上传统药物的更新换代,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而治疗的副作用减少,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桂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4,(2)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已历经一个世纪的历史,经过近百年的大量临床研究,其疗效肯定,但仍有它的局限性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其作用机制、治疗方法、用药途径、疗效和安全性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变应性真菌性鼻 -鼻窦炎是一个近 2 0多年才被认识的一个特征性疾病实体 ,为慢性鼻 -鼻窦炎鼻息肉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但有典型的 CT和 MRI影像学所见 ,术中和病理学证实变应性粘蛋白的存在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整个治疗中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 ,已从根治性手术转变为更“保守但彻底”的手术。手术 +类固醇药物 +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提供本病长期得到控制的最佳方案。在研究本病的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常遇到不少难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系主要由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医患宣传教育构成,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常规方案总疗程长,起效时间慢,不利于长期贯续治疗.冲击免疫治疗(rush immunotherapy,RIT)在疫苗剂量累加阶段可明显减少注射间隔时间,国外报道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常规免疫治疗无异.本文就变应性鼻炎RIT方案进行综述,为建立适合中国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细胞和生物分子。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学者们对其作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Clara细胞10-kDa蛋白(clara cell 10-kDa protein,CC10)属于分泌性珠蛋白家族,是一类非糖基化二聚体小型分泌蛋白,表达于鼻窦、肺、乳腺、前列腺等的上皮细胞,与细胞分泌相关.在人类疾病中,分泌性珠蛋白在免疫调节和抗炎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在鼻-鼻窦疾病的发病过程中,CC10的表达变化和其作用机制可能会帮助我们认识和进一步指导治疗该慢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CC10在鼻-鼻窦疾病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其在呼吸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是由变应原引起的、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黏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以鼻痒、喷嚏、清水样涕和鼻塞为主,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目前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多以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免疫疗法等为主。本文就近年来人们对非甲基化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变应性鼻炎的定义,调查研究方法,对生活的影响及对社会的经济负担,研究现状及流行病学发病规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鉴于第一代H1抗组胺药物有导致嗜睡和抗胆碱能作用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代口服H1抗组胺药虽已成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但具有心脏毒性;目前无中枢镇静作用、无心脏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三代抗组胺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一代抗组胺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鼻腔黏膜分为呼吸区黏膜和嗅区黏膜,嗅区黏膜由嗅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其中嗅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是气体分子与嗅感觉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地方.嗅黏膜具有动态稳定性.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可导致嗅觉障碍发生,其中慢性鼻-鼻窦炎是引起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早控制黏膜炎症反应可有效改善嗅觉障碍的预后.本文围绕鼻腔炎症疾病相关嗅觉障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复制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基础和手段,回顾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为变应性鼻炎的更深入研究提出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STAT是一种新型的,能与靶基因调控区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家族.活化后STAT6在Th2分化中起关键作用,而且是Th2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可促进Th2细胞增殖和产生IL-4、IL-13等Th2细胞因子,使Th1/Th2比例失衡,调节Th2优势应答,从而导致局部IL-4等Th2细胞因子的高表达,促进B细胞分化和IgE的类型转换,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炎症反应,是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就STAT6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嗜碱粒细胞在IgE介导的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嗜碱粒细胞中IgE信赖性信号传导和调控因子的作用,嗜碱粒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及在变态反应受累组织中的汇集,嗜碱粒细胞对天然免疫的识别等方面,阐述关于人嗜碱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地位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辅助性T17细胞(helper T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CD4+T细胞的新亚群,在分化发育、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受到Th1型、Th2型效应细胞以及自身分泌产生细胞因子的调节,参与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h17和Treg细胞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