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VBI,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索林晓 《西部中医药》2007,20(10):33-3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导致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半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笔者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VBI 7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项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导致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临床以眩晕、头痛、颈部不适、恶心、呕吐、耳鸣最多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电项针治疗VBI患者40例,并与舒血宁注射液静点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椎刺络拔罐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洒玉萍 《河北中医》2007,29(1):46-4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导致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半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2004-2006年,笔者采用皮肤针叩刺大椎穴后拔罐为主,结合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VBI 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为临床常见病,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的血流,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多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椎动脉受压、血液粘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从而引起其供血区域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1~  相似文献   

9.
白铁成 《中医杂志》2011,(Z1):164-16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后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缺血性症状。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  相似文献   

10.
蒋花  赵霞 《中医研究》2010,23(10):75-76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历时短暂的、反复发作的脑相应供血区供血障碍,常引起短暂的神经功能缺失,它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供血区各组织的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多突然发病,每次发作多持续数分钟,不超过24小时,后遗不适可持续数天。本文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口服佛手定眩合剂前后,观察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为佛手定眩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椎动脉管受压,血管痉挛而致脑干、小脑缺血。本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易致急性脑血管病变。本文就近年来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的、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如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供血不足,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也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偏瘫、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们近年采用杏丁注射液加静脉给氧治疗该病36例,并与单纯杏丁注射液治疗者36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剧仲华 《中医药研究》2009,(12):1423-142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多因头位改变诱发,以急性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2006年以来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眩晕发作,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和BAE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VBI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 w后检查多普勒(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观察针刺对VBI患者血流速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治疗前VBI患者双侧推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CD异常率为75.0%;BAEP异常率为70.0%,以脑干型异常为主.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均有改善,TCD异常率为47.5%;治疗后BAEP异常率为45.0%,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常规组相比,针刺组Ⅴ波峰潜伏期、Ⅲ-Ⅴ和Ⅰ-Ⅴ峰间潜伏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VBI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c attack,TIA)根据受累血管分布不同,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椎基底动脉系统即后循环(posterior circulation,PI)系统,由椎动脉、颅外段、颅内段、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脊髓供血。后循环TIA是椎-基底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伴随视觉障碍、平衡障碍、共济失调、肢体麻木、眼球运动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使用葛根素注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58例VBI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葛根素注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增快,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徨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是脑血液供应的重要来源,基底动脉是由左右椎动脉在脑桥下缘合并而成,供应大脑后部、小脑和脑干。如发生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现将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6例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由于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速度缓慢,脑干前庭系统、小脑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