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双氰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癌LNCaP增殖、雄激素受体AR的激活和转录活性及相关激酶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转染、Western blot、CCK-8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及双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等研究灵芝孢子油对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作用。结果:CCK-8检测显示灵芝孢子油明显降低DHT刺激的LNCaP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灵芝孢子油降低了DHT诱导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AR和蛋白激酶D的磷酸化活性,而对其本底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进一步表明灵芝孢子油明显抑制DHT诱导的LNCaP细胞中AR的转录激活活性。结论:灵芝孢子油可能通过抑制AR的激活及其转录活性而抑制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韩毅力  罗勇  贺大林  祝广峰  程鹤鹏 《医学争鸣》2007,28(23):2119-212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激素依赖特性转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四种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4,C4-2及C4-2B)的AR蛋白表达差异和转录活性差异状况,并初步分析其在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特性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AR在雄激素依赖的低转移性细胞株LNCaP中的蛋白表达量和转录活性最低,同时AR在雄激素非依赖的高转移性细胞株C4,C4-2及C4-2B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转录活性却逐渐增高.结论:AR在雄激素依赖特性和转移潜能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株之间确实存在着有意义的差异表达,而这种表达差异可能在影响前列腺癌激素依赖特性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雄激素及其受体对maspin启动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雄激素及其受体对maspin基因启动子的作用。方法:构建含maspin基因5侧启动子区846(-759, 87)bpDNA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mP,然后与雄激素受体表达载体(hAR)共转染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用或不用雄激素处理细胞,48h后应用双荧光素酶测定系统,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hAR可抑制maspin启动子的表达活性,其抑制作用是雄激素配体非依赖性的。结论:maspin启动子区可能含有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的负性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变化的角度,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的可能机理。方法:体外培养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株在生理盐水和二氢睾酮(DHT)作用下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细胞株均有AR表达,两种条件下A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LNCaP细胞生理盐水处理组85.99±4.97,DHT处理组93.74±3.63;PC-3细胞生理盐水处理组8.52±1.57,DHT处理组9.52±1.75,两种条件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条件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DHT作用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作用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P<0.05);DHT作用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作用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过表达AR,并且二氢睾酮能促进其表达AR;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AR表达较少,二氢睾酮对其AR表达无明显作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可能与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jun和雄激素受体(AR)在多西他赛处理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及其非雄激素依赖亚型LNCaP-bic细胞中的
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处理雄激素依赖型LNCaP前列腺癌细胞及其亚型雄激素非依赖型LNCaP-bic细胞,采用荧光
素酶分析检测AR及AP-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沉淀方法分析C-jun以及AR的蛋白表达和相互作用。结果
经多西他赛处理后,LNCaP-bic以及其父代LNCaP细胞AR和C-jun在基因表达水平均得到增强。Western blotting提示
LNCaP-bic细胞中C-jun的磷酸化水平高于LNCaP细胞,同时其PSA蛋白表达也更强。免疫沉淀结果提示多西他赛使
LNCaP-bic细胞株中的AR和C-jun有更高的相关作用。结论多西他赛可以激活AR非配体依赖的转录功能,AR和C-jun之间
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多西他赛对前列腺癌的化疗结果。
  相似文献   

6.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ceptor ,AR)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雄激素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细胞LNCaP、LNCaPas AR(基因组DNA中整合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LNCaP细胞 )和LNCaPNeo(基因组DNA中整合了空逆转录病毒载体的LNCaP细胞 ) ,用台盘蓝染色细胞计数法及3 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试验观察体外细胞增殖状况。结果 在 1nmol/L合成雄激素R1881、10nmol/L 17β 雌二醇和 1nmol/L孕酮浓度下 ,与LNCaPNeo和LNCaP相比 ,LNCaPas AR生长显著受抑制 (P <0 0 5 ) ,LNCaPNeo与LNCaP细胞增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3 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试验表明LNCaPas AR的DNA合成明显抑制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LNCaPNeoDNA合成抑制率 (P <0 0 1) ,显微镜下观察见LNCaP和LNCaPNeo生长状态良好 ,而LNCaPas AR细胞稀疏且有较多细胞死亡。结论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可以改变LNCaP细胞的雄激素非依赖性特征 ,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对激素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测雄激素受体(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导入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R检测AR目的片段在重组LNCaP细胞基因组中的存在,RT-PCR检测AR反义RNA表达和AR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R在LNCaP^as-AR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AR目的片段,表明AR目的片段整合到了细胞基因组。RT-PCR证实LNCaP^as-AR有AR反义RNA表达,且其AR mRNA水平较LNCaP和空载体转染的LNCaP^Neo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证实LNCaP^as-AR细胞AR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AR反义RNA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AR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E6相关蛋白(E6-AP)对雄激素受体(AR)和丝苏氨酸激酶(Akt)表达的调节作用,阐明E6-AP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双稳定表达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E6-AP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E6-AP过表达对细胞中AR和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E6-AP与AR在细胞中的定位关系。结果:与E6-AP低表达的LNCaP细胞比较,E6-AP过表达的LNCaP细胞中AR蛋白和磷酸化的AR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Akt蛋白和磷酸化的Akt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E6-AP和AR在细胞中定位情况相似。结论:E6-AP过表达可下调AR蛋白和磷酸化AR蛋白的表达,并上调Akt蛋白及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且E6-AP与AR在细胞中定位基本一致,E6-AP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LNCaP细胞建立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研究染料木黄酮(GEN)对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无激素的血清环境下长时间培养LNCaP细胞,获得稳定生长的雄激素非依赖性 LN-CaP前列腺癌细胞,并鉴定细胞.以不同浓度的 GEN(0、6. 25、12. 5、25、50、100、200 μmol/L)分别作用于雄激素依赖性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24、48、72 h ,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53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雄激素非依赖LNCa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 GEN对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Western blot显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内PCNA、Cyclin D1随着GEN浓度的增加逐渐下调,P53随着GEN浓度的增加逐渐上调(P<0. 05). GEN抑制了PI3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 GEN可以在体外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对免疫球蛋白lgG表达的影响,及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 (1)Western blot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AR、IgG蛋白的表达;(2)AR基因(pCDNA3.1+)转染PC-3构建AR过表达的PC-3-AR细胞,沉默LNCap中AR基因表达构建LNCap-siAR细胞;Westernblot检测AR及IgG表达量;Q-PCR检测细胞株中IgG mRNA表达量;四氮甲基唑氮、细胞划痕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 LNCap细胞与PC-3细胞相比较,AR高表达,IgG低表达(P<0.05).PC-3-AR细胞lgG降低表达(P<0.0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减弱;LNCap-siAR细胞IgG增高表达(P<0.0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AR调控IgG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并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matrine on the expression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and androgen receptor (AR)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LNCaP in vitro, LNCaP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matrin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5, 1.0, 1.5, 2.0 g/L) for 12-36 h. The growth activities of cancer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colorimetric assay. The AR level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expression of PSA was detected by using AXSYM system-chemical luciferase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trine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androge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LNCaP in vitro in a time-and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It could obvious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AR (P〈0.01)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SA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in LNCaP cel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matrine could significantly suppress the growth of LNCaP cells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SA and AR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前列腺细胞系(RWPE-1、LNCaP、PC-3、DU145)中PAX5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分析4株前列腺细胞的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药物处理后,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PAX5基因mRNA表达; Real time MSP法检测64例前列腺癌患者、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4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相比,PAX5 mRNA在3株前列腺癌细胞中均表达下调;LNCaP、PC-3、DU145前列腺癌细胞均可检测到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不存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恢复PAX5基因mRNA表达;Real time MSP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Gleason评分和TNM分期有关;ROC结果显示PAX5基因的诊断价值优于PSA。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启动子甲基化是前列腺癌细胞中PAX5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血清PAX5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潜在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新的潜在的雄激素受体协同抑制因子CMTM1-v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MTM1-v17(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family 1-variant 17)在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来源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索CMTM1-v17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分析CMTM1-v17在正常人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来源细胞系中的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CMTM1-v17对AR转录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CMTM-v17在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癌来源的LNCaP,Du145和PC3细胞均有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结果提示在二氢睾酮(5α-dihydrotestosterone,DHT)存在的情况下,将空载体对照组的荧光强度设为100,超表达1 μg CMTM1-v17后的相对荧光强度仅为70.8,而超表达2 μg CMTM1-v17后的相对荧光强度下降到34.7.当细胞用DHT刺激、同时用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后,则超表达1 μg CMTM1-v17后的相对荧光强度和超表达2 μg CMTM1-v17后的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从70.8和34.7上升至90.9和86.4.结论:CMTM1-v17在正常前列腺中和前列腺癌来源的细胞系中都有较高丰度的表达,它可能是潜在的AR协同抑制因子,并通过募集HDAC发挥其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相关雄激素受体突变体的促细胞增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相关雄激素受体突变体(mtAR)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三种腺病毒表达载体:野生型雄激素受体(Ad-wtAR);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前列腺癌(CaP)相关的mtAR(Ad-mtAR,T877A);以及作为对照的腺病毒载体,我们评价并比较了野生型AR及mtAR的促细胞生长效应。结果相对于被野生型或者对照的腺病毒转染的LNCaP、PC3细胞,转染mtAR的LNCaP、PC3细胞无论有无合成的雄激素(R1881)存在的情况下均显示出更强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且,用腺病毒载体转染T877A的LNCaP和PC3细胞显示了对R1881更强的反应性。结论这些发现提出了崭新的关于mtAR在CaP细胞中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见解,并且表明mtAR(T877A)可能为前列腺癌病程的进展提供了选择性的细胞生长的便利。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survivin启动子片段,并检测其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PCR方法扩增survivin基因启动子S1pro和S2pro,克隆入pGL3-Basic,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GL3-S1pro和pGL3-S2pro,脂质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和Changliver肝细胞,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具有较强活性,其中S2pro活性明显高于S1pro,达到CMV启动子活性的三分之一。结论survivin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启动活性,有可能成为新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16.
17.
榄香烯乳对胃癌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及其启动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表达及其启动子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榄香烯乳的抗癌机制。方法:以榄香烯乳处理胃癌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癌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h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中,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乳,孵育48h后,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榄香烯乳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下调。榄香烯乳处理组萤虫素酶活性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榄香烯乳可能通过下调hTERT启动子活性,抑制hTERT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