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前牙开(牙合)患者与正常覆(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前牙开(牙合)患者54例(前牙(牙合)开组)和正常覆(牙合)患者54例(正常覆(牙合)组),对其拍摄的颌面部CBCT图像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颞下颌关节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使用Ka-melchuk法测量颞下颌关节上、后、前间隙,根据髁突骨质情况将髁突形态分为正常型与异常型2类,对前牙开(牙合)组和正常覆(牙合)组进行关节间隙及髁突形态的统计学分析。将前牙开(牙合)组根据开(牙合)的程度分为3个亚组:(1)Ⅰ°开(牙合)组(开(牙合)距离<3 mm);(2)Ⅱ°开(牙合)组(3 mm≤开(牙合)距离≤5 mm);(3)Ⅲ°开(牙合)组(开(牙合)距离>5 mm),比较3个亚组间关节间隙的差异。结果前牙(牙合)开组与正常覆(牙合)组相比,颞下颌关节前、上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后间隙显著增宽(P<0.01);前牙开(牙合)组髁突骨质异常占52.8%,正常覆(牙合)组骨质异常占21.3%,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Ⅰ°和Ⅱ°前牙开(牙合)患者相比,Ⅲ°前牙开(牙合)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更靠前(P<0.05)。结论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更加靠前、髁突骨质异常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内倾型深覆(牙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按Agle错(牙合)分类法为Ⅱ类2分类错(牙合),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为Ⅳ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的内倾型深覆(牙合)可见下切牙咬伤上切牙腭侧牙龈,上切牙咬伤下切牙唇侧牙龈。由于上前牙牙轴的舌向倾斜,上、下前牙呈闭锁(牙合)关系,使下颌处于远中位置,上、下牙弓为远中关系,下颌前伸运动受到明显障碍,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的疾患。由于前牙的深覆(牙合),使颌间距离降低,而致呈现面下1/3过短。因而内倾型深覆(牙合)对牙、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内倾型深覆(牙合)的牙、颌、面机制及临床矫治,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单侧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与夜磨牙患者的咬合关系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就诊的169例TMD单侧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TMD组)和189例夜磨牙患者(夜磨牙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治疗前牙颌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其错(牙合)畸形分类、上下牙列中线位置、前牙覆(牙合)和覆盖情况、个别牙错(牙合)、个别牙错位、缺牙(第三磨牙除外)、第三磨牙萌出及口腔修复情况。结果 (1)2组患者错(牙合)畸形分类、上下牙列中线位置、前牙覆(牙合)覆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TMD组患者反发生率(28.4%)明显高于夜磨牙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14);而2组患者锁(牙合)、对刃及开(牙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TMD组上颌侧切牙伴其他牙位唇倾的占比(22.6%)明显高于夜磨牙组(4.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对下颌语音运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用联机的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前牙深覆牙合覆盖组、前牙反牙合组、前牙开牙合组、对刃牙合组四种错牙合畸形组及对照组发音时的下颌三维运动与相应语音进行监测,并对下颌运动各边缘位点最上点(S点)、最下点(Ⅰ点)、最前点(A点)、最后点(P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发音运动各边缘位点相比,错牙合畸形组有各自的移动趋势前牙深覆牙合覆盖组偏向下(S点、Ⅰ点,P<0.01),前牙反牙合组偏向下(S点、Ⅰ点,P<0.01)、偏向后(A点、P点,P<0.01),前牙开牙合组偏向前(A点,0.01<P<0.05),对刃牙合且偏向上(Ⅰ点,P<0.01)、偏向后(A点,P<0.01).结论前牙错牙合畸形与下颌语音运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角Ⅱ类开患者(开(牙合)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牙合)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牙合)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开(牙合)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牙合)组(4.53°±2.30°)(P<0.01),而开(牙合)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牙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8例,均采用上颌扩弓技术矫治单侧上颌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不同程度地直立后牙,调整后牙在三维方向的位置,并解除前牙的反(牙合),调整下颌中线。结果 8例Ⅲ类错耠伴下颌偏斜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轻度及中度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通过上颌的扩弓及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地矫正磨牙关系及下颌偏斜。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一种由关节结构、咬合、肌功能异常及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口颌面部疾病。闭锁型深覆[牙合]、个别前牙与后牙反[牙合]、后牙锁[牙合]、一侧后牙反[牙合]、下颌偏斜、磨牙伸长、磨牙倾斜等是诱发TMD的高危险[牙合]因素。从整体分析,正畸治疗与TMD并无密切相关性,但部分病例TMD的发生仍可能与正畸治疗不当有关。良好的牙齿排列、正常的前牙覆[牙合]与覆盖关系及后牙尖窝对应关系、牙位与肌位一致、下颌前伸与侧[牙合]平衡是有效预防与缓解TMD的可靠保证。本文对错[牙合]畸形及正畸治疗与TMD的相关性研究文章进行系统回顾,结合正畸临床实际,分析错[牙合]畸形与TMD的内在联系,以及正畸治疗中TMD的风险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错颌畸形拔牙矫治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已完成的 2 3例下颌切牙缺失错牙合畸形病例矫治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例矫治后对缺失下切牙修复 ,11例进行拔牙矫治 ,2例直接进行矫治。矫治后牙弓后段上下牙列咬合关系良好 ,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结论 :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错牙合畸形矫治中 ,决定拔牙的重要因素依次为面型 ,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 ,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此类错牙合病例Bolten指数不调 ,在拔牙矫治中应将上述前两个因素作为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中与前牙覆牙合相关的多种因素。方法 :恒牙期错牙合 14 4例 ,其中 ,I类骨骼型 74例 ,II类 70例。在自然头位下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覆牙合值为因变量 ,分析前牙覆牙合与其他头影测量参数的相关关系 ,并建立以覆牙合值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 :I类骨骼型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前牙覆盖、后面高及上切牙高度值越大 ,或下面高及下磨牙高度距离值越小 ,前牙覆牙合越深 ;在II类骨骼型组 ,前牙覆盖、上下切牙角及下切牙倾斜度值越大 ,或下颌角及上磨牙高度值越小 ,前牙覆牙合越深。 2个方程分别能解释 75 .8%和 62 .3 %的前牙覆牙合值的变化。其中 ,前牙覆盖值对前牙覆牙合最具影响。结论 :与前牙覆牙合相关的X头影测量参数包括牙性的和骨性的 ,这些参数相互补偿 ,其中 ,前牙覆盖值对维持正常且稳定的前牙覆牙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正畸病人错(牙合)情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错[牙合]主要类别(安氏错[牙合]及覆[牙合]覆盖关系)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组与正畸病人组间有无明显差别。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症状为主诉的369例(TMD组),要求正畸治疗的933例(MAL组),对两组人群同年龄、同性别配对,取研究模观察。结果:①两组比较安氏错[牙合]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②TMD组深覆[牙合]病例明显高于正畸治疗组,而前牙对刃[牙合]、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的比例均明显低于错[牙合]组(P〈0.05)。结论:深覆[牙合]与TMD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1988年9月到1990年3月对26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了系统X线研究与错合畸形、牙磨耗调查。发现牙磨耗与颞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内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未发现前牙深覆、深覆盖、开 及反 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正常成年人天然前牙形态及覆He,覆盖的程度,为口腔修复恢复前牙牙冠,牙列的正常形态和我国人工牙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使制做的义齿能达到自然美观,本文对504例成年人上下颌前牙牙 形态及覆He,覆盖用游标卡尺进行了直接测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错颌畸形拔牙矫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已完成的23例下颌切牙缺失错牙合畸形病例矫治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矫治后对缺失下切牙修复,11例进行拔牙矫治,2例直接进行矫治.矫治后牙弓后段上下牙列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结论: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错牙合畸形矫治中,决定拔牙的重要因素依次为面型,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此类错牙合病例Bolten指数不调,在拔牙矫治中应将上述前两个因素作为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4.
前牙形态及覆合覆盖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正常成年人天然前牙形态及覆、覆盖的程度,为口腔修复临床恢复前牙牙冠、牙列的正常形态和我国人工牙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任制做的义齿能达到自然美观,本文对504例成年人上下颌前牙牙冠的形态及覆、覆盖用游标卡尺进行了直接测量研究。上颌前牙总宽度平均为46.76mm,下颌前牙总宽度平均为38.60mm。根据上领中切牙牙冠指数值书上领中切牙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中齿型为最多,上颌中切牙唇面形态与人的面型相协调。覆男性平均为4.02mm,女性平均为;3.30mm,覆盖男性平均为4.11mm,女性平均为3.06mm。前牙牙冠形态及覆、覆盖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左右同名牙无明显差异。本文活体直接测量结果较离体牙及在模型上牙冠形态测量更具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2× 4”矫治技术以其特有的悬梁结构产生的独特的力学特征 ,为替牙期的错牙合畸形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利用“2× 4”矫治技术对几种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 本组 2 1例病例中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7~10 .5岁 ,平均年龄 9.2岁 ,均处于替牙期。其中 :⑴前牙反牙合8例 ,反覆牙合覆盖不超过 2mm ,下颌可以退至对刃关系 ;⑵上中切牙间多生牙至前牙拥挤、异常覆牙合覆盖 5例 ;⑶前牙拥挤、侧切牙舌侧错位导致下颌后缩 4例 ;⑷内倾性深覆牙合导致下颌后缩 4例。2 方法(1)取模 ,拍全颌曲面断层片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摇椅弓配合种植钉技术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效果,探讨该技术矫治开(牙合)的机制和临床要点.方法 选择18例青少年前牙开(牙合)患者,应用摇椅弓配合后牙区种植钉及前牙段垂直牵引进行矫治,分析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变化.结果 矫治后上下磨牙直立并略压低,上、下颌切牙伸长且上切牙内收,(牙合)平面平整,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唇略内收.结论 摇椅弓配合种植钉技术能有效矫治青少年牙性前牙开(牙合),该技术矫治机理与MEAW技术相似,对轻度拥挤病例可以推磨牙向后并内收前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烤瓷固定修复治疗成人前牙深覆耠深覆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成人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整平下颌牙弓,解除深覆[牙合],为上前牙内收获得有效间隙后,行上前牙的改向烤瓷固定修复。结果:治疗后上前牙平均内收5.0mm,下颌spee氏曲线降低1.5mm-2.0mm,患者的面部侧貌得到改善,牙列形态与咬合恢复满意,咀嚼功能良好,随访6~20个月无复发。结论:对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的成人患者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修复进行治疗,既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美观,又可使下颌牙的牙体组织得以保存,达到更好的口腔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牙合),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牙合)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1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牙合)、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牙合)病例前牙覆(牙合)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例覆(牙合)覆盖平均减小3.62 mm和4.5 mm;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 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牙合)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疆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812名在读医学生使用Helkimo指数进行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情况调查。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率占39.50%。咬合关系中前牙深覆牙合及反牙合,不良习惯中的偏侧咀嚼,夜磨牙为主要危险因素,增加TMD患病的风险。结论 错牙合畸形与牙合应力疲劳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正畸矫正后牙锁[牙合]的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9例后牙段锁患者,健侧采用解剖式[牙合]垫,配合患侧的交互牵引,矫正锁[牙合],达到治疗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目的。结果9例患者经过平均30个月的治疗,锁[牙合]均得以矫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良好。9例患者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消失或缓解,开口度明显改善,7例患者关节弹响消失,1例弹响减弱,1例未见好转。结论通过对锁[牙合]的矫治,改善咬合关系,可治疗因锁[牙合]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