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微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5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3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24例,3例发生术后胆漏,1例发生腹腔残余感染。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的情况下,Ⅰ期缝合术较T管引流术更能体现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行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6例患者,随机抽取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行一期缝合胆总管作为观察组,与44例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作为对照组。两组术中均行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结果:两组在腹腔引流管引流留置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出血量、胆瘘及残石率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进食时间、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是一种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跟传统开腹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胆道手术时一期缝合总胆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笔者对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施行残余胆囊管及其汇入部切开2~3mm,然后经此切开处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探查完成后,不放置T管,一期缝合总胆管,常规放置腹腔引流。56例中发现肝外胆管结石48例,术中结石取净率为100%;阴性探查8例。胆道镜检查或取石时间为(5~25)min,平均14min,术后1例发生胆瘘。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为7d。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20个月。经B超和MRCP证实,未发现有肝外胆管狭窄、黄疸或结石复发。提示胆道术中联合胆道镜检查治疗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n=50)与开腹手术组(n=50)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率、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胆瘘、结石残余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且只道镜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1例),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疗效好、安全。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关键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7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80~16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术后发生胆汁漏2例,残余结石4例。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的临床应用及优越性。方法腹腔镜下先行LC,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浆膜,用电刀、胆总管切开刀或微手术剪切开胆总管,经剑突下10 mm套管针孔放入电子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碎石、冲洗胆管,视胆总管通畅及炎症情况一期缝合或放置T形管。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时间85~180 min,无中转开腹;7例患者行一期缝合胆总管,5例放置T管;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均获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患者8 d;置T管患者14 d,4~6周拔除T管。随防3个月,效果良好,无不适。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能一期缝合者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2月1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 全部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107例,余71例放置T管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胆道镜检查取石时间平均31 min(6~92 min),162例肝外胆管结石均于术中成功取净,术后1个月经B超检查内置管组107例中104例已排出,3例经胃镜取出,107例胆道内置引流管者随访3~51个月,平均27.8月,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1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检查发现胆管残余结石5例,均为术中已知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1~3次取出.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熟练技巧应用纤维胆道镜,能可靠彻底地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疏通主要肝管,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EMS 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EMS 第3 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方法:对32 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EMS 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1 例手术获成功,1 例因肝外胆道炎症粘连, 局部解剖不清中转开腹; 平均手术时间为 (115.0±20.5)min;术后并发胆瘘1 例,腹腔感染1 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7 例胆道残 余结石患者经1~2 次胆道镜+EMS 取净;平均住院时间为(9.5±2.1)d;经6~24 个月随访,均 情况良好。 结论: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EMS 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年间治疗的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C+胆总管探查(LCBDE)治疗,对照组采用LC+内镜下括约肌切开胆管内结石(E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22%,与对照组(9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残余结石率为2.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及8.33%,均P0.01)。结论 LC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不仅手术成功率与LC+EST相当,而且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残余结石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LCBDE的1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75例,放置T管引流67例,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患者间,术前指标除性别有所差异外(P=0.028),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结石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一期缝合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放置T管患者(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主要并发症均为胆瘘,其中一期缝合者发生7例(9.3%),T管引流者发生8例(11.9%);比较胆瘘患者与无胆瘘患者间相关因素,未发现术后胆瘘相关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LCBDE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其效果与放置T管引流相似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胆瘘的相关风险因素还有赖于大样本的数据资料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TCBDE)与经胆总管探查(LCBDE)+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104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LTCBDE(LTCBDE组)与54例行LCBDE+胆道一期缝合术(LCBDE+一期缝合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LCBDE+一期缝合组比较,LTCBDE组手术时间(91.7 min vs.110.9 min)、术中出血量(15.5 mL vs.17.4 mL)、术后引流量(28.4 mL vs.44.6 mL)、带管时间(7.8 d vs.9.7 d)、住院时间(8.8d vs.10.6d)均明显减少(均P0.05);LTCBDE组术后胆汁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LCBDE+一期缝合组(2.0%vs.13.0%,P=0.036),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的,且较LCBDE+胆道一期缝合术更符合微创的目的,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均满足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125例,LCBDE 113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结石复发14例(11.2%),乳头狭窄9例(7.2%),胆管炎13例(10.4%);LCBDE组结石复发4例(3.5%),胆管炎2例(1.8%),无乳头狭窄。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优于EST,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年余78例采用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全组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4周回院行T管造影和拔除T管。77例无术后并发症,仅1例发生小切口感染。拔管后无并发症,均获痊愈。结论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在直视下切开缝合胆总管、放置T管,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良好,尤其适于不能长时间耐受气腹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LCBDE治疗的58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及同期58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x 2=3.921,6.940,1.332,1.270,0.342,均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胆管炎、胆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2=0.438,0.537,0.342,1.036,0.342,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结石残余、胆管狭窄及死亡病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行LCBDE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在LCBDE过程中,由于术中缺少窦道支撑,经典的胆道镜下网篮取石相对较为困难,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反复的胆道镜取石也容易造成胆道镜损坏或胆管壁损伤。为了更好地提高取石效率,降低手术难度,笔者对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改良,即LCBDE术中采用自制腹腔镜胆道冲洗器配合胆道镜取石。本研究总结两个中心应用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21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省浦城县医院收治的313例LCBDE术中应用自制腹腔镜胆道冲洗器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 313例患者中,男132例,女181例;平均年龄(56.3±13.2)岁;173例患者为胆总管单发结石,140例患者为胆总管多发结石(结石最多者为10枚);中位结石直径为0.5(0.2~3.1) cm,中位胆总管直径为1.2(0.6~3.3)cm。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281例(89.8%)患者使用自制腹腔镜胆道冲洗器取净结石,32例(10.2%)患者术中联合网篮取石。307例(98.1%)患者一期取净结石,6例(1.9%)患者残留结石;157例(50.2%)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56例(49.8%)术后留置T管引流。平均手术时间(109.3±29.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2.5±8.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6±3.2)d。术后12例出现胆汁漏,12例出现腹腔感染,9例出现肺部感染,7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术后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6例无法一期取净结石患者均于术后1.5个月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胆管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LCBDE术中应用自制腹腔镜胆道冲洗器安全可靠,取石效率高,故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6月52例行LCBDE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中成功完成LCBDE 48例(92.3%),其余4例均因腹腔粘连致密而中转开腹手术。48例患者术中放置T管1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手术时间(102.6±19.5)min,术中出血量(38.6±12.7)m L,术后住院时间(4.2±2.5)d;术后发生轻微胆汁漏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网篮取石治愈。结论:L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成功率高,且微创、恢复快,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并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25例应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行LCBDE一期缝合并内引流术(自制内引流管组),38例行LCBDE并常规T形管引流术(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自制内引流管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制内引流管组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均P0.05),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引流管术后随粪便排出的时间为(11.2±2.6)d,1例(4.0%)未能顺利排管,后于胃镜下取出。结论:LCBDE一期缝合自制引流管内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有传统术式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已被报道在择期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在急诊手术中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因此,本研究探讨急诊LT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LTCBDE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三病区收治的65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并一期缝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术前行PTCD治疗,术后保留PTCD管引流(PTCD组),32例未行PTCD治疗(非PTC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与非PTCD组比较,PTCD组手平均术时间(119.5 min vs.136.6 min)、术中出血量(44.70 mL vs.62.81 mL)、术后排气时间(9.52 h vs.11.13 h)、住院时间(11.85 d vs.13.53 d)、住院费用(1.28万元vs.1.44万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术后直接胆红素术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手术前后直接胆红素术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D组与非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0%vs.15.6%,P=0.087)。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时,术前经超声检查胆总管直径≥1.0 cm,即使没有严重肝功能损伤,亦可置入PTCD,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