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尺、桡骨髓内钉系截面为圆形的实心直金属棒,其直径可分为3.5 min、4.0 mm、4.5 mm和5mm等规格,锁孔直径为2.7 mm;配有扩髓器和瞄准器.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20~72岁,平均40.2岁.单纯尺骨骨折6例,单纯桡骨骨折6例,孟氏骨折5例,盖氏骨折1例,尺、桡骨双骨折10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3例.结果 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3年.根据Hertel前臂骨折愈合分类,28例骨折愈合(包括3例骨不连患者),愈合时间10~17周,平均14.2周;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根据Anderson等前臂骨折功能评价标准:26例为优,2例为满意,2例为不满意;1例为失败(术后6个月桡骨骨不连,予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骨折愈合).尺、桡骨交叉愈合1例,桡神经浅、深支损伤各1例,无髓内钉松动、断裂及切口感染.27例取出内固定,未发生再骨折;4例因患者原因内固定未取出.结论 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可用于治疗单纯尺骨或桡骨十骨折、尺、桡骨双骨折、骨不连等前臂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再骨折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2006年10月,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17例,取得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1~56岁。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4例。新鲜骨折15例,其中取出内固定钢板后再骨折3例;陈旧性骨折不愈合2例。尺骨骨折4例,桡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10例。其中尺桡骨多段骨折12例,短斜型骨折5例。  相似文献   

3.
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术后再骨折近年来时有报道.笔者从1999年4月~2007年6月,对57例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行内固定取出术,5例发生术中或术后再骨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尺桡骨骨不连 ,临床采用手术切除假关节植骨内固定 ,但植骨时不稳定往往会给术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我们自 1 999年以来用“ ”型髂骨块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桡骨骨折骨不连 ,或尺桡骨同时骨折骨不连 50例 ,随访 1年以上 ,取得了良好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共收治尺桡骨骨折并骨不连 50例 ,其中尺桡骨骨折桡骨骨不连 1 5例 ,尺骨骨不连3例 ,单纯尺骨骨不连 8例 ,单纯桡骨骨不连 1 4例。男性 2 0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7~ 55岁 ;移植骨为髂骨 ,骨块均修整为“十”型 ,钢板内固定。二、手术方法 (以尺骨骨不连为例 )(一 )首先显露尺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为38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9例;桡骨双段骨折2例,10例为尺桡骨单骨折。初次手术内固定选择: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5例;桡骨应用钢板,尺骨克氏针内固定4例;尺桡骨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者3例。骨折不愈合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采用7~9孔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12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尺骨骨折不愈合11例,其中5例钢板内固定者4例断裂,1例松动,7例克氏针固定者6例不愈合;桡骨骨折不愈合1例为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随访3~12个月之内。二次内固定治疗后无内植物折断、失效等病例发生。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个月。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骨折端缺损较多、过早的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及近尺桡关节和远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中承受不同的扭转力,以及尺骨内固定材料抗扭转力不够也是导致尺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前臂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1985年3月~1994年10月共收住尺桡骨骨干骨折并手术治疗186例,资料完整并有随访者118例,现就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提出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18例中男82例,女36例;年龄11~78岁。尺桡骨双骨折67例,单桡骨骨折19例,单尺骨骨折13例,孟氏骨折13例,盖氏骨折6例。骨折骨条总数189条,尺骨94条,桡骨95条。开放性骨折72例。根据Gustilo分类法〔1〕,型4例,型13例,型55例。骨折采用:(1)钢板固定:尺骨52例,桡骨50例;(2)钢针固定:尺骨38例,桡骨29例;(3)外固定支架:尺骨4例,桡骨16例。同时一期植骨10例。2.术后并发症:本组…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7年共行内固定术 5 5 7例发生内固定去除后再骨折 2 3例 ,现将有完整资料的 1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分两个年龄段 10~ 17岁、 2 5~34岁 ;骨折部位 :胫骨 4例 ,股骨 13例 ;按AO分型、胫骨B12例、B2 3例 ;股骨为B2 4例、C16例、A3 2例 (为截骨所致 )A2 1例。骨折前期内固定方法为外固定 3例 ,普通钢板 3例 ,V形针 1例 ,动力加压钢板 6例 ;再骨折前期并发症 ,关节功能受限 10例 ,其中 2例为 3次手术 ;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 3个月~ 10个月 ,再骨折时间距内固定取出13~ 5 0d ,治疗GK钉固…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260例,其中双接骨板组130例,桡板尺针组60例,双骨圆针组70例.经3个月~4年的随访,结果双接骨板组尺桡骨愈合率最高,再手术率最低.通过测量30对尺桡骨标本的长度和口径;并分析骨圆针固定尺桡骨时与髓腔的接触面积,发现骨圆针穿入髓腔后与骨折端的髓腔面接触不理想,难于达到确实固定的效果;力学测试了经接骨扳和骨圆针固定的尺桡骨骨折各15对,结果说明在同等外力条件下,骨圆针组易发生成角、分离及旋转现象.认为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应采用双接骨板的方法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8例尺桡骨骨折患儿。术后3~6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物。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时间8~15周。1例术后出现短期拇指背伸受限,1例患肢肘部出现钉尾激惹。术后均未发生再骨折、骨不连接、断钉及骨骺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肘关节HHS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6例,良2例。结论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愈合快、不损伤骨骺、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尺桡骨双骨折是临床多见前臂骨折之一 ,骨折后复位及愈合直接影响到前臂及手功能的恢复。自 1 995~ 2 0 0 2年收治的 1 4 9例尺桡骨骨折 ,对其中 1 6例骨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相关因素作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4 9例尺桡骨骨折 ,1 6例发生骨不愈合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5~ 4 9岁 ,平均 2 9 5岁。骨折类型 :同一平面横行或粉碎性骨折 6例 ;不同平面螺旋形、斜形粉碎性骨折 1 0例 ;闭合性骨折 1 3例 ;开放性骨折3例 ;桡骨上 1 / 3骨折 2例 ;中 1 / 3和下 1 / 3骨折 1 4例。其中尺骨 3例 ,桡骨 9例 ,尺桡骨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自体桡骨远端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探讨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新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5月,应用自体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聚-DL-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7~41岁.均有手掌撑地外伤史.鼻烟窝及腕舟状骨结节区压痛,握力下降.腕关节背伸(36±2)°,掌屈(30±3)°,桡偏(8±3)°,尺偏(13±2)°结果 18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15.7个月.18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3~8个月,平均4.5个月.16例腕关节背伸(68±2)°掌屈(65±3)°,桡偏(15±3)°,尺偏(28±5)°,腕关节活动无疼痛及不适感,无力症状消失.另2例腕关节背伸(40±8)°,掌屈(35±6)°,桡偏(8±5)°,尺偏(12±5)°,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日常生活中偶有疼痛,腕背伸力量减弱.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结论 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促进骨折愈合、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弹性三棱针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晚明 《中国骨伤》2001,14(10):626-626
我院自 1986年以来采用弹性三棱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2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17岁 ,平均 12岁。其中桡骨骨折 11例 ,黄氏骨折 1例 ,尺桡骨骨折 14例。2 6例中 3例为陈旧性骨折 ,已作桡骨钢板内固定失败 ,其余均为新鲜骨折。2 手术方法桡骨骨折采用前臂背侧切口 ,显露骨折端 ,清理血肿 ,选用弹性三棱针测量髓腔宽度 ,在腕部鼻烟窝上方 2cm处切开皮肤 1cm左右 ,沿拇长展肌桡侧伸腕肌间分离达桡骨 ,后改用外固定支架器械内套管插入防止缠绕肌腱 ,用细骨钻与桡骨纵轴 3 0°~ 4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外固定架加撬拨复位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2005年9月-2007年5月,应用撬拨复位植骨加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9岁,平均49.3岁.跌伤19例,坠落伤1例,交通伤6例,钝器打击伤1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骨折按AO分型C1型13例,C2型11例,C3型3例.术前掌倾角-38~10°,平均-12.2°;尺偏角6~30°,平均19.1°.伤后至手术时间1~3 d.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状况. 结果 27例术后获随访4~24个月,平均13.1个月.均无钉道骨折或感染、支架移位、血管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改良Mcbride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2%.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腕关节僵硬1例.术后掌倾角0~20°,平均13.4°;尺偏角10~33°,平均22.1°.术后8~10周骨折愈合,平均9.3周. 结论 撬拨复位植骨加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满意的优点,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罗宇  谭家昌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1):1025-1027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弹性钉(titanicelasticnailing,TEN)和钢板内固定(dynamiccompressionplate,DCP)治疗儿童(5—13岁)前臂双骨折的优缺点,探讨弹性钉较钢板固定的优势。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尺桡骨双骨折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13岁,平均8.9岁。尺桡骨干完全骨折且明显移位,单一骨折、病理性骨折、其他损伤除外;骨折均为闭合性,无神经血管损伤或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25例应用弹性钉(TEN组)固定,35例采用钢板固定(DCP组)。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前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TEN及DCP组各项指标比较:平均手术时间45min、65rain;术中出血量35mL、160mL,切口长度3.0em、10cm,愈合时间为8周、1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分,TEN组优良率为96%,钢板组为9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DCP组取内固定后再骨折1例;TEN组术后取内固定后无再骨折病例,结果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EN与DCP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在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差异;但TE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 1995年至今采用牵引折顶复位 ,前臂石膏夹外固定 ,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重叠移位骨折 48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 ,男 36例 ,女 12例 ;年龄 3~ 13岁。右侧 2 7例 ,左侧 2 1例 ;伤后就诊时间 40min~ 3d ;损伤原因 :摔倒跌伤 2 5例 ,高处坠下 15例 ,车祸 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3例合并股骨干骨折 ,1例合并跟骨骨折。X线表现为尺桡骨远端骨折 ,远断端向背侧移位 ,并重叠畸形 ,骨断端为横形、短斜形 ;重叠程度 0 .5~ 1.5cm。1.2 治疗方法1.2 .1 手法复位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肘关…  相似文献   

16.
手法整复加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孟氏骨折的复位方法、分骨垫的应用及外固定的改进作出分析评定。方法:孟氏骨折87例,男71例,女16例。皆采用先整复尺骨骨折,再整复桡骨小头脱位,复位后加用特制的掌背侧双分骨垫,使其稳定不再移位,并对尺桡骨双骨折者,有防骨桥形成的作用。而外固定采用改良式防滑脱超关节夹板固定。复位后以高压氧治疗1~2个疗程(12~24d)。结果:随访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60d,平均30d,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无尺桡骨问骨桥形成。根据武文臣疗效评价标准:优29例,良43例,可13例,差2例。结论:对孟氏骨折采取先整复尺骨骨折,再整复桡骨小头脱位,加用特制掌背侧双分骨垫,外以改良式防滑脱超关节夹板固定,是提高疗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聚醇酸可吸收缝合线捆扎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12月采用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治疗28例儿童尺桡骨骨折,所有患儿均为手法复位失败后再入院给予切开复位PGA可吸收线捆扎 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功能恢复采用Berton评价标准,28例均为优。无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GA可吸收线捆扎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副作用少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此方法能降低骨不连和再骨折发生率,不需二次手术取出,是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折愈合刺激素治疗骨折延迟愈合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科从1995~1997年采用骨折端局部注射骨折愈合刺激素,治疗骨折延迟愈合10例,其中8例得到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54岁。交通事故撞伤7例,砸压伤1例。胫骨中下段5例(粉碎性2例,开放性3例),尺桡骨双骨折2例(1例为粉碎性),肱骨中上段骨折1例。原治疗方法: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3例,手法复位外固定2例。尺桡骨双骨折2例采用切开复位桡板尺针内固定。肱骨中上段骨折采用夹板外固定。受伤距注射骨折愈合刺激素时间56~300天,平均148天。注射前均摄X线片,骨折线清晰,没有骨痂或…  相似文献   

19.
尺骨骨折并桡骨小头脱位临床多见 ,但尺骨骨折并桡骨颈骨折较少见。由于桡骨小头骨化中心多在 4~ 5岁出现 ,16~ 2 0岁闭合 ,极少发生桡骨头骨折 ,易发生在桡骨颈骨折 ,骨折在骺线时呈现桡骨小头骨骺分离[1] 。我们从 1995~2 0 0 3年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手法整复失败的尺骨中段骨折并桡骨颈骨折 1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均为手法整复失败者。男 9例 ,女 6例。年龄 6~ 2 0岁 ,平均 12岁。左侧 4例 ,右侧11例。就诊时间最短 1d ,最长 7d。临床表现 :前臂尺侧中段肿胀、压痛、骨擦征 (+) ;桡…  相似文献   

20.
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不连32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80年~2001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496例尺桡骨双骨折病例的回顾,有32例发生骨不连,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36.6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均为尺桡骨双骨折。致伤原因:机器绞伤13例,挤压伤5例,钝器伤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