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章伟  周凯  李琪  蔡春元 《中国骨伤》2020,33(3):234-237
目的:测量国人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前后根部附着区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修复半月板根部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30个国人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其中男16例,女14例;死亡年龄35~68(55.6±7.8)岁。对半月板根部附着区结构进行解剖,测量内外侧半月板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与胫骨内外侧髁间棘、后交叉韧带前缘、内侧胫骨平台软骨后方外侧缘及外侧胫骨平台软骨后方内侧缘等标志点的位置关系和各个附着区的面积。结果:内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内侧髁间棘后方(11.73±3.10) mm、外侧(2.77±0.86) mm,后交叉韧带前缘前(2.76±0.76) mm,内侧平台软骨外侧缘外(3.92±0.22) mm,附着区面积(31.29±5.18) mm~2。内侧半月板前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内侧髁间棘前方(25.40±5.27) mm、外侧(3.01±0.86) mm,附着区面积(46.18±11.60) mm~2。外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外侧髁间棘后方(4.51±1.35)mm、内侧(1.85±0.34) mm,后交叉韧带前缘前(6.91±1.11) mm,外侧平台软骨内侧缘内(3.16±0.96) mm,附着区面积(44.10±6.23) mm~2。外侧半月板前根部附着区:中心点位于胫骨外侧髁间棘前方(12.97±2.92) mm、外侧(1.31±0.22) mm,附着区面积(60.84±14.98) mm~2。结论 :该试验定量描述内外侧半月板前后根部附着区的面积以及其中心点与相应标志点的位置关系,为临床修复半月板根部损伤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呈扇形附丽于髁间棘前方内侧沟内,位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Poncet早在1875年描述了胫骨髁间棘骨折[1].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的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止于胫骨髁间棘上,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由于前交叉韧带松弛,导致膝关节前方不稳,会继发出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以及因骨折块与股骨髁间顶部的撞击引起的伸膝功能受限,故仍需尽早手术治疗.自2003年1月~2006年9月,笔者使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祥  丘志河  廖小青  谢卫勇  黄刚  柳海峰 《骨科》2021,12(3):248-25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治疗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19例病人,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为16~45岁,平均32.3岁.11例伴有前交叉韧带断裂.收集并比较19例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退变与髁间窝撞击、内侧半月板撕裂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伴ACL退变的KOA患者55例(55膝,退变组)临床资料,另随机选择55例(55膝)ACL正常的KOA患者作为对照(55膝,正常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前MRI测量髁间窝指数,评价是否存在髁间窝狭窄;关节镜下观察内、外侧半月板撕裂发生情况以及发生部位,有无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计算各部位半月板撕裂及骨赘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体部撕裂发生率,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及后根部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后根部撕裂发生率、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发生率、髁间窝狭窄发生率以及髁间窝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例存在ACL胫骨止点骨赘患者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发生率为53.8%(7/13);97例无ACL胫骨止点骨赘患者中,其发生率为16.5%(1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1,P=0.002)。结论 KOA患者ACL退变与髁间窝撞击以及内侧半月板后角、后根部撕裂密切相关,ACL胫骨止点骨赘形成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发生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全面系统地观测正常成年人半月板与猪半月板的组织及解剖形态,分析其差异性及异种半月板移植形态学上的可行性.方法 对正常成人半月板与成年猪(体重90~120 kg)半月板进行大体解剖学测量,包括半月板前后角、体部的宽度和厚度,半月板的矢状径、横径及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光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猪半月板与人半月板外形基本相似,内侧呈"C"形、外侧呈"O"形.人半月板前后角止于胫骨平台,而猪外侧半月板后角止于股骨后髁.人内侧半月板的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均比外侧半月板大,而猪外侧半月板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均比内侧半月板大.与人半月板比较,猪内侧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后角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外侧半月板具有显著差异(P<0.05),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体部中点、后角各项指标的厚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内侧半月板的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具有显著差异(P<0.05),外侧半月板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无显著差异(P>0.05).猪半月板与人半月板组织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由于实验样本来源的限制,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并不能为成人半月板移植提供完全匹配,或许可以为青少年半月板移植提供匹配,对异种半月板移植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骨与周围组织损伤分级,分析其与Meyers-McKeever分型的一致性,为术前精准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交叉韧带胫骨骨性止点及足印为D区,以此为中心,前内侧区域包括内侧半月板前部及膝横韧带内侧部为A区;前外侧区域包括外侧半月板前角及膝横韧带外侧部为B区;后方区域包括外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为C区。关节镜分级:1级为D区不完全损伤,A、B、C区不涉及软组织损伤;2级为D区完全损伤,A、B、C区任意1区或2区存在软组织损伤;3级为D区完全损伤,同时A、B、C区均存在软组织损伤。纳入42例单侧急性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4名评估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分级与Meyer-McKeever分型,比较评估者之间一致性。结果评估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eyer-McKeever分型与关节镜分级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评估者1的Kappa值为0.804,评估者2的Kappa值为0.809,评估者3的Kappa值为0.808,评估者4的Kappa值为0.712)。结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关节镜分级与Meyer-McKeever分型一样可靠,术前可通过二者的一致性准确预判骨折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情况,从而正确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8.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时,胫骨骨道定位不准会产生重建韧带与髁间窝的撞击或起不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因此,确定ACL胫骨止点的位置非常重要。目的:研究膝关节ACL胫骨止点前内束(AMB)和后外束(PLB)与软组织标记后交叉韧带(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距离,从而明确ACL胫骨止点在胫骨平台的位置,为ACL损伤双束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解剖18个膝关节尸体标本(左膝10个,右膝8个),测量ACL中点、AMB中点、PLB中点与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距离,并分析左、右膝关节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MB中点与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距离分别为(15.00±3.97)mm和(19.78±4.10)mm;PLB中点与两者的距离分别为(10.17±5.56)mm和(19.50±4.40)mm;ACL中点与两者的距离分别为(12.67±4.52)mm和(19.61±3.87)mm。左右膝关节ACL中点、AMB中点、PLB中点与软组织解剖标记的距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膝关节ACL损伤行手术重建时,可采用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作为定位标记。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至1988年我院收洽陈旧性膝交叉韧带断裂13例,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内侧付韧带损伤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2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及内侧付韧带损伤6例:合并内侧付韧带损伤及股骨髁部骨折3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及胫骨平台骨折1例.手术方法先作膑骨内侧缘探查切口,半月板损伤严重可一并切除.再沿半腱肌走行方向作第二个切口,切口下端止于胫骨结节内侧,游离出半腱肌远端肌腱15cm左右,将膝关节是屈曲位,尽量使关节腔间隙变大,于股骨内髁外上方斜向内下钻孔,将半腱肌游离端由孔内穿出;再从胫骨髁间棘韧带附着处斜向胫骨平台外下钻孔,将半腱肌远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月板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胫骨前向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排除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和多发韧带损伤病例。所有不稳定半月板撕裂均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根据半月板损伤部位及程度进行分组。采用KT-1000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胫骨前平移量(ATT)。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共纳入15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半月板正常组61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组49例(19例为撕脱<总宽度40%;30例为撕脱≥总宽度40%);外侧半月板撕裂组35例(12例为撕脱<总宽度40%;23例为撕脱≥总宽度40%);内侧半月板前角或体部撕裂组13例(6例为撕脱<总宽度40%;7例为撕脱≥总宽度40%)。术前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总宽度40%患者的胫骨前平移量较半月板正常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1,P<0.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各个半月板撕裂组的ATT值与半月板正常患者相比均无差异(P >0.05)。 结论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与前交叉韧带断裂可增加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髁间棘是胫骨平台中间的一条不规则的隆起,是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的附着部.髁间棘撕脱骨折上移明显时,顶挤髁间出现顶部撞击,除影响膝关节伸直外,由于前交叉韧带松驰,会出现前交叉韧带缺失的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前向不稳[1].因此,对有移位的髁间棘撕脱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并要进行很好的固定.  相似文献   

12.
毕擎 《中国骨伤》2019,32(12):1077-1081
<正>半月板根部是内、外侧半月板在胫骨髁间棘前后区域的附着点,分为前根和后根,将半月板牢固地锚定于胫骨平台,其完整性对维持正常半月板的位置和功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半月板根部撕裂(meniscal root tears,MRTs)是指半月板胫骨附着点的撕脱或者半月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实质部是既有弹性又有刚性的致密结缔组织,位于关节内,却被滑膜包绕,是关节内滑膜外结构。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后内侧一个半圆形的区域内,向前内下走行,穿过髁间窝止于胫骨前部到髁间棘之间。长度约30~38mm,宽度约10~12mm。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临床常见,针对不同的损伤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目的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不同损伤类型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139例,男98例,女41例;年龄13~71岁,平均31.2岁;左膝62例,右膝77例,病程5 d至1.6年,陈旧性损伤(病程>3周)32例,新鲜性损伤(病程≤3周)107例。患者均有外伤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不稳、疼痛、弹响、绞锁。将术中镜下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类型特征及手术方式。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113例,部分断裂2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4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8例,胫骨髁间棘撕脱2例)占33.1%,内侧半月板损伤65例(46.7%),内外侧半月板同期损伤28例(20.2%)。半月板纵行撕裂42例(桶柄状撕裂24例),水平状撕裂8例,斜行撕裂36例,瓣状撕裂13例,横断性撕裂12例,复合性撕裂28例。前交叉韧带重建139例,半月板部分切除36例,半月板缝合103例。结论结论:陈旧性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以外侧半月板多见,急性损伤以内侧半月板损伤为主。内外侧半月板同期损伤多见于陈旧性损伤。陈旧性损伤多数需要半月板部分切除,急性损伤多数可以缝合。前交叉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解剖研究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情况,确定PCL前外侧束(ALB)与后内侧束(PMB)胫骨止点的位置、形状与面积,探讨PCL双束四骨道重建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 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根据屈伸膝关节过程中纤维束紧张与松弛情况,将PCL分为ALB与PMB,并确定各束中的功能束,用多种指标测量ALB、PMB与功能束的胫骨止点,解剖寻找双束四骨道重建PCL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结果 PCL胫骨止点位于后髁间窝内,其纵轴由近内斜向远外,与胫骨干夹角平均为(16.5±1.4)°.ALB与PMB胫骨止点基本呈远近排列,ALB胫骨止点接近于菱形,平均面积为(90±20)mm2,PMB胫骨止点近似长方形,平均面积(96±32)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分别止于ALB胫骨止点的远外侧部及PMB胫骨止点的远内侧部,均接近椭圆形,面积分别为(35±12)mm2与(36±6)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距离为(12.7 ±1.9)mm.胫骨内、外侧髁间棘及胫骨上端后方骨嵴为重要的解剖标志.结论 PCL胫骨止点可以容纳两个胫骨骨道,PCL的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提示临床双束四骨道重建PCL时,胫骨骨道应分别定位于ALB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处.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建立髁间窝通道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复杂破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建立髁间窝通道并经该通道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复杂破裂。方法 :对127例经过髁间窝通道施行了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的骨关节炎病例进行分析总结。127例患者均存在内侧半月板后角复杂裂,男24例,女103例;年龄45~78岁,平均67岁;127例中有112例通过3切口(常规前内侧切口、前外侧切口、高位前外侧切口)顺利完成内侧半月板后角部分切除成形术,有15例通过4切口(常规前内侧切口、前外侧切口、高位前外侧切口、后内侧切口)来完成手术。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该方法对半月板后角部位能否全面便利观察、器械能否便利抵达靶部位、对相邻关节软骨的损伤情况和手术时间(处理半月板的时间)。结果:所有病例的半月板后角后根都能被全面清晰观察,器械都能便利地抵达靶部位,无软骨的医源性破坏发生,3切口情况下内侧半月板后角部位部分切除成形术的时间为5~10 min,4切口的时间为10~30 min。结论:在关节镜下建立髁间窝通道并经此通道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复杂破裂,方便快捷,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关节软骨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正Segond骨折是外侧胫骨平台前外侧韧带止点的撕脱骨折,其损伤由暴力使膝关节屈曲内翻时胫骨内旋引起,常常合并有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或外侧关节囊半月板损伤[1]。因此Segond骨折是ACL断裂的间接征象。反式Segond骨折位于胫骨平台内侧缘累及内侧副韧带深层的撕脱骨折,与Segond骨折位置相对应,于1997年,由Hall和Hochman[2]首先报道。其受伤机制与Segon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微创切口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髁间嵴止点骨折手术操作要点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5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部撕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8例;年龄38~55岁,平均(45.74±5.63)岁;胫骨平台骨折分型SchatzkerⅡ~V型;前交叉韧带髁间嵴止点骨折手术分型Meyers-McKeeverⅡ~Ⅳ型。手术均以胫骨平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膝前髌韧带内侧纵行切口,采用缝合钩过线技术结合隧道固定技术将前交叉韧带连同髁间嵴止点骨折块坚强固定。统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Tegner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来综合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2.1)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其...  相似文献   

19.
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上治疗相当困难,近年来这个课题逐渐受到重视。本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7月间共收治18例,均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5.4岁。左12例,右6例。损伤原因,均为交通伤。据Schatzker分型:IV型3例,V型10例,VI型5例。其中11例存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前交叉韧带股骨外髁附着处断离1例(共66.7%),5例存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骨折(27.8%),3例外侧半月板严重撕裂伤,5例外侧半月板外缘游离损伤,1例内侧半月板严重撕裂伤,3例内侧半月板边缘游离损伤(…  相似文献   

20.
胫骨髁间前棘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膝关节内骨折。自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采用关节镜监视加膑腱旁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此类骨折 2 1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15例 ,女 6例。年龄 15~ 5 7岁 ,平均 32 5岁。左膝 8例 ,右膝 13例。交通事故伤 9例 ,运动伤 6例 ,坠落伤 3例 ,其他 3例。按照Meyers -McKeever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分型方法[1] :Ⅱ型 6例 ,Ⅲ型 15例。关节镜检查 ,合并半月板体部破裂 4例 ,半月板前角骨性撕脱1例 ,内侧副韧带损伤 2例 ,外侧副韧带损伤 1例 ,胫骨平台骨折 2例。1 2 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