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dc42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阿霉素敏感株和耐药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乳腺癌细胞MCF-7阿霉素敏感株和耐药株MCF-7/Adr中表达的变化以及对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Cdc42 siRNA转染MCF-7/Adr细胞株后,用RT-PCR和Weastern Blot方法检测MCF-7组,MCF-7/Adr组,MCF-7/Adr siRNA干扰组细胞Cdc42的转录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siRNA处理后阿霉素(ADM)对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ADM药物浓度。结果 MCF-7/Adr细胞中Cdc4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MCF-7细胞(P0.05);siRNA干扰后Cdc42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并显著提高细胞内ADM的浓度(P0.05)。结论特异性siRNA能明显抑制Cdc42 mR-NA及蛋白表达,并逆转细胞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发夹RNA/MDR1(shRNA/MDR1)干扰技术能否体内逆转肝细胞癌多药耐药.方法 建立肝细胞癌耐药细胞株HepG2/MDR1和敏感细胞株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分腹腔注射组和瘤体内注射组,以表达载体pSUPER-shRNA/MDR1转染,阴性对照组以阴性载体pSUPER转染,72 h后行腹腔内阿霉素化疗试验,每周2次,共2周,然后处死动物,测量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差,瘤体制成细胞悬液和组织切片,分别以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膜P-gp表达.结果 成瘤率100%,HepG2/MDR1组和HepG2组成瘤时间和化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pG2/MDR1组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差(mm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14±25.61比1659.70±152.54,P<0.01);腹腔注射组和瘤内注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治疗组细胞膜蛋白P-gp表达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调(65.1%比94.1%,P<0.05),腹腔注射组和瘤内注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1%比92.8%,P>0.05).瘤体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也有同样的结果.结论 表达载体pSUPER-shRNA/MDR1体内转染可以逆转肝细胞癌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α/ERβ不同表达状态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ERα或ERβ基因表达,获得不同ERα或ERβ表达状态的MCF-7细胞株。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体外细胞黏附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体外成瘤和黏附能力。结果 构建稳定表达ERαlow/ERβhigh或ERαhigh/ERβlow的MCF-7细胞株。ERα基因沉默后,细胞生长减慢,受阻于G0~G1期,细胞凋亡增加,体外成瘤能力和黏附能力减弱;ERβ基因沉默后,细胞生长加快,S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体外成瘤能力增强,而黏附特性无变化。结论 ERα基因沉默可抑制肿瘤的形成;而ERβ基因沉默可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调节ERα/ERβ表达状态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Zhang CJ  Zhou GY  Li L  Ma LL  Gao P  Li 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3):795-798
目的 研究葡萄籽多酚 (GSP)对人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MCF 7/ADR的体内多药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GSP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体内逆转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用药P 糖蛋白 (Pgp)表达变化及肿瘤细胞凋亡率变化。 结果 体内裸鼠抑瘤实验显示GSP有一定抑瘤作用 ,抑制率为 18 35 % ,联合应用阿霉素 (ADR)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2 0mg/kgGSP可有效逆转MCF 7/ADR细胞的耐药性 ,抑瘤率为 5 4 6 4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应用GSP后肿瘤细胞Pgp表达显著降低 ( 32 0 3± 2 0 9) ,与对照组 ( 5 5 13± 2 12 )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平均凋亡率为 15 12 %± 1 0 4 % ,显著高于对照组 9 0 7%± 0 4 3% (P <0 0 5 )。结论 GSP能在体内逆转MCF 7/ADR细胞的耐药性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gp表达 ,并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榄香烯对人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和耐药细胞逆转倍数。并行形态学观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内阿霉素(ADM)药物积累变化。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结合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蛋白耐药相关蛋白(MRP)、DNA拓扑异构酶IIα(TOPOIIα)和谷光甘肽转移酶π(GST-π)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中药榄香烯能显著降低ADM对胶质瘤细胞耐药株U251/ADM细胞的IC50,从0.915mg/L到0.051mg/L。明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联合Elemene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加。mdr-1、MRP和GST-π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TOPOII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具有逆转U251/ADM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耐药基因mdr-1、MRP和GST-π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靶向化学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的短发夹小干扰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人CXCR1基因的mRNA序列,按RNA干扰靶位点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靶向CXCR1基因的3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确认构建成功后,转染胃癌细胞MKN4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3个靶向CXCR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均构建成功;与未转染和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MKN45细胞比较,转染3种shRNA质粒的MKN45细胞,CXCR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靶向CXCR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CXCR1在胃癌中的功能和实验性靶向治疗提供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沉默β-catenin基因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肝细胞(LO2)组、HepG2组、HepG2/ADM组、SiNC-HepG2/ADM阴性转染组和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β-catenin的表达情况;设计并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Siβ-catenin;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β-catenin、P-gp、MR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观察各组对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环磷腺苷(VCR)和奥沙利铂(OHP)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 50 mol/L的ctnnb1-001在HepG2/ADM中抑制效率最高:78.86%(P<0.05),选其为Si-β-catenin;细胞免疫荧光显示HepG2/ADM中β-catenin荧光最强,转染Si-β-catenin后荧光显著减弱;β-catenin、P-gp和MRP1 mRNA和蛋白在HepG2/ADM组表达较高,mRNA表达分别为:0.92±0.03、7.98±0.43和4.56±0.12(P<0.05),蛋白表达分别为:1.128±0.214、1.678±0.344和1.405±0.212(P<0.05);转染Siβ-catenin至HepG2/ADM中,β-catenin、P-gp和MRP1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表达减少,mRNA表达分别为:0.47±0.03、0.66±0.054和0.74±0.03(P<0.05),蛋白表达分别为:0.787±0.032、0.797±0.055和1.390±0.050(P<0.05);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较HepG2/ADM组对ADM、5-FU、VCR和OHP的耐药系数(RI)分别为0.61、0.55、0.30、0.55,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强(P<0.05);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凋亡率(28.05±0.35)%,较其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在HepG2中异常激活,其中β-catenin可能正性调控肝癌耐药基因P-gp和MRP1,Si-β-catenin能一定程度阻断Wnt通路,并能一定程度逆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耐药性和增强化疗敏感性,增加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沉默β-catenin基因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肝细胞(LO2)组、HepG2组、HepG2/ADM组、SiNC-HepG2/ADM阴性转染组和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β-catenin的表达情况;设计并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Siβ-catenin;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β-catenin、P-gp、MR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观察各组对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环磷腺苷(VCR)和奥沙利铂(OHP)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 50 mol/L的ctnnb1-001在HepG2/ADM中抑制效率最高:78.86%(P<0.05),选其为Si-β-catenin;细胞免疫荧光显示HepG2/ADM中β-catenin荧光最强,转染Si-β-catenin后荧光显著减弱;β-catenin、P-gp和MRP1 mRNA和蛋白在HepG2/ADM组表达较高,mRNA表达分别为:0.92±0.03、7.98±0.43和4.56±0.12(P<0.05),蛋白表达分别为:1.128±0.214、1.678±0.344和1.405±0.212(P<0.05);转染Siβ-catenin至HepG2/ADM中,β-catenin、P-gp和MRP1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表达减少,mRNA表达分别为:0.47±0.03、0.66±0.054和0.74±0.03(P<0.05),蛋白表达分别为:0.787±0.032、0.797±0.055和1.390±0.050(P<0.05);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较HepG2/ADM组对ADM、5-FU、VCR和OHP的耐药系数(RI)分别为0.61、0.55、0.30、0.55,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强(P<0.05);Siβ-catenin-HepG2/ADM转染组凋亡率(28.05±0.35)%,较其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在HepG2中异常激活,其中β-catenin可能正性调控肝癌耐药基因P-gp和MRP1,Si-β-catenin能一定程度阻断Wnt通路,并能一定程度逆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耐药性和增强化疗敏感性,增加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为靶标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以MRP基因为靶标的siRNA电穿孔转入裸鼠人乳腺癌模型中,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乳癌组织M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乳腺癌组织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RT-PCR显示转染siRNA 24 h后MRP mRNA表达降低,为空白对照组的(63.7±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iR-NA转染移植瘤48 h后,MRP蛋白的表达降低,为空白对照组的(54.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RPsiRNA转染后,表柔比星的抑瘤率为42.2%,而空白转染组的表柔比星抑瘤率仅为11.9%(P0.05)。结论以MRP基因为靶标的siRNA能抑制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中MRP mR-NA和MRP蛋白的表达,从而使移植瘤对化疗药物表柔比星的敏感性明显增加,部分逆转了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iRNA特异性靶向沉默Livin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ADM低浓度梯度递增结合大剂量间歇诱导方法建立5-FU诱导的多药耐药细胞系,采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检测技术(ATP-TCA)法检测细胞耐药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蛋白在MCF-7耐药细胞株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Livin SiRNA联合表柔吡星、5-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健择诱导乳腺癌MDR细胞的凋亡。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耐药情况、细胞的凋亡情况用( ±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结果显示,MCF-7多药耐药细胞存在多药耐药问题;联合组MCF-7增敏(19.48±12.00) μM、MCF-7/MDR增敏(35.62±2.37) μM,与转染组与加药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iRNA特异性靶向沉默Livin基因可增强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JMJD2A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JMJD2A序列特异性双链siRNA,经HiPerFect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收集siRNA干扰的细胞,Real 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分别检测JMJD2A mRNA和蛋白的抑制水平,并采用WST-8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JMJD2A siRNA能有效抑制JMJD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经siRNA干扰后的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低[1.45±0.05比1.73±0.02(48 h A值),P<0.05];Go/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53.80±1.80比44.84±1.86,P<0.05).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36.55±1.52比47.06±1.26,P<0.05);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siRNA干扰JMJD2A mRNA和蛋白表达后,能有效逆转乳腺癌细胞的某些恶性生物学特点,表明JMJD2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对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检测载阿霉素的免疫毫微粒对耐阿霉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ADM的体外杀伤作用及与SMMC-7721/ADM的结合活性.结果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具有比普通阿霉素毫微粒更强的体外逆转MDR的功能,与SMMC-7721/ADM紧密结合.结论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有体外逆转MDR的功能,其原因可能是免疫毫微粒与肿瘤细胞紧密结合,所载药物释放后形成膜内外的药物浓度梯度差而使药物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通过靶向ABCG2的RNA干扰逆转乳腺癌球囊细胞化疗耐药。方法 以ABCG2为靶点,设计ABCG2-siRNA,构建ABCG2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包装好病毒,稳定转染到筛选好的MCF-7球囊细胞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CG2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RNAi沉默ABCG2基因对球囊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RNAi沉默ABCG2对MCF-7球囊细胞在耐药情况下的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状况。 结果 ABCG2干扰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包装病毒,建立起ABCG2稳定沉默的MCF-7乳腺癌球囊细胞系。Western Blot显示球囊细胞中高表达的ABCG2,在RNAi沉默后表达下降;MTT结果显示,在5-Fu的作用下的MCF-7贴壁细胞抑制率高于MCF-7球囊细胞,而沉默ABCG2的MCF-7球囊细胞其抑制率会随着5-Fu量的增加而增高;流式细胞仪也显示球囊细胞大多处于G0/G1期,加入5-Fu和沉默ABCG2后,处于G0/G1期细胞数会增加,凋亡率会明显增加。结论 乳腺癌球囊细胞高表达ABCG2蛋白,其5-Fu耐药性高于亲本MCF-7细胞,沉默ABCG2后能够增加球囊细胞在5-Fu的作用下的细胞抑制率及凋亡率,从而逆转对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小干扰RNA引发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内MDR1基因沉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 研究小干扰RNA(siRNA)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DR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及其药物敏感细胞系MCF7作为研究对象。将预先设计的siRNA包装入质粒载体 ,然后转化质粒到大肠杆菌中 ,经过克隆、扩增、纯化后转染到MCF7/ADR细胞中 ,10 0mg/L潮霉素筛选 2周 ,用流式细胞术从蛋白水平检测P gp的表达率 ,及作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基因转录水平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MCF7/ADR细胞经特异性siRNA作用后P gp的表达率由99.8%下降到 12 .3 % ;作为阳性对照的转染过GFP基因的LA795细胞的GFP蛋白表达率由 74.8%下降到 10 .6%。实时相对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 ,MCF7/ADR细胞经特异性siRNA作用后其Ct值由 2 5 .2 2增加到 3 0 .64。结论 siRNA能抑制人乳腺癌多耐药细胞系MCF7/ADR内MDR1基因表达 ,从而为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乳腺癌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BRMS1)反义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BRMS1反义基因构建于腺病毒载体pAD-X,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并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BRMS1基因表达的验证。将重组腺病毒pAD-aBRMS1感染MCF-7细胞后,应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对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酶切结果与预期相符,real-time PCR可检测到感染BRMS1反义基因重组腺病毒后MCF-7细胞没有BRMS1基因表达。病毒转染后Transwell 小室可见,MCF-7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值均<0.01)。结论 重组反义BRMS1腺病毒载体正确构建,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和运动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含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分析、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转移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MCF-7/A后的24、48 h均检测到p53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MCF-7/A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发生改变,转染后的MCF-7/A的G0%G1期DNA百分含量(76.22%)明显高于对照组(43.64%,P<0.05),凋亡率(10.76%)与对照组(1.4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的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引起明显的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