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囊内切除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合理性。方法回顾学习自1998年至今16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本组病例均采用囊内切除法。结果本组160例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132例行甲状腺一侧或双侧大部切除术,甲亢16例行双侧次全切术,甲癌12例行患侧近全切+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术。所有病倒均采用囊内切除术式,无一例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囊内切除术式,能够有效的避免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ű���������״�ٽ�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 1985年 1月至 1999年 6月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桥本病 10 0例 ,分析手术方式和范围与术后疗效和甲状腺机能减退 (下称甲减 )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病例均并发甲状腺结节 ,其中甲状腺癌 (下称甲癌 ) 10例 ,甲状腺瘤 (下称甲瘤 ) 8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 (下称甲亢 ) 14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18例 ,其余为桥本病淋巴瘤样肿结节。根据不同情况均采取了不同范围的甲状腺切除术 ,其中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所占比例达 71%。全组病例服用甲状腺素随访 2年 ,无甲减发生。 6 7%的病例可停药。术后随访 5年 ,除并发甲癌者继续服药外 ,其余均停药 ,只有 2例出现甲减。结论 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予以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术后 5年甲减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3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采用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30例 ;原发性甲亢 2 8例 ,继发性甲亢 10例 ,平均年龄 37(2 4~ 5 0 )岁。发病至手术时间 6个月至 5年。1 2 临床表现  甲亢病例均有明显的甲亢表现 ,甲状腺Ⅲ度肿大 2例 ,Ⅰ~Ⅱ度肿大 36例 ,术前合并甲亢性心脏病者 1例 ,糖尿病者 2例。1 3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每侧切除甲状腺80 %~ 90 % ,残留腺体重量约 6~ 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 116例中,有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患侧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本组4例术后复发转移者均为患侧叶部分切除者,占该术式的44.4%;其他术式术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应依据患者病变的不同部位及数目(单发/多发)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推荐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甲状腺次全/近全切除或加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TPOAb、TgAb滴度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次全切术后腺体残留量的影响,探讨术中最佳的切除和剩余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甲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患者均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观察组根据TPOAb、TgAb滴度确定腺体残余量,对照组常规留余甲状腺。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vs.36.0%,χ~2=7.895,P0.005)。将两组的TPOAb、TGAb阳性的患者,按TPOAb、TGAb滴度水平高低分组,观察组各滴度组间甲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滴度组间甲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滴度越高甲减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甲亢患者的次全切治疗中根据TPOAb、TgAb滴度调整腺体残余量,能够减少术后甲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一叶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的可行性。方法 将 12 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分为两组 :甲组 67例 (其中 13例有甲状腺结节 )作甲状腺一叶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术 ;乙组 5 4例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为 (12 8±16)min ,乙组 (174± 2 3 )min(P <0 .0 1) ;术中出血量甲组为 (74± 14 )ml ,乙组 (12 7± 2 3 )ml(P <0 .0 1)。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所有患者均治愈。两组患者全部获随访 15~61个月 ,均治愈 ,随访期间无甲亢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结论 治疗甲亢采用甲状腺一叶切除加对侧大部切除术优于双侧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 3 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 1.0 7%。术前无 1例确诊。 3 2例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11例发现有小结节或星状疤痕样改变。均无淋巴结转移 ,均末行二次手术。全组病例术后随访 1~ 10 (平均 5 .5 )年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 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 ,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预后较好 ,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探讨甲状腺全切+预防性双侧Ⅵ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单侧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25例,行患侧叶切除术+峡部+预防性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患者25例,行患侧叶切除术+峡部+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预防性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患者30例,行甲状腺全切+预防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A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2例,声音嘶哑2例,3个月后恢复,无出血、手足麻木,淋巴漏等其他并发症。B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3例,声音嘶哑2例,5个月后恢复;手足麻木3例,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2~4周停钙剂;无出血、淋巴漏等其他并发症。C组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感3例,声音嘶哑1例,3个月后恢复;手足麻木5例,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3~4周停钙剂。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6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0%、96.0%、100%;12个月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0%、88.0%、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全切除+预防性双侧Ⅵ淋巴结清扫术可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而且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继发于部分甲状腺 ( 5 0 %~ 70 % )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的发病率和相关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 2 0 0 0年行部分甲状腺切除术 12 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血清TSH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切除甲状腺组织重量等 ,以确定外科术后甲减的发生率和相关原因。结果  12 10例中有 41例 ( 3 .4% )诊断为甲减 ,其中亚临床甲减 2 8例 ,临床甲减 13例。术后TSH平均水平为 ( 9.2 2± 3 .3 6)mU /L。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的术前TSH水平 [( 1.0 7± 0 .72 )mU /L]相比 ,甲减者术前TSH平均水平 [( 3 .14±1.0 5 )mU /L ]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前、术后的TGA及TPO水平比术后功能正常者明显升高 (P 0 .0 5 )。在年龄、性别或切除甲状腺组织重量上无显著性差异。平均甲状腺片的有效治疗剂量为1mg/ (kg·d) [范围 0 .3~ 1.3mg/ (kg·d) ]。 结论 继发于部分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甲减常见于术前TSH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较高的病例 ,而与年龄、性别或切除甲状腺组织重量等因素无关 ,通常是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者 ,且用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与甲状腺全切除术(T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分为ST组和TT组,每组36例,对比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喉返神经显露、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均短于TT组(P0.05),甲状旁腺显露低于TT组,复发率明显高于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与S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但TT术后复发率低,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