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forgaty导管取栓术后血栓再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急诊行forgaty导管取栓术后血栓再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例患者就诊较晚,术中均取出血栓,术后患肢仍有疼痛,复查彩超和下肢血管CTA见在原来血管栓塞位置还有血栓栓塞,再次行介入治疗后好转。
结论: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尽快急诊手术取栓,术前最好行下肢CTA检查,如果发现有髂血管的动脉硬化闭塞或血管远端流出道的狭窄闭塞,建议在DSA下取栓,以能一次全面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术后抗凝及溶栓等方法 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近10余年9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中8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术后抗凝及溶栓,8例中有7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发现合并不同程度的Cockett综合征,其中2例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9例中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溶栓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经手术的8例患者除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出现湿性坏疽,被迫截肢外,其余7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挽救了患肢.1例行下肢静脉溶栓的患者死亡.1个月后复查彩超,没有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的5例中有2例左下肢血栓患者复发血栓,但均未再次发展为股青肿.7例随访1.5~10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手术取栓、同时处理Cockett综合征、术后抗凝及溶栓等方法 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的有效方法 ,Cockett综合征是左下肢DVT取栓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 方法: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2)和静脉溶栓组(n=42),联合组采取导管溶栓联合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静脉溶栓组采取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溶栓效果和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16.9±6.2)h和总溶栓时间(74.8±26.4)h均短于静脉溶栓组(P<0.05),尿激酶用量(312.5±121.7)万U亦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大腿周径差(1.5±0.9)cm和小腿周径差(1.3±1.0)cm均小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远低于静脉溶栓组的31.0%(P<0.05)。 结论: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迅速,药物用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股静脉,先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下腔静脉管径、有无血栓及肾静脉开口位置,换导引长鞘,将滤器送入距肾静脉下缘1.5cm处释放,再次造影,证实滤器准确无误,拔管局部加压包扎,术后抗凝治疗。除1例外,其余病例均于14~22d经原路径应用抓捕器取出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27枚滤器取出。在滤器上均可见多少不等的血栓;1例置入15d时滤器被大量血栓阻塞,经手术取栓后,置溶栓导管溶栓,好转,未取滤器。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应用临时性滤器可以有效的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导管溶栓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40例)、右颈静脉(8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股静脉切开行下肢深静脉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方法2003年6月~2006年8月对4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急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股静脉切开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术后辅以抗凝、区域性溶栓。结果手术时间55~115 min,平均92.6 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 ml,平均384.6 ml,仅4例接受输血。术中5例发生一过性血压波动,很快恢复。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术后5例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均1周内愈合;1例老年患者卧床性肺炎,治疗后痊愈;无其他片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痛缓解迅速,双下肢周径差值分别由术前的5.5 cm(中位数,膝上)、4.0 cm(中位数,小腿)降为1.5 cm(Z=-5.345,P=0.000)、1.0 cm(Z=-5.461,P=0.000)。32例随访6个月,未见血栓复发。结论经股静脉切开深静脉取栓术操作易行,安全,术后早期症状缓解明显。对于急性期累及髂股静脉的较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考虑手术取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收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17例,其中中央型血栓71例,混合型血栓4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对患者行经大腔导管取栓及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对合并Cockett综合征者行支架成形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患肢肿胀、疼痛于术后当日即明显减轻,无肺栓塞发生。11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12个月,总有效率97.27%(103/110)。结论经导管取栓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9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腘静脉置管注入尿激酶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痊愈11例,显效8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后3~6天患肢肿胀开始消退,5~8天患肢肿胀基本消退。静脉造影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部分患者血管边缘见少许充盈缺损。尿激酶用量为370万~600万U。随访未再出现血栓复发情况。结论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导管溶栓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31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查,在DSA引导下阻断患肢浅静脉经足背静脉留置针注入碘比醇20ml,观察深静脉阻塞的程度及血栓的范围.采用Seldiinger技术,经皮健佣股静脉穿刺置人导管鞘先行下腔静脉造影,经5F猪尾导管以20ml/s速度注入碘比醇30ml,了解双侧肾静脉开口位置,于双侧肾静脉开口下方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经导管鞘送入溶栓导管,将溶栓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内,用肝素冒封好溶栓导管尾瑞,每8小时经溶栓导管推注10万单位尿漱酶溶液50ml(将10万单位尿激酶溶液50ml生理盐水中),常规抗凝并给予真对性护理干预.结果:31例患者治疗3~10天血栓完全溶解,血管通畅,所有患者于滤器置入第10~14天内取出.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做到严密观察、细致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4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管溶栓的患者为祛栓组,1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全身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开通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1天祛栓组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休克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1)。术后7天祛栓组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和Mill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祛栓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取栓和溶栓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5例,11例采用单纯手术取栓,84例采用杂交手术治疗,121例采用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29例采用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结果18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5.9%,随访时间4-86个月,平均49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中,单纯手术取栓组占27.2%(3/11),杂交手术治疗组占21.4%(15/70),导管直接溶栓组占50%(8/16),均高于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13.1%(12/92)。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肢体发生浅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者占48.9%,均高于其他三组。结论手术取栓可以保护部分患者下肢的主干深静脉瓣膜,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人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治疗的211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直接患肢深静脉溶栓179例,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29例(临时性滤器5例,永久性滤器24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髂静脉成型)32例,其中植入临时性滤器6例,永久性滤器26例。结果: 146例(68.7%)随访3~108个月,平均54个月。61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有1例临时滤器移位至下腔静脉近心端,其他无移位。临时滤器体内置放2~4周取出。1例永久性滤器植入14个月后滤器中血栓形成。溶栓组显效87例,有效86例,无效6例。手术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手术组显效率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但总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下肢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皮下肢深静脉置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两组,介入治疗组15例,对照组27例。介入治疗组的15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溶栓导管泵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对照组30例患者经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结果介入治疗组血栓完全消失8例(53.33%),部分消失7例(46.67%),无明显好转0例(0%),治疗全过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出血现象;对照组血栓完全消失2例(7%),部分消失25例(83.33%),无明显好转3例(10%)。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深静脉置管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腔静脉滤器(VCF)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共1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VCF置入术。为减少VCF术后并发症及增加VCF的回收率,25例患者在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VCF,术中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髂静脉狭窄程度考虑是否采取球囊扩张术及放置支架,术后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结果 VCF全部置入成功(100%),滤器捕捉到血栓2例(8%),取栓术后即刻回收滤器25例(100%)。经造影检查:16例髂静脉狭窄大于70%患者同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术,髂静脉残余狭窄小于50%者均未放置髂静脉支架。21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例明显缓解。19例(7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无下肢肿胀加重,无呼吸困难发生,无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结论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VCF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增加滤器回收率,并避免滤器长期在体内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并行大隐静脉或胫前静脉插管持续给药的疗效。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3月,对1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24~4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4~120h,平均70h。13例均为左下肢患病,4例为髂股型,其余均为混合型。左下肢明显水肿,肢体皮肤颜色无改变,尚无动脉供血障碍。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顺行造影确诊,提示患肢深静脉不显影或长段低回声血栓影,上界达髂股静脉水平。患肢增粗,周径比对侧增粗3~6cm。术前均未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经大隐静脉或胫前静脉持续给予肝素与尿激酶。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无术中及术后死亡,亦无症状型肺栓塞发生。术后患肢均迅速消肿。术后2周行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10例全程基本通畅,3例存在髂股静脉短段闭塞。获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13例均恢复劳动。除3例外髂骨静脉短段闭塞者外,其余下肢无肿胀及浅静脉曲张。结论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是必要的,术后持续给予溶栓抗凝药静脉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取栓加溶栓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1月~2003年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采用手术取栓,溶栓、抗凝、祛聚、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周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6例(21.4%)主干深静脉完全通畅,其余22例不完全通畅,5例大隐静脉-股静脉吻合口通畅.23例(82.1%)临床症状消失.25例获得随访(占89.3%),平均随访时间18.6(4~28)个月,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例(17.9%).结论取栓加溶栓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临时滤器捕捉血栓预防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的腔静脉临时滤器后捕捉血栓和预防肺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5 8例患者 ,治疗前经健侧肢体置入腔静脉临时滤器 (antheortemporaryfilter,ATF)并实施手术腔内治疗和 或抗凝溶栓治疗 ,临床观察有无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拨除临时滤器观察血栓的捕捉。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 ,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平均 (1 2 . 0± 2 . 0 )d取出。临时滤器捕捉血栓患者 4 6例 ,占 79. 3%,其中 2例捕捉到大于 1cm血栓 ,经切开股静脉将滤器和血栓一并取出。结论 临时滤器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 ,无远期并发症之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栓塞措施置入临时滤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2例,右半肝切除+胆总管取栓3例,肝段切除+胆总管取栓4例,左半肝及肝门部胆管切除+胆肠吻合1例,肝中叶切除+胆总管取栓+门静脉取栓1例,扩大左半肝+左肝管取栓1例,右半肝切除+右肝管切除取栓1例,肝Ⅴ,Ⅵ段切除+断面取栓术1例,胆总管取栓2例。术后发生胆瘘1例,持续引流34d后拔出引流管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均得到随访,平均生存时间23.6(4~63)个月,现存活6例,最长的存活时间为5年余。
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患者明确诊断后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前常规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致命性肺栓塞(PE)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1-05—2013-11诊治中老年下肢骨折124例,骨折部位:骨盆骨折5例,髋部骨折4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22例,胫骨伴或不伴腓骨骨折19例,下肢多发骨折1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当天早晨,一般于术前0.5~3.0 h到B超室进行下肢动脉及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筛查发现下肢DVT后,停常规手术,急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再完成骨折手术。结果 124例中出现DVT 24例,均为新发生的血栓。血栓部位:患侧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均充满血栓者1例,双下肢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者2例,单纯患肢股静脉16例,单纯患肢腘静脉5例。4例未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其中1例拒绝放置滤器自动出院,3例要求溶栓及抗凝治疗,错过骨折最佳手术时机。20例成功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当日及次日进行骨折手术。9例术后3周内取出滤器;4例滤器上有大量血栓栓子,血栓拦截成功,避免了PE,滤器不予取出;7例在明确留置滤器利弊后自愿选择终生留置滤器。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下肢DVT后急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再进行骨折手术,可避免PE及猝死风险,为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3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进行经股静脉切开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介入治疗。男8例,女15例;年龄36~76岁,平均59.3岁。血栓累及左侧髂股静脉者21例,累及右侧髂股静脉者2例。患肢表现为明显肿胀、疼痛,术前经血管超声诊断明确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经同侧股动脉顺行造影确诊Cockett综合征,对髂静脉重度狭窄段介入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28枚自膨式血管支架。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价,21例患者符合治愈标准;2例患者符合治疗好转标准。结论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DVT的方法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