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护理干预方法,以促进其健康. 方法 对14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系统的管理和社区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社区联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专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监测和督导服药等.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形成率.进行χ2检验. 结果 系统的管理和社区干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促进了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降低了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形成率. 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切实有效,值得社区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示范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组成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小组,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药物治疗指导,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经过3年的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非药物治疗及服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血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低了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的依从率。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强调加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康复运动、自我监测血压指导等。结果: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知识的知晓率及服药的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社区高血压患者跟踪管理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高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建档的社区居民中筛查出高血压现患人群,进行系统、连续的跟踪管理,提供随访服务。结果实施系统管理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高,血压得到明显控制。结论正确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能够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遵医行为,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区中选取2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实施对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为寻求适合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更好地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笔者拟在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建立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建立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使社区高血压病人提高从医行为、服药依从性及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达到了提高血压监测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和医嘱遵循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社区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疾病细节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行为。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相关行为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细节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普及率和健康行为率,促进血压的平稳控制,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Orem自理理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方法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社区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年,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等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rem自理理论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社区护理方案的实施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该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在芜湖市社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5例,对其开展为期1年的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并实施健康管理、疾病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知信行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高血压危害的知晓率、相关药品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并发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1);患者应对疾病态度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效果也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对改善患者知信行现况、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是适用社区的有效的护理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形、态,探讨社区护理对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4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行为方式、态度、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和遵医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钙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专案,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采取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门诊护理措施。观察2组护理干预后6个月遵医行为(规律服药、主动测量血压、定期体检)、健康知识知晓(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并发症和危害、学会自测血压、学会合理膳食、掌握运动的方法)及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6个月血压(SBP、DBP)控制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规律服药、主动测量血压、定期体检、知晓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并发症和危害、学会自测血压、学会合理膳食、掌握运动的方法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SBP、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申宏  罗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897-898,901
目的通过对113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综合性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新模式。方法从已建档的56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13例,与家属同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在管理前后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其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控盐量、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的知晓率以及患者的现存危险因素、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健康管理、住院费用、血压的控制在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较管理前提高了13.3%和10.6%;家属对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和督促患者遵医行为的执行情况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和动态监测分级管理,同时对家属也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指导等综合性的健康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减少现存危险因数,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知信行调查评分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3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不良心理干预、疾病知识教育、生活方式引导及防治措施跟踪进行全面干预,观察分析干预后病人血压控制情况及知信行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下降,干预后病人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通过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方式,提升病人血压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丽娜  李湘萍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06-107,111
目的 调查中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设的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信、行状况调查问卷,对10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中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标准分为(76.03±15.97)分,态度标准分为(84.00±13.26)分,行为标准分为(54.2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改善预后、降低高血压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目的 .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某小区内年龄30岁以上人群进行免费体检,并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对该108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高血压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和"高血压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向居民普及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对73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的社区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上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0.82%.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北京九渡河镇4个村的21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对象。为216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随访,向其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干预1年后评价其干预效果,包括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复查率、规律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干预后216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54.63%)、需坚持服药(86.11%)等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25.93%.49.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6.99,66.20;P均〈o.01)。干预后,患者在控制体质量、限制食盐、适量运动、限制饮酒、戒烟方面均有较大改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总复查率、规律服药率和总控制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29.16%,10.65%和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z分别为39.93,4.9l,7.02;P均〈O.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建档实施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性、系统性治疗,是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合社区联动的延续护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结合社区联动的延续性护理。随访问卷调查分别在患者就诊时、诊疗后1月、3月、6月进行,指标包括高血压防治知识,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社区联动的延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服药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63例伴有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1),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