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身体、生活及心理等全面护理.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2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t检验. 结果 护理后,整体护理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整体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57-425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还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论是生理功能、独立性、精神信仰、社会关系和生活质量平分,还是SAS、SDS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平分和焦虑抑郁症状平分均明显的优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结论通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降低了患者患病率,再次住院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中103例并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并应用双夹心抗体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浆脑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浆BNP的降低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住院期间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珐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及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12例住院CHF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CHF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9%,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性别、性格、心功能分级、经济状况、自理程度、支持系统及对疾病认识相关。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应激状态。结果:两组心功能和应激状态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缓解应激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心照护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心照护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护理效果、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VESD、LVEDD、LVESV、LVEDV、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双心照护法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心功能、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2-272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比艾滋病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抑郁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实施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实验组应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护理后,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结合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不孕不育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缓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命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8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整体组各56例。常规组行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护理,整体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干预等措施,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评定的差异。结果整体护理前2组的GQOIL、SDS及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后,整体组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GQOIL评定明显好于常规组。结论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的疗效好,能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明欢  喻红  董翠萍 《全科护理》2014,(25):2353-2355
[目的]探讨质量反馈理论对食管癌病人围术期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质量反馈理论指导围术期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肿瘤生存质量量表(QOL)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OL 生存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反馈理论可有效改善食管癌围术期病人负性情绪、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2011年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同一心功能等级患者按住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月给予随访检查及心理护理,持续半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检查。两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测量其生活质量,并比较出院后半年内两组患者每月测得的血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的浓度。结果同一心功能级别的两组患者在出院第4、5、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pro-BNP浓度均明显低于相应心功能级别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时,同一心功能等级的两组患者在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出院第6个月,同一心功能等级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分别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经本院确诊的93例老年 COPD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延续护理模式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延续护理组治疗后的整体生活质量(QLQ-C30)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延续护理组 QLQ-C30评分(81.3±6.4)显著优于对照组(65.8±10.3)(P <0.05);SAS评分(27.7±7.1)显著低于对照组(49.6±8.4)(P <0.05)。延续护理组护理后 QLQ-C30功能量表总得分为(76.8±13.4)分,症状量表总得分为(23.7±8.5)分,护理后患者状态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整体生活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7.
杨绍平  伍倚欣  马兰  李小蓉 《全科护理》2011,9(21):1881-188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符合标准的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问卷(SF-36),观察两组病人焦虑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焦虑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病人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可减轻病人的负性心理,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俐芬  王向林  许金龙 《全科护理》2013,11(21):1923-192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同时不符合排除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精神科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照组结合简单娱乐活动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并以NOSIE第32项得分高低来评估干预疗效。[结果]基于NOSIE的测评,观察组干预后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及抑郁情绪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而对于衰退症状,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干预的有效率为78%,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病人自尊心,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检测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HAMA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