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淡中医衰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历来认为衰老之本在于肾气虚衰,但又并非单纯肾虚所致,而是五脏虚损的结果,尤其是肾、肝、脾的虚损;同时五脏虚损所致病理产物瘀血、痰浊亦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故笔者试从虚与实两方面探讨中医衰老机制。  相似文献   

2.
衰老是一种生理现象,病理因素亦可导致衰老。探讨生理性衰老与肾虚的关系。指出病理性衰老与年龄有关,由于肾虚,使机体自由基发生过氧化反应,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免疫器官萎缩,神经内分泌功能明显衰退。探寻肾虚与衰老的内在机制,认为肾虚是衰老的核心及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肾虚痰瘀与衰老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姜惟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06-108
本文认为肾虚系致衰的根本原因,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其生理状态的不同,取决于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肾中精气阴阳充足,五脏六腑得其所养,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则衰老可望能延迟,寿命可望能延长。肾中精气一旦衰减,则衰老随之而来。痰瘀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变化和病理产物,亦是致衰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后,不仅影响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而且会导致机体发生新的病理变化,从而加速机体的老化。实际上在衰老的进程中,肾虚为本,痰瘀乃是标,本虚标实,互为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4.
化痰开窍方对D-半乳糖大鼠衰老模型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脏腑功能衰退,导致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可加速衰老进程并导致一系列老年病的发生。因此,采用化痰、活血等治法可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而延缓衰老[1]。自由基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物质[2],D-半乳糖可以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增...  相似文献   

5.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脾肾虚弱 ,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抗氧化能力减弱 ,膜流动性下降 ,钠泵活力降低 ,认为应以脾肾相关为切入点 ,积极开展脾肾两脏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 ,对脾肾虚证的客观化及抗衰老研究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从脏腑衰老之无先后而有主次,分析并探讨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在衰老过程中的机制与地位,并提出肾虚渐亏是衰老的核心及根本原因,肝之虚实是衰老的启动因子,脾虚是促进衰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脏腑衰老的机制及启动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脏腑衰老之无先后而有主次,分析并探讨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在衰老过程中的机制与地位.并提出肾虚渐亏是衰老的核心及根本原因,肝之虚实是衰老的启动因子,脾虚是促进衰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杜建教授认为老年衰弱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五脏虚和气血津液的亏虚,标实为痰、瘀、郁。其中最根本的是肾虚,因肾之精血亏耗,元气不足,导致五脏之功能下降、气血渐渐亏损,痰、瘀等病理产物内生,机体整体走向衰弱。治疗注重调补脾肾、调畅情志、营养调理等。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超过正常浓度的一种状态。其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与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脂血症相当,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王耀光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本虚标实证,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湿热、痰浊、瘀血为标,肺脾肾虚病理产物留滞体内导致的代谢障碍。临床以肺脾肾虚、湿热蕴积证,痰瘀阻滞证,浊毒闭阻证,脾肾虚衰、湿毒弥漫证加以辨证。治疗以补脾肺肾、清利湿热、清热解毒、祛瘀泄浊为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燕燕  关洪全  金鑫 《吉林中医药》2011,31(7):611-613
女子衰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普遍的渐进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五脏无先后,尤以肾、脾、肝与女子衰老关系最为密切。其中以肾虚渐亏为女子衰老的根本,脾胃虚弱是促进女子衰老的重要环节,肝之气血虚实是女子衰老的始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认识。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中医学经典著作和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等引起骨质疏松症进行论述。结果: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等方面都会对骨质疏松症产生影响。结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血脂异常乃本虚标实之证,病因为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和素体虚弱,病机系素体脾虚或肝肾亏虚导致痰湿内聚,气机受阻,血行不畅而成血瘀,最终导致痰瘀互结。痰浊与瘀血是病理基础。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则血行不畅而致瘀;肾虚气化失司,水湿内停而生痰,痰瘀互结形成血脂异常;脾失健运,水谷无以化生气血,脂膏贮留于体内,侵入血脉,形成血脂异常。张学智将血脂异常分为四型:痰浊阻遏、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临床当因人而异,活血化痰,通络降脂,滋补肝肾,补脾和胃,标本兼治,未病先治,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3.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老年人肾虚、多瘀的生理病理特点和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现代研究,认为肾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机。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补肾活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4.
舌为心之苗窍,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故舌象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在妇科疾病中,常见舌象有8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热、血寒、湿邪、血瘀类,先辨舌脉,再施治,气虚类健脾益气,先后天共养之;血虚类补血养血,重者填精补血;阴虚类宜滋肾益阴;阳虚则健脾温肾补阳;血热以凉血为主;血寒重在温经散寒;湿热宜清热除湿;寒湿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治;血瘀则调气活血行瘀。临床诊疗时,要四诊合参,结合舌象、苔象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分为肝肾阴虚,心肾阴虚,阴阳两虚,痰瘀交阻等,病因有风、火、痰、虚、瘀之分,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多虚实夹杂;实证宜熄风、潜阳、化痰、祛瘀,以治标为主;虚证养肝,益肾,补气健脾等法,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特征。方法:收集天津、上海、辽宁营口、河南开封四个地区7家三级医院的570例肾虚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建立中医证候数据库,对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中医四诊信息、脉象、舌象进行描述统计,删除指标构成比10%的变量。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主要的症状及舌脉的分布。结果:肾虚型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年老体衰、情志失调;证候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亏、阳虚、阴虚、瘀、气虚、血虚、气滞、内火、内风;肾虚型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为最多,其次为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兼夹证型主要是气滞血瘀、心脾两虚、痰浊阻窍、肝郁气滞、心肝火旺。结论:肾虚型老年性痴呆证候特点是除肾虚外,同时兼夹痰、瘀、火等致病要素,反应了老年性痴呆作为慢性老年性退化性疾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7.
马堃  佟雅婧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451-4454
不孕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与确切疗效,临床围绕女性所特有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进行辨证论治,多采用补肾之法,兼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痰等。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肾虚血瘀是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也发现,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以肾虚血瘀较为多见,且通过一项单盲对照研究及科学评价证实了肾虚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内在根本,血瘀是一直贯穿其始终的重要因素。肾与气血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无论肾精不足,还是肾阴阳失调,都可以导致因虚致瘀的病机改变;肾虚与血瘀互为因果,关系密切。从肾虚血瘀论治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补肾活血可以达到泌天癸、调冲任、促排卵和助孕安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药的药食同源性和骨质疏松病程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科学研究中医药,合理评价其安全性,是中医药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治疗组(针刺、中药热敷、骨伤推拿手法、功能锻炼)和扶他林治疗组(扶他林乳胶剂、微波治疗、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9、12天共5个时间点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良膝关节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照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四联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扶他林治疗组。[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安全、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为该病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近10年来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共纳入2029例病历,分别统计主要证候和兼夹证候的类型及出现频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主要证候分布为肝肾阴虚(40.0%)、肾气亏虚(28.4%)、肝阳上亢(9.7%)、痰湿壅盛(7.4%)、瘀血阻络(6.6%)、痰瘀互结(5.7%)、肝火亢盛(1.1%),兼夹证候为肝阳上亢(26.5%)、痰湿壅盛(9.6%)、瘀血阻络(7.2%)、痰瘀互结(5.5%)、肾阴亏虚(3.7%)。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证候以虚证为多,肾气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且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最主要的兼夹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