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心外科的一顶尖端技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功能损害,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易发生意外。这就要求巡回护士仔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它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病人的安危。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3例均获成功。现就手术巡回的要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18例,女性IO例,男性8例。年龄l一36岁,体重8-64Kg,手术类型(1)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房室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来闭缺损修…  相似文献   

2.
游庆军  蒋锡初 《江苏医药》2005,31(11):854-855
目的 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19例10kg以下婴幼儿VSD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膜周部VSD15例(78.9%),漏斗部VSD4例(21.1%),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68.4%),VSD合并主动脉导管未闭1例(5.3%),VSD合并主动脉缩窄1例(5.3%)。全组患儿均在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儿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致死,病死率5.3%。结论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心肌灌注损伤,术后恢复快,适用于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病例。合理的病例选择、熟练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术期处理、术中注意彻底排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申天海  阎兴治 《贵州医药》1995,19(4):219-221
我院近二年施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52例,成活50例(98.5%)、死亡2例(1.5%)。现就其手术过程中麻醉管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全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缺(VSD)28例,房缺(ASD)11例,ASD并发二尖瓣裂1例,三房心1例,主肺间隔缺并发肺动脉高压3例,不典型法乐氏三联症(F3)2例,法乐氏四联症(F4)2例,VSD并发PDA4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年龄3岁。2术前准备单纯的VSD,ASD术前无须特殊准备,心功能较差及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则需定期吸氧及口服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纠正水…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年12月至1989年5月共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4例,其中12岁以下小儿63例,现就63例小儿手术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34例,女29例;2~5岁15例,6~10岁35例,11~12岁13例。二、疾病与手术种类:室映修补术32例,房缺修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活婴 8‰~ 14‰ ,心内直视术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而术后的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本文对我院 1998— 2 0 0 0年的 116例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进行总结和分析 ,旨在加强与提高对小儿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水平 ,提高治愈率。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0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4.5个月~ 14岁 ,≤ 3岁者占 3 1% ,体重 4.5~ 5 2 kg,≤ 10 kg占 2 2 %。116例中 ,房间隔缺损 ( ASD) 4 1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 4 7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 P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2~78岁,体重27~68kg,手术类型:CHD,ASD修补术3例;CHD,VSD修补术2例;MVR3例;MVR AVP1例;MVP1例,CABG4例,F4根治术1例;PDA1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22~102min,平均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79min,平均30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5%.结果 全组无死亡例.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涉及多学科的合作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社会需求 ,使小切口、微创伤心外科得以发展 [1 ,2 ] 。经右胸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报道 ,已取得良好效果 [3 - 5 ] ,但由于其适应证的局限 ,对一些复杂畸形尚难以应用。我院从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实施胸骨下段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 6 6例 ,全部成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41例 ,年龄 3~ 5 8岁 ,平均 15 .8岁 ,体重 9~ 71kg,平均 31kg,心胸比例 0 .48~0 .7,平均 0 .5 8。病种包括 :房间隔缺损 (ASD) 16例、室间隔缺损 (VSD) 35例、房缺合并室缺 (A V) 4例、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间的小儿气管切开 6 0例临床资料加以总结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小儿气管切开病例中 ,男性 4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 15岁。其原发病 :外伤 10例 ,其中合并出血 1例 ,喉狭窄 1例 ;气管异物 2例 ;急性喉炎 2 0例 ,其中合并  相似文献   

9.
心肌保护一直是心内直视术围术期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和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我们对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42 3例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 34例重症患者行低温室颤不阻断升主动脉 ,左心充分引流技术 ,效果良好 ,现将此心肌保护技术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4例中 ,男 15例 ,女 19例。年龄 2 3~5 6岁 ,平均 (2 9± 15 )岁。体重 40~ 72 kg,平均 (4 2± 13) kg。室间隔缺损 (VSD) 6例 ,其中 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 (PFO) ;房间隔缺损 (ASD) 16例 ,其中 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 (PS) ,二尖瓣…  相似文献   

10.
马洪亮  王英  张爱玉  付建锋  宋子贤 《河北医药》2011,33(22):3399-3400
目的总结58例6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58例6kg以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惠儿行心内直视手术的ECC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手术。其中深低温停循环(DHCA)3例,深低温低流量(DHLF)18例,中度低温中低流量19例,浅低温中高流量13例,常温不停跳5例,均给予常规超滤(CUF)联合改良超滤(MUF)。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ECC转流时间36~225min,平均(106±5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5~126rain,平均(57±26)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8例延迟关胸。术后早期死亡6例(10.3%)。结论合理的预充,良好的心肌保护、脑保护,选用适宜的灌注方式,是6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确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315例VSD合并PH患儿接受了心内直视手术,占同期VSD手术总数的31.1%,其中轻度123例,中度95例,重度97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4.44%),远期死亡2例(0.63%)。年龄≤1岁、体重≤7公斤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4.29%和14.71%。年龄>3岁、体重>10公斤者则分别为3.08%和2.61%;97例重度PH患儿围术期死亡8例(8.25%),远期死亡2例(2.06%);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主动脉/肺动脉直径比等呈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避免右室切口、保护术后心功能和术后PH的适当处理,同时加强科普科普宣传教育有其特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采用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行小儿腭裂修复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 岁以下的腭裂患儿12 例,3 岁~5 岁的8 例,6 岁~10 岁4 例.其中男8 例,女4 例,体重13 kg~30 kg,ASAⅠ级~Ⅱ级,全身情况良好,手术时间为1.5 h~3 h.  相似文献   

13.
顾海涛 《江苏医药》1998,24(7):476-477
报告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377例,其中9例延迟关胸。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1例。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31±5分钟和85±2分钟。3例术毕未能关胸,6例入监护空即刻至9小时内重新开胸。延迟关胸时间1~3天。全组无死亡,随访3个月至8年,生存良好。表明延迟关胸是处理心内直视手术后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提高小儿复杂心脏病的手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手术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顾瑞华  于昂 《天津医药》1992,20(2):105-107
1986年5月至1988年9月,我们应用体外循环合并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成功地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44例,获得满意的心肌保护及手术效果。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44例,男23,女21例。年龄3~40岁,平均10.5岁,其中7岁以下19例,8~14岁15例,15岁以上7例。手术种类:室间隔缺损修补20例,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高原条件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对31例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和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38岁,体重9-46kg。9例ASD均施行直接缝合术,VSD中8例直接缝合,14例行补片修补术。结果: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灌注肺、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12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以明显减轻或避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文华 《成都医药》2001,27(4):226-227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划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91例婴幼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和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婴幼儿52例(男24例,女2 8例),年龄1月~36月,平均11.7±8.3月;成人139例(男72例,女67例),年龄24~55岁,平均41.2±14.5岁.结果 52例婴幼儿术后并发症11例,占21.15%;死亡7例,占13.46%;以1岁内的婴幼儿死亡率为最高(占19.05%).139例成人术后并发症13例,占9.3 5%;死亡2例,占1.44%;婴幼儿与成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同时运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婴幼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时应逐步完善心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身麻醉围气管插管期常因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的强烈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临床上常以RPP(收缩压、脉率乘积)的高低来估计患者围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大小[1]。本文采用两组不同配方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并观察围插管期RPP变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ASAⅡ级择期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Ⅰ组男8例、女2例;体重58±8(kg);年龄47岁±12岁。Ⅱ组男6例,女4例;体重49±5(kg);年龄50岁±8岁。2方法Ⅰ组经下肢静脉先后注射2.5%硫喷妥钠6~8mg/kg、芬太尼5μg/kg及琥珀胆碱2mg/kg。待肌颤消失后行气管插管。Ⅱ组经…  相似文献   

19.
10公斤以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其独特的解剖及生理特症,使麻醉管理和技术操作的难度大为增加。我院自1996年~2003年9月完成118例10公斤以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其中男58例,女60例,最低体重6公斤。包括法乐氏五联症3例,法四32例,法三8例,房间隔缺损30例,室间隔缺损37例,其他8例。心功能Ⅲ级13例,余心功能Ⅱ级以下。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立虹  刘雪莲 《云南医药》2000,21(4):338-339
机械通气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全麻体外循环的心内直视手术 ,为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呼吸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若应用不当 ,则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分析我科近期 2 8例心内手术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出现并发症的原因 ,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2 8例患者中男性 15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62岁。其中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10例 ,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高压 5例 ,法乐氏四联征 3例 ,房间隔缺损 3例 ,风心病瓣膜置换 7例。 2 8例为全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均经口法气管插管 ,使用多功能呼吸机Servo 90 0C、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