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虹茵  卢平  张建桃 《护理研究》2010,24(8):2048-2049
[目的]探索手术室核心能力培训方案,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利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层级管理,采用自评与他评的方式,给护士评定层级,再根据不同层级要求制订培训内容和目标,在临床中采用自学、个案分享和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对手术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手术室护士接受层级管理培训后,个人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实验组在腔镜弹道手术中的术前准备满意率、术中操作满意率、故障排除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05);被医生投诉明显减少(P〈0.05);护士认为,层级管理培训方法在内容针对性、工作效率、个人能力的提高方面较传统方法效果好(P〈0.05或P〈0.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训练的实践过程及结果,探讨适合我国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发展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职级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知识及技术目标训练模块,采用“3+2”的训练方法。并定期评价、定级和再培训。结果各层级护士的大部分临床核心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能力训练既有利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又为ICU的护理质量提供了知识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现状。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北京、广州、济南、合肥、西安、南京、南昌、南宁、兰州等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的632名护士。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调查表。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均值为(2.34±0.61)分;ICU护士是否曾接受ICU专业培训、不同ICU培训级别、不同ICU培训时间在专业核心能力水平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提高ICU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培训的干预措施中,重视系统性、规范化,以提高其专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护士分层次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管理在呼吸科的作用,寻找适合病房工作需要和护士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方法2006年3月-2007年2月采取传统的整体护理管理方法,科内护士轮流担任责任组长及其他各班次。2007年3月-2008年2月期间采取分层次管理的方法,即依据职称、能力、学历等综合能力及呼吸科工作特点将护士分成4个层次:责任组长、执行护士、辅助护士、秘书。各层次人员严格制定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奖金待遇,根据各自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比较分层次管理前后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及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结果(1)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15名护士对护士之间的团结性、积极性、工作效率等9方面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2)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患者在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疾病需求的满足等9方面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或P〈0.01)。(3)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结论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人尽其才,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团结性;加快了年轻护士的成长;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特别是在危、重、急患者多的科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0.59,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的年龄、护龄、在ICU工作时间与专业核心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职称、不同ICU层次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同。结论: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受年龄、ICU不同层次、培训及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ICU护士的焦虑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0-12月以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ore,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ratingscale,SSRS)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8名ICU护士和76名非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平均SAS得分为(50.09±8.73)分,高于非ICU护士的(38.32±8.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不同年龄段ICU护士的SAS得分及存在焦虑者的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34岁护士的SAS得分最高;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中,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SAS得分呈负相关(r=0.313,P〈o.05)。结论ICU护士与非ICU护士的焦虑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年长ICU护士焦虑状况较年轻ICU护士更明显,社会支持利用度越低的护士焦虑值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对4所三甲医院的120名ICU护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自我防护知识得分为(41.6±23.5)分,自我防护态度得分为(51.8±30.3)分,自我防护行为得分为(51.3±21.2)分;且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防护知识与态度、行为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自我防护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态度较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职业性腰背痛自我防护知识方面的培训,培养良好的自我防护态度,有效预防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心电事件监护能力的掌握情况,发现薄弱环节,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电监护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10家医院47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心电事件判断能力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见心律失常(4.01±0.76)分,假报警(3.87±0.67)分,恶性心血管事件(3.65±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81,P<0.05)。其中,以判断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能力最强,为(4.23±0.81)分,判断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能力最差,为(3.24±0.98)分。结论应着重加强ICU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多元化培训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依据辅助生殖专科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制订培训目标,采取一对一培训、集中授课、情绪管理培训等多元化方式,结合21d效应理论的应用,对门诊在职的16名门诊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规范化培训。结果培训结束时护士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护士自评情况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元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辅助生殖专科门诊护士规范化作业的依从性,提高护士的专科核心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实施应急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应急能力培训小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制定血液净化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分层级护士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月每季度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应急能力培训后专业护士的基本急救操作技能、专科应急预案处置能力、综合应急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血管通路血液外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核心能力培养中注重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可以强化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判断力和应急能力,减少血液净化突发事件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确保血液净化治疗护理质量与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亚专业化护理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专业化护理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分析和评价新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估我科31名护士在亚专业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核心能力的情况,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以分析护士核心能力的差异,评价新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亚专业护理模式前后我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4);批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及教育/咨询等各个能力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法律/伦理能力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173)。结论亚专业化护理模式促进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改进了科室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本科室护士按照核心能力从低到高分为3个层级,围绕急诊专业护士5个核心能力进行分层级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考核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本科室护士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急诊科医生及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可以起到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林凤英  麦志晖  王永飞 《全科护理》2012,(18):1697-1699
[目的]建立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实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岗位能力培训有机结合,提升ICU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的职级评定,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将护士和床位分组,每组护士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形成上级对下级护士逐级负责制的层级系统化管理模式,并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施纵横双向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指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使各层级岗位职责及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得到有效落实,保证ICU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缺陷。  相似文献   

14.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和整群抽样法,运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48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得分为46.10±6.36,其社会支持水平因年龄、护龄、婚姻和职称的不同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社会支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及总体核心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增强主观支持,可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护理硕士研究生中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8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专业发展、临床护理、教育与咨询、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和领导;不同职称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应加强对低职称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护理研究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杜丹丹  黄万琪 《全科护理》2013,(26):2474-247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现状,评价本科护理教育改革的效果。[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1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7个维度高低依次为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咨询、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上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水平,护理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应加强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与临床实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和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我国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及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评估ICU护士专业水平,为制定合理的ICU专业护士的培训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调查研究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0.59,表示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处于大部分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项目的能力;而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评分为2.20±0.63,说明ICU护士对专业培训处于需要水平.结论 ICU护士自评专业核心能力较高,ICU护士基本能掌握和运用ICU设置与管理、掌握和运用对危重病人护理知识、掌握和运用专科技术以及具备教育与培训的能力;ICU护士渴望接受上述4方面的系统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8.
胡韵  奚静  李婧熙  顾依帆 《护理研究》2014,(12):4375-4378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文化与护士核心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医院护理组织文化水平和提升护士核心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施建议。[方法]采用中文版护理组织文化量表(NCAT)与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上海市中心城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514名在职护士的护理组织文化、护士核心能力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护理组织文化总分为(60.66±8.27)分,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7.15±37.76)分;护理组织文化与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呈正相关(P 〈0.01)。[结论]医院管理者在进行护理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强化护士的专业承诺意识,培养角色与职责观念,加强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护士核心能力,进而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