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病特性。本文从突变动物模型、经典连锁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分析以及AMD与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等角度介绍了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FM100-色调试验仪及Goldmann-Weeker暗适应仪,对伴有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进行了黄斑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检查。结果显示,晶体混浊及正常的AMD患者、除黄斑绿光阈值外,黄斑光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提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可能不是引起AMD视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叶黄素血浆浓度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浆叶黄素浓度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42例,平均年龄69.2岁。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志愿者20例。对研究对象行视力、眼前段的检查,眼底照像的检查,同时询问吸烟史、饮酒史及心血管病史。对研究对象的饮食摄入进行询问,估计叶黄素的大致摄入量。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中胆固醇含量,利用高效液相分析仪检测了血中叶黄素的含量。结果比较AMD患者与无AMD人群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及血浆胆固醇含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血浆叶黄素浓度,AMD组为1.73mg/L,无AMD组为3.12mg/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黄素作为一种黄斑色素,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当前社会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型易与弥漫性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下积血等疾病混淆。笔者曾遇一例将老年性黄斑变性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最主要的原因,我国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也日趋增多,而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AMD的发病机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关注。我们从病因学的角度对AMD的发展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近年来,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病率不断上升,药物治疗手段快速发展,中国各地眼科医师对AMD的干预意识与知识的普及率有待提高,各地区各层级医院对AMD的诊断与治疗仍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主,需要规范化的诊断治疗临床路径.方法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组成“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与临床路径制订委员会”,倍鉴国际指南,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对更新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结合我国AMD类型的特殊性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制订了“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以下简称“临床路径”),用于指导AMD的治疗.结果 本临床路径按AMD分期和分型,包括检查项目的选择、治疗手段、随诊和低视力辅助,以流程方式编写,便于眼科专科医生和眼科全科医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普及规范化的AMD诊断治疗临床路径.结论 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路径的制订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实际诊断治疗需求,对AMD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给予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本临床路径旨在满足大部分患者的诊断治疗需求,临床医生在应用本临床路径时还应当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采用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命名是基于近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OCT血管成像(OCTA)对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认识提出的共识。命名委员会主要参与者是美国黄斑学会和法国联邦黄斑学会的医生, 并集中了全球发表大量AMD文献的专家、AMD临床试验读片中心的代表和从事过AMD研究的眼病理学者。共识将新生血管性AMD改称为黄斑新生血管病(MNV), 分为1型、2型、3型共3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黄斑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或称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这是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在美国老年人失明或低视力的眼病依次为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自从开展显微眼科手术以来,白内障较早手术,术后不论是人工晶体植入或配戴合适的眼镜,均能恢复一定的视力,故白内障致盲的重要性已明显减低,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严重性却相对地变得更为突出,成  相似文献   

9.
新命名是基于近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OCT血管成像(OCTA)对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认识提出的共识。命名委员会主要参与者是美国黄斑学会和法国联邦黄斑学会的医生,并集中了全球发表大量AMD文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AMD患者的逐年增加,这也成为眼科防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其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其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抗VEGF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该病,本文主要介绍康柏西普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老年性黄斑变性(Aging Mae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视力逐渐下降,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性的缺血萎缩,有色素沉着或黄色小点,少许病人黄斑有盘状病变,视力严重减低。在美国AMD是老年致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首要致盲眼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MD主要分为干性(地图样萎缩)及湿性(新生血管性)两类,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晚期AMD常导致严重的中心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作为环境因素与遗传基因共同作用的复杂眼底病变,AMD的明确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指出遗传基因、表观遗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等均参与了AMD的病变过程,本文就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病因做一系统阐述并重点指出表观遗传调控与眼部疾病特别是AMD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由天津市眼科医院陈松教授主编,全国著名眼底病专家中南大学聂爱光教授和北京同仁医院王光璐教授主审,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作序,全国多所医疗机构60余位眼底病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共同编写的《现代老年性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一书近期由天津市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生理,包括黄斑解剖生理,黄斑区的微循环,组织病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第二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与发病机理,包括病因学,慢性光损伤,氧化应激,流行病学,免疫学,基因研究以及相关因子等;第三章: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特征,包括黄斑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渗出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第四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检查,包括视功能检查,光学、声像学、电生理检查和眼底造影检查;第五章: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介绍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引起,患者会出现不可逆性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英国皇家眼科医学会发布了最新的AMD指南,对AMD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做了详细介绍。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全面解读,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AM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眼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黄斑色素主要包括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分布在整个视网膜上,以黄斑中心凹密度最高.现认为黄斑色素的功能减退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病理生理改变一致,提高黄斑色素水平可降低AMD发生和发展的危险性.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补充治疗可能对AMD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价值亟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黄斑色素的组成结构、分布、来源以及功能特点、检测方法及其与AM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5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可靠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大量研究显示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此文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常伴有进行性视力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全世界第三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虽然AMD目前尚未成为我国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但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AMD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MD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本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就AMD目前有关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黄斑阈值程序测定了104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6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病人的黄斑光敏度(ML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湿性较干性患者降低显著,Amsler表检查异常的下降明显,MLS与视力相关。认为该仪器在AMD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氧化营养素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军  文峰 《眼科学报》2007,23(4):193-198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视力损伤和致盲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的高耗氧性,高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作为氧自由基的靶点和暴露于可见光的特性使其易产生氧化应激。大量研究均显示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本文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眼科学报2007;23:193-198.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老年人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D存在大量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全身因素,眼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基因因素。现将近年来有关AMD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