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隐匿性病变,是目前发达国家人口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第一次冠心病事件后约有1/3患者死亡。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染性疾病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威胁逐步减小。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高血压病、冠心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群的主要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4%以上,且远高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仅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疾病能够真正得到长期改善有赖于长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因.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日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全球流行广泛的疾病,我国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且年龄正在年轻化.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2].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cease,CHD)发病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不良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体力活动少、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高血压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冠心病、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在1958年、1979年、1991年分别进行了全国性的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速度逐年加快[2].由于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以及信息来源不足的差异也是导致城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指导城乡居民进行合理的饮食,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心力衰竭的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因。现有的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谱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2%~21%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会伴发心房颤动[1],而≥20%的心房颤动患者会同时合并冠心病[2].  相似文献   

11.
对心内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心内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的体会高青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疾病谱、死因谱顺位排列发生了变化,心血管疾病已排在前4位。这些变化说明了心血管疾病正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广泛开展卫生宣教,以改变不科学的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日益增高,人们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诊疗手段日新月异.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目前认为有20%~30%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  相似文献   

13.
对氧磷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coronery artery disease,CAD)由于其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对氧磷酶与冠心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证实,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酶活性参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高密度脂蛋白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高血压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冠心病、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在1958年、1979年、1991年分别进行了全国性的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速度逐年加快。由于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以及信息来源不足的差异也是导致城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指导城乡居民进行合理的饮食,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在各种死因中占首位,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统计资料提示,我国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至少具有1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  相似文献   

16.
刘俊卿  张平  李蓉 《护理研究》2012,26(12):1098-1099
冠心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身疾病,具有突发性、致死率高、病程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成年人的最主要死因之一,该疾病的发病给病人带来了持久的心理负担和心身痛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类似重大疾病的心身创伤在带给病人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可促进个体的正性人格改变和成长,他们在和这种具有创伤性的负性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也能体验到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这种正性变化被称为创伤后成长( posttraumatic growth,PTG)[2,3].在PTG众多的研究中涉及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未见报道,为了解中老年冠心病人创伤后成长状况和相关因素,对我科192例冠心病病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钱叶长 《临床荟萃》1992,7(6):283-284
钙阻滞剂(CCB)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已有多年历史,并已取得肯定疗效,近年来,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HT)的报道日益增多,并可能成为治疗PHT较有希望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各种心、脑血管事件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因。 1998年来自USRDS(UnitedStatesRenalDataSys tem)的数据显示 :透析患者的 5年存活率为 2 9.3% ,其中将近一半的死因为心血管疾病。在 2 0~ 44岁、45~ 6 4岁、6 5岁以上 3个年龄组 ,急性心肌梗死分别占死因的 7%、11%和 10 %。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更差 ,2 7%患者在透析开始后1年内死亡 ,其中 45~ 6 4岁年龄组死因的 12 %是心肌梗死[1] 。早期发现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存在的冠心病 (CAD) ,有助于通过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对血透的耐…  相似文献   

19.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与恶性肿瘤、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共同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毒素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但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其合并症与病死率很高,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40%~50%[1]。为探讨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目前研究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而P-选择素和瘦素在血液透析高发心血管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对P-选择素和瘦素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对于进一步发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高发心血管疾病干预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