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西地兰对于甲亢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亢伴发快速型房颤患者共100例,对患者采取倍他乐克联合西地兰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与血压变化进行对比,以了解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西地兰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心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西地兰对甲亢伴发快速型房颤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及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美托洛尔组使用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地尔硫卓组使用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西地兰组使用西地兰注射液治疗,比较3种药物治疗后120min内不同时间点患者心室率的变化,并统计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美托洛尔组治疗后5min患者心率即出现显著下降,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地尔硫卓组和西地兰组(P〈0.05).治疗后120min美托洛尔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地尔硫卓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型房颤起效迅速,对患者血压影响小,可以作为快速型房颤治疗的首先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特点是心悸、脉搏绝对不齐;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与振幅变化不定的基线波(f),R-R间期绝对不整。心房颤动临床分:①初发心房颤动:指首次发作的心房颤动,包括发病时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能确定心房颤动的起病时间、持续时间和既往心房颤动病史者。②阵发性心房颤动:指持续时间<7d,常<48h,多数自行转复但常反复发作。③  相似文献   

4.
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性心房颤动、快速型心房颤动、速型心房颤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粗波型房颤、细波型房颤。房颤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搏动,或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出现等。  相似文献   

5.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通常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型房颤和永久型房颤三种。对于永久型房颤患.治疗主要围绕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这两个环节:而对于阵发型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则通过急性复律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以控制心律.同时应当注意预防血栓。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方法有电复律和药物复律.药物逆转房颤具有更简单、更方便的特点,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高,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魏建军  阎素琴 《河北医药》2007,29(9):965-965
本文报道胺碘酮、倍他乐克联用对42例快速型房颤患者的治疗,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问住院的快速型房颤患者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9~83 岁,平均61.7岁;病程0.5~9 年.阵发性房颤17例,持续房颤25例.单纯性房颤5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12例,肺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除外病态窦房结(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亢性心脏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所有心脏病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在Ⅲ级以下;患者经常规内科治疗后均无低血压,无高度水肿、发热及严重感染,并排除风湿热活动.  相似文献   

7.
金蔚英  钱士明 《江苏医药》1996,22(8):587-587
近年来我们采用纯中药制剂芬舒雅鼻腔吸入用药方法治疗快速房颤21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1例房颤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46~81岁,中位年龄63岁。其中冠心病8例,高血压住心脏病3例,高心合并冠心3例(其中2例合并病窦综合征并埋藏心脏起搏器),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塞1例,肺心合并冠心1例,风心病4例,特发性房颤1例。21例中16例为门诊患者,5例为住院病人。二、观察方法患者均不停用原来治疗方案,用药前常规查心电图。将0.5ml芬舒雅药水滴在手帕或餐巾纸上,经一侧鼻粘膜吸入。15分钟后复直心…  相似文献   

8.
郑权秀 《天津药学》2005,17(6):21-22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和胸闷等症状。而且,如房颤持续时间过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和Ⅳ类,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主要作用于心房,可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临床已有报道,采用顿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复房颤,并且安全性较好。为此,笔者采用顿服600mg负荷量心律平的方法,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观察永久性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长期疗效,对10例持续性房颤病史6月~7年、反复发作快速心室率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恶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双心室VVI起搏(6例)或单心室VVI起搏(4例)。随访平均17.7&;#177;4.4月。结果表明,术后起搏器夺获心率&;gt;95%,很少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术后心功能及LVEF均明显改善(P&;lt;0.05),LVEDD减少(P&;lt;0.05);随访期间无死亡及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不能用药控制的患者,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不增加病死率及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西地兰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效果。方法选择自2006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229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并进行相关评价。结果给药2h后A组心室率降到100次/分以下明显优于B组,且P<0.001,A组转为窦律者明显多于B组,且P<0.05。结论使用药物干预或进行电击治疗才能转复窦性心律者,常规西地兰用量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工作用药过程中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1.
风湿性心瓣膜病中快速房颤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住院人群中年平均死亡率高达16%[1],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单用洋地黄制剂控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快速房颤往往效果不佳.我们观察了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小剂量地高辛对减慢快速房颤心室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嵬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35-136
目的比较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共38例,按照药物编号顺序依次入组,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静脉泵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房扑/房颤转复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血、尿指标。结果普罗帕酮组为(38±9)min的平均转复时间,转复窦性心律时为(134.5±5.8)mg的平均使用量,出现低血压2例,于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另有1例患者发现窦性停搏,全天共发生4次>2.5s的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2.8s。伊布利特组转复率78.9%(15/19),普罗帕酮组转复率31.6%(6/19)。伊布利特组转复窦性心律时有(1.6±0.5)mg的平均使用量,(28±12)min的平均转复时间,有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短阵单型性室速。两组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化验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房扑/房颤新型Ⅲ类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安全、疗效迅速等优点,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高辛注射液与西地兰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房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使用地高辛注射液,对照组使用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结核病合并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肠结核合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1)及1例肺结核合并房颤患者(患者2)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给予用药指导及药学监护,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建议,患者1选择对肝功能影响更小的中等强度的瑞舒伐他汀钙调脂治疗,在使用利福平期间将替格瑞洛替换为氯吡格雷,首剂量150 mg,维持剂量75 mg(每日1次);患者2使用利福平期间胺碘酮维持200 mg(每日3次),利伐沙班20 mg(每日1次)。医师采纳建议,2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好转,且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利福平是细胞色素P450 3A4酶强诱导剂,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临床药师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伴持续性快速房颤(AF)患者治疗中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将CCHF伴持续性快速A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治疗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心室率控制在静息55~70 min-1,活动后≤90 min-1;对照组患者心室率控制在静息71~85 min-1,活动后≤110 min-1,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的临床症状、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T)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HF伴持续性快速AF患者治疗中心室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能更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而且,房颤持续时间越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可以说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总的来说,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Ⅳ类。可以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ⅠA类(如奎尼丁)、Ⅰ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007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案例报道第5卷第1期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心率(次/min)QT间期(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西地兰联合硫酸镁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地兰治疗的基础上输入硫酸镁;对照组在西地兰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在血压、心室率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稳定心室率、降低不良反应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西地兰联合硫酸镁的方法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可以有效稳定心室率,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有为 《河北医药》2009,31(17):2224-2225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AMI患者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应用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用药后0.25、1、2、24h心室率分别为(132±17)次/min、(118±15)次/min、(108±19)次/min、(90±24)次/min,较用药前(150±20)次/min明显下降(P〈0.01)。其中14例患者(73.6%)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间歇,1例出现窦缓,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19例患者(包括转复与未转复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快速房颤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房颤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居第三位,室率大于100次/分称为快速心房纤颤。快速房颤使心输出量至少减低25%,出现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引起体循环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心脏的变频性效应降低,从而对刺激和运动的适应能力下降;甚至可诱发室速、室颤,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75例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作出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20.
蒲红  尹炯  吴炎 《中国医药指南》2004,2(12):954-955
目的:探讨慢性快速房颤病人的房室结消融 起搏 药物能否有效控制心室率问题.方法:将3例顽固性慢性快速房颤病人均给予房室结消融,放电当中出现一过性快、慢速交界性心律,说明消融有效.若消融15~60秒未出现Ⅱ°Ⅱ型或Ⅲ°AVB、R-R长间期≥3秒、心室率≤40次/分时,停止消融观察,如果出现前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安装心脏起搏器.结果:1例患者完全阻断房室传导,心室率在38-40次/分,给予植入vvI起搏器.另2例患者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及R-R长间期,心室率降至90~120次/分,适当用减慢心室率及强心甙药物效果显著.讨论:慢性快速顽固性房颤病人,用消融改良房室结 起搏 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有明显效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