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 0 4 16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 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冉立伟 (新疆医大一院皮肤科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 0 0 3,17(6 ) .- 36 9对 2 5例 SLE患者进行血清和脑脊液 (CSF)中CRP及抗核抗体 (ANA)的检测 ,分析血清 CRP与 CSF中 CRP、血CRP与血清 ANA、CSF中CRP与 ANA的相关性。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 CRP与 CSF中 CRP水平呈正相关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 CRP与血清ANA、CSF中 CRP与 ANA均无明显相关性。认为血清CRP水平与 SLE活动性无明显关系 ,不能作为SL E活动指标 ;…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脑脊液 (CSF)的改变规律 ,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 2 0例狼疮性脑病 (NPLE)和 2 0例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CSF常规、生化、酶学、免疫学指标。结果 NPLE组的CSF细胞数、蛋白质、抗核抗体 (AN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 )均升高 (P均 <0 .0 5 )。结论 SLE患者CSF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 ,检查CSF对狼疮性脑病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 3 7例患者血清及 2 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并设 3 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低 (t =4.13 1,P <0 .0 0 1) ,但患者的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没有相关性(P >0 .0 5 )。结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I-TAC)趋化因子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TAC水平。结果①SLE患者血清I-TAC水平(20.20±6.62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3.13±0.70ng/mL),活动期患者(43.96±14.08ng/mL)高于非活动期患者(2.03±0.46ng/mL);患者血清I-TAC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r=0.54,t=4.87,P<0.001)、血沉(r=0.47,t=3.80,P<0.001)及ANA对数值(r=0.37,t=3.05,P=0.003)呈正相关,它与补体C3(r=-0.26,t=2.03,P<0.05)呈负相关。②肾损组患者(50.22±16.86ng/mL)血清I-TAC水平明显高于非肾损组患者(7.33±5.11ng/mL)。结论I-TAC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血清I-TAC水平可作为监测疾病活动程度和肾脏损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硫化氢(H_2S)浓度的差异,分析H_2S浓度与病情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相关性。方法:73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 mL,分离并收集血清,用亚甲基蓝法检测血清中H_2S浓度,用酶循环法检测Hcy浓度。统计比较不同病情SLE患者与对照者血清中H_2S浓度是否具有差异,分析SLE患者血清H_2S浓度与Hcy浓度的相关性。结果:病情无活动的SLE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83,P0.05);病情中度、重度活动的SLE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低于对照组、病情无活动和轻度活动者(t值分别为7.59、5.59、4.11,P值均0.01);SLE患者血清中H_2S水平与Hcy浓度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血清中H_2S水平与SLE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能在SLE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不同细胞核成分抗体与SLE病情活动不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抗ds-DNA抗体及其他抗细胞核成分抗体水平与SLE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0-2002年我院皮肤与风湿科、肾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SLE患者2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病情活动性评分,按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4分)、中度活动组(5~9分)及重度活动组(≥10分)3组。并对其中52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①225例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和ANA滴度与SLEDAI无相关性(r1=0.054、P1=0.662,r2=0.089、P2=0.183)。②抗ds-DNA抗体水平在轻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活动组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P<0.01)。ANA滴度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SA、SSB抗体的阳性率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根据抗ds-DNA抗体结合率将患者分为<20%(第1组)、≥20%(第2组)两组,两组SLE脑病、肺部病变、浆膜炎、血管炎、关节炎、血象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第1组(P<0.05),但这些有肾脏损害的患者蛋白尿、肌酐水平与抗ds-DNA均无相关性(P>0.05)。④追踪观察52例中30例高度活动组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而22例轻、中度活动组抗ds-DNA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度活动组,抗ds-DNA抗体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在稳定期,与疾病无相关性.ANA等其他自身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无相关性.虽然抗ds-DNA抗体结合率≥20%的患者易伴有肾损害,但与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接受迪银片治疗前及第 12周分别根据皮损求得PASI值 ,并相应检测血清sIL 2R ,IL 2 ,TNF α。结果 ①迪银片治疗 12周后 ,治愈 6例 ,显效 3 8例 ,进步 2 8例 ,总有效率 5 5 %。②血清sIL 2R ,TNF 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t =3 .0 7、3 .2 0 ,P均 <0 .0 1) ,IL 2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t =2 .19,0 .0 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抗狼疮散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DNA及DNase的影响。方法 :4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 2 0例 )给予抗狼疮散结合泼尼松治疗 ,对照组单纯 ( 2 0例 )给予泼尼松治疗 ,共 3个月 ,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DNA及DNase水平 ,同时检测 3 0例正常人血清。结果 :SLE患者血清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DNas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5 )。治疗后 ,治疗组血清DNA及DNa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抗狼疮散对SLE患者血清DNA及DNase无影响 ,它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发挥治疗SLE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水平及一氧化氮(N0)在皮损表达和血清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①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细胞黏附分子。血清NO的检测使用NO硝酸还原酶试剂盒;②采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黏附分子和NO的表达。结果:①血清中可溶性VCAM-1(sVCAM—Ⅰ)、可溶性ICAM-1(sICAM—Ⅰ)、NO水平病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病例组活动期较非活动期升高(P〈0.01)。②SLE活动期皮损处血管内皮细胞VCAM-1、ICAM-1、E-选择素和NO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调(P〈0.05)。③SLE患者sICAM-1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有相关性(r=0.590,P=0.026),NO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777,P=0.001)。④血管内皮细胞内各黏附分子、NO表达的强度依次为VCAM-1〉ICAM—1〉NO〉E-选择素。结论:VCAM-1、ICAM-1、E-选择素和NO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组织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HV 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的感染情况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应用HHV 8特异性引物片断对 3 4例SLE患者血清进行PCR检测。结果 SLE患者血清HHV 8阳性率为 47%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①HHV 8在SLE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②SLE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可能更容易造成各种慢病毒 (包括HHV 8)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11.
Nucleosomes and the broad family of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NAs;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histone and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We collected clinical information on 90 patients with SLE and 73 healthy volunteers and measured serum levels of the ANA family using a double-sandwich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serum nucleosomes of patients with S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levels of AN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controls.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nucleosomes and ANA,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As were found. Patients with SLE with positive ANA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of renal disorders than those with negative ANA. Determination of serum nucleosomes and ANAs contributes to SLE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2.
SLE脑损害危险因素的临床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初步探讨发生SLE脑损害(NPLE)的危险因素,对17例NPLE患者及29例无脑损害的SLE(非NPLE)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的统计学比较,并分析NPLE与各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PLE病组发热、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脑脊液(CSF)抗核抗体(ANA)阳性、CSF蛋白增加及氯化物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PLE组(P<0.05),而盘状红斑发生率则显著低于非NPLE组(P<0.05);发热、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CSF ANA阳性、CSF蛋白增加及氯化物减少可能是发生NPLE的危险因素,盘状红斑及抗Ro抗体阳性可能是NPLE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两者的比值以及同临床 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sTNFRI及sTNFRII水平,同时检测其它免疫项目。结果:①SLE患者血清中sTNFR I、sTNFR II、TNFα水平及sTNFR I/TNFα和sTNFR II/TNF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sTNFR I与sTNFR I与sTNFR I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1)。②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sTNFR I及sTNFR II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与血清中的TNFα和sTNFR II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0.73;P<0.01)。③TNFα与感染有平行关系,而sTNFR II同临床症状评分呈相关(r值分别为0.69和0.75)。结论:SLE患者sTNFR、TNFα水平及sTNFR I及炎症方面发挥作用,sTNFR I及sTNFR II对于监测SLE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明显优于抗dsDNA抗体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黏附分子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sVCAM-1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sVCAM-1平均水平为2342.45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9.68ng/mL(P<0.001);SLE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802.3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6.15ng/mL(P<0.001)。②SLE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均<0.001),肾损组均高于非肾损组(P均<0.001)。③SLE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阳性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④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01)。结论 sVCAM-1、sICAM-1可能参与SLE的发病,与SLE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sCD14水平,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CD14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SLE患者和正常人群血甭,用双抗体夹心ELIS法测A值,在标准曲线上查sCD14含量。结果 94例SLE患者血清sCD14较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增高,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与疾病活动指数,ANA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3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MMP-9和TIMP-1检测采用ELISA方法。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MMP-9平均中位数水平为65.00ng/mL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267.50ng/mL(P<0.001)。②SLE患者中,血清MMP-9水平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5),肾损组低于非肾损组(P<0.01),低补体C3血症者低于无低补体C3血症者(P<0.05),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者低于非低白蛋白血症者(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者低于无白细胞降低者(P<0.01)。③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MMP-9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④患者MMP-9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P<0.01),与C3(P<0.05)、白细胞(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P<0.05)呈正相关。⑤血清TIMP-1水平在SLE组与对照组、SLE各相关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MMP-9可能参与SLE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几种趋化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及活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AF/MCP-1)、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MCAF、RANTES水平。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MCA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②活动期患者血清MCAF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③肾损组与非肾损组相比,血清MCAF、RANTES水平差异均无显着性。结论 趋化因子MCAF可能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且血清MCAF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B细胞中CD23的表达与SLE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在SLE发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我们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和斑点核酸杂交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23蛋白和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0例SLE患者PBMCCD2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关系(rs=0.3814,P<0.05);具有不同ANA、抗dsDNA抗体水平,有无伴肾损、脑损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和其它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0例SLE患者PBMCCD23mRNA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经治疗病情稳定后,CD23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至正常(P均>0.05)。提示在SLE活动期B细胞高度激活、增殖并大量表达CD23,且该种表达与ANA、抗dsDNA抗体产生水平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检测,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SLE临床表现、凝血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浆sTM水平。结果①SLE患者血浆sTM水平显著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而与血沉ANA、补体C3间无显著相关性;②SLE患者中有肾损组血浆sTM水平显著高于朊肾损组,并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③SLE患者血清sTM水平与纤维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