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膜癌病1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脑膜癌病患者 ,经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 ,恶心呕吐 ,四肢无力和不同程度脑膜刺激征 ,局灶定位体征少 ,病情进行性加重。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应且与脑表面相连 ,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及诊断。方法 对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果,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起病形式多样,增强MRI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系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M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特征。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4岁,起病前均无前驱感染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乏力、智能下降、癫痫、视物模糊。3例颅脑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发现局部脑膜呈明显线状强化,余2例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结论 MC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脑脊液中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的金标准,反复腰椎穿刺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背痛31例,脑神经损害18例,脑膜刺激征2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软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强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2例,细胞数增多41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44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5例为颅内原发肿瘤,其余39例颅外转移肿瘤细胞学分类为腺癌33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及鳞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脑膜癌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了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确诊依据。结果12例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颅脑CT和MRI多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异常细胞成簇排列,其胞体形态多变,核浆比例增大,胞浆呈嗜碱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核仁增多,核染色质浓染。常见有丝分裂等恶性肿瘤细胞固有特点。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脑膜癌病唯一生前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膜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方法:对1998年9月到2004年12月收治的20例 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 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另外还可表现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 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其中有四例经丫啶橙荧光染色结果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 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了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确诊依据。结果:12例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颅脑CT和MRI多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异常细胞成簇排列,其胞体形态多变,核浆比例增大,胞浆呈嗜碱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核仁增多,核染色质浓染。常见有丝分裂等恶性肿瘤细胞固有特点。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4例脑膜癌病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2例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粟氏玻片离心法,MGG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采用酶标聚合物法(LDP法).结果 4例患者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细胞成团聚集或散在分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胞膜有突起,胞浆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仁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示广谱角蛋白(CKpan)阳性1例.结论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主要特征为有异常形态的肿瘤细胞,这是脑膜癌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细胞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中男15例,女7例,45岁以下6例,平均年龄(53.21±8.67)岁,临术及病理学诊断11例为肺癌,3例为胃癌,2例乳腺癌,1例为恶性淋巴瘤,5例来源未明。结论脑膜癌病为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多次复查细胞学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0.
脑膜癌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对2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且不具有特异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早期容易误诊。结论: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MC)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流程化策略.方法 对5例病理学确诊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或无肿瘤病史;临床有脑/脊膜神经轴线受损的症状体征,包括不同程度颅高压症状、脑脊膜包裹的颅神经和脊神经受损症状体征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高,生化有一定改变,脑脊液中找到腺癌细胞;5例均有肿瘤标志物CEA的升高;1例患者的磁共振检查发现脑膜可见多发条状、结节状强化灶.结论 脑脊膜轴线受损症状、体征是MC定位诊断依据,规范化脑脊液查找到肿瘤细胞是病理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2例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肺癌致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头颅CT或MRI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升高者多见,细胞学检查均见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经治疗后25%的患者获得缓解.结论 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且CT及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应高度警惕脑膜癌病的可能,鞘内注射加全身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11例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亦可有视觉障碍、复视、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发作性上背部疼痛,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头部CT及MRI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200-400mmH2O),其中8例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来源于肺癌5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卵巢癌1例、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5例于发现原发肿瘤之前即有神经系统症状。11例患中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院内死亡,3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 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脑神经、脊神经受损,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头部CT及MRI无明显异常,应考虑脑膜癌病的可能,及早行全身检查寻找原发病灶,以脑脊液发现癌细胞为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脑膜癌病(MC)的诊断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侯氏自然沉淀法,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结果:12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染色10例,其中5例用常规涂片,异常细胞阳性1例,占20%;另5例用脑脊液细胞学收集法,异常细胞阳性4例,占80%,1例癌胚抗原(CEA)阳性,1例膜上皮抗原(EMA)阳性,2例CEA、EMA均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细胞学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脑膜癌病 (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用侯氏自然沉淀法和粟氏玻片离心法 ,免疫组化染色用SP法。结果 :1 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1 0例 ,其中 5例用常规涂片 ,异常细胞阳性率 2 0 % ,5例用脑脊液细胞学收集细胞法异常细胞阳性率 80 % ,5例中 1例血清癌胚抗原 (CEA)阳性 ,1例细胞角蛋白 (CK)阳性 ,2例CEA、CK均阳性。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脑膜癌病(LC)的脑脊液(CSF、)细胞学、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LC。结果16例LC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年龄29~69岁。亚急性起病,头痛14例,伴恶心、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出现脑膜刺激征12例;双下肢无力5例,排尿困难3例;意识丧失、抽搐7例;视力减退5例,眼肌麻痹4例,听力下降1例,吞咽困难2例,偏瘫1例,多饮多尿1例。消瘦10例,低热5例。7例有癌症病史。CSF压力升高13例,CSF、常规计数白细胞升高10例,蛋白均升高,糖减低9例。CSF细胞学均见癌细胞,4例行免疫组化检查示,肿瘤细胞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阳性。临床及病理学确定来源肺癌6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卵巢癌1例,来源未明4例。结论LC可作为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而缺少肿瘤原发灶表现。表现为亚急性脑膜炎,进行性颅内压升高,常合并多脑神经和脊髓神经根损害。CSF细胞学是确诊LC主要方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确诊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以小鼠抗人单克隆上皮膜抗原(EM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检测上皮膜抗原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上皮膜抗原主要表达于脑膜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着红色荧光,相对荧光强度为(44.84±1 3.05),与对照组(3.98±1.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4,P=0.00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上皮膜抗原的检测阳性率为90%(1 8/20),高于常规MGG染色法[60%(1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10)。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脑脊液细胞上皮膜抗原表达变化,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组织来源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