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与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fusioncage,TFC)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临床按以上术式共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病例38例,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治疗,对JOA评分好转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病例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JOA评分好转率为81.5%,优良率86.8%,术前滑脱率(38.8±9.7)%,术后滑脱率(9.4±4.0)%,最终随访时滑脱率(9.1±3.9)%,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0.01)。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5.1±0.9)mm,术后为(9.8±1.0)mm,最终随访时为(9.3±0.9)mm,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0.01),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置物断裂、移位情况。结论该术式能充分进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复位,固定较牢固,融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术后腰痛及减少神经症状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AK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 38例腰椎滑脱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2例腰椎Ⅰ度滑脱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16例腰椎Ⅱ度滑脱病例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2 .5年。椎体间植入物均融合。病人术后症状都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 95 %。结论对腰椎Ⅰ度滑脱和Ⅱ度滑脱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腰椎Ⅰ度滑脱单纯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对腰椎Ⅱ度滑脱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滑脱的复位和生理前凸的维持 ,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入对椎体滑脱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01/2004-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滑脱患者114例,均知情同意。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时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3组,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两块自体髂骨椎间融合)42例;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自体骨 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椎间融合器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固定功能,能提供较大面积的植骨床;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由处理后的牛松质骨与成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按一定比例组成。术后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脊柱融合率和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随访时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0~9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包括疼痛、止痛药使用、日常生活状况及工作状况4个项目,0~1分为优,2~3分为良。脊柱融合状况根据Kuslich融合标准(椎间隙中骨桥形成、屈-伸位片上活动<5°、融合器周围无透亮区、矢状位CT片上有骨桥从上位椎体到达下位椎体)进行评定。结果:114例腰椎滑脱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其中15~20个月104例,20~25个月6例,25~30个月4例,平均随访时间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为15个月,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①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显著低于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P<0.05)。②疗效优良率:3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1年脊柱融合率: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显著高于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及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97.0%,81.0%,83.3%,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后路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少,治疗效果优于自体髂骨椎间植骨和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隔合器(Cage)融合后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相应的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原发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1例长期足趾背伸力减弱,1例并发脑脊液漏。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大勇  黄庆华  李照明  胡凯  周文华  李丰  潘丹  刘超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15-1517,152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隙撑开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39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椎间隙撑开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病例临床资料,根据下腰痛JOA评分和影像学结果,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腰背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按JOA评估标准,术前JOA评分(11.76±1.42)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23.49±1.92)分,改善率67.98%.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7.4%(38/39),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和Cage下沉及移位.按侯树勋的临床疗效评定:优35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结论]后路椎间隙撑开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能发挥撑开、提拉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创伤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后外侧融合(SPL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S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峡部不连型滑脱者38例,治疗上分为SPLF组(n=16)和SPLIF组(n=22)。对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滑脱节段前突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2年,其骨融合率及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SPLIF组优于SPLF组(P〈0.05)。【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SPLIF在对腰椎滑脱矫正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较SPLF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腰椎滑脱症患者多有下腰痛和下肢行走障碍的症状表现,目前手术治疗以应用内固定器较多。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下腰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的干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前后对照疗效分析。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对象:2001—09/12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8.5岁(42—72岁)。有下腰痛症状者16例,有下肢跛行症状者15例;术前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6例。方法:对16例患者均采用脊柱后路椎管减压及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滑脱椎体、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手术。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周,1,3,6,12,18,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采用Yuan的评价标准评估下腰疼痛症状及下肢活动情况。术中及术后末次随访均以X射线片评估椎体滑脱复位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下腰及下肢功能活动情况。②滑脱椎体复位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2个月(18,24个月)。①下腰疼痛症状消失15例,无变化为1例。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步态正常15例。②术中及末次随访时X射线结果显示滑脱椎体均完全复位,滑脱复位率为100%(16/16)。结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用于腰椎滑脱患者可获得满意的腰椎复位效果,改善患者腰背痛及下肢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8.
背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对病变节段进行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金标准为生物性融合,而内固定是融合治疗可靠的辅助方法。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其中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以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作为治疗后随访的客观疼痛评价标准,采用Macrab标准评定疗效,根据Prolo指标评价功能恢复,按Lenke标准评估脊柱融合率,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滑脱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和椎间隙后高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与结论:21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所有患者JOA腰腿痛评分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根据Macrab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4例。Prolo活动、症状分级评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治疗后腰椎滑脱基本复位,滑脱角明显减少,骶骨倾斜角增大,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提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3-05/2006-05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C age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6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43例,年龄38~65(平均53.6)岁。病程4个月~6 a,平均23个月。本组均有不同程度顽固性腰痛。其中45例伴有下肢放射痛,43例伴有间歇性跛行,18例伴有下肢肌力减退,27例伴有下肢痛觉减退,3例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本组均行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X线片及CT M R I检查,其中峡部裂性滑脱60例,发育不良性滑脱3例,外伤性滑脱5例。滑脱节段:L4529例;L5S139例。滑脱程度(按M eyend ing分型)I度26例;II度42例。所有病例均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而施行手术治疗。1.2方法气管插管麻醉后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滑脱节段椎板及关节突,分别在滑脱椎体双侧椎弓根置入提拉螺钉,在下位椎体椎弓根置入U形固定钉,合并峡部裂时先整块切除滑脱节段椎体游离后弓,再打钉。放置双侧纵杆适当撑开,双侧交替缓慢提拉复位。透视复位良好后,行彻底减压,切除滑脱节段棘突椎板及峡部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的黄韧带及肥大的关节突。必要时切除下关节突使神经根充分松弛。用椎间绞刀和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脊柱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同侧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并脊柱不稳定患者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JOA评分。【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按下腰痛JOA评分标准,计算临床改善率,由术前平均6.4分提高到术后20.5分。临床优良率91.7%。【结论】该术式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脊柱不稳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腰椎滑脱症患者多有下腰痛和下肢行走障碍的症状表现,目前手术治疗以应用内固定器较多.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下腰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的干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前后对照疗效分析.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对象2001-09/12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8.5岁(42~72岁).有下腰痛症状者16例,有下肢跛行症状者15例;术前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6例.方法对16例患者均采用脊柱后路椎管减压及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滑脱椎体、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手术.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周,1,3,6,12,18,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采用Yuan的评价标准评估下腰疼痛症状及下肢活动情况.术中及术后末次随访均以X射线片评估椎体滑脱复位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下腰及下肢功能活动情况.②滑脱椎体复位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2个月(18~24个月).①下腰疼痛症状消失15例,无变化为1例.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步态正常15例.②术中及末次随访时X射线结果显示滑脱椎体均完全复位,滑脱复位率为100%(16/16).结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用于腰椎滑脱患者可获得满意的腰椎复位效果,改善患者腰背痛及下肢跛行症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脊柱外科领域生物力学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腰椎融合是目前最可靠的技术。大量生物力学文献证明,椎体间融合较后外侧在理论上有更多的优点。我科自2003年6月以来,使用INTER FIX—RP低切迹螺纹椎间融合器(美国枢法模公司产品)和CD2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腰椎滑脱1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加CAGE植骨椎间融合并联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对50例腰椎闯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1个月,手术效果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4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8%。【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腰椎间盘摘除加CAGE植骨椎间融合并联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该方法具有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陈龙德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232-1233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已越来越成熟,从单纯腰椎管减压原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到现在的椎弓根系列器械复位内固定加椎间多种植骨方法融合术,但其植骨融合方法各有利弊。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采用后路手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体椎体间颗粒状植骨辅以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85mL。术中1例硬脊膜撕裂者即刻修补,术后无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融合器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无新发神经根性疼痛。30例患者术后均获9~12个月随访,平均10.8个月。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椎间植骨全部获得融合,融合率为100%。腰腿疼痛明显缓解,下肢肌力和感觉异常改善明显,其中优1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6.7%。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提高了融合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式复位治疗腰椎滑脱的新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142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56例,Ⅱ度滑脱83例,Ⅲ度滑脱3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进行椎体复位、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其中59例采用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35例采用单枚Cage,48例采用单枚Cage联合侧前方自体颗粒骨植骨.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00±10) min,出血量平均为(300±10)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24 ~5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112例,良20例,可10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 (56/56);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6.4%(80/83);Ⅲ度滑脱3例均完全复位.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133例椎间融合,6例在18个月后融合.共3例发生未融合,均为单纯Cage组.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复位可靠的优点,并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行腰椎滑脱症采用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片及MRI检查证实为腰椎滑脱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椎间隙狭窄.按Newman 分类:峡部裂滑脱29例, 退行性滑脱7例.按Meyerding 分度:Ⅰ度11例,Ⅱ度25例.[结果]全部病例腰背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 (7.6±1.3)分,术后d14为 (3.8±1.1)分,同时本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病例达解剖复位即复位率为10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Cage下沉及移位.按侯树勋的临床疗效评定:优33例,良2例,可1例, 差0例, 优良率为97.2%.[结论]后路开放复位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环状融合术有利于神经根充分减压、有利于植骨融合,创伤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 ~ 75岁.滑脱部位:L4-5 28例,L5~S112例.根据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标准,Ⅰ度滑脱20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2例;峡部裂型滑脱15例,退行性滑脱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0.7个月.患者术后4~10个月植骨均融合,平均6.5个月.无1例发生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治疗后12例评分改善率为93.8%,15例为87.5%,8例为81.3%,5例为75.0%,平均改善率为86.6%,均达显效.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患腰椎滑脱症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aby fusion)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按meyerding分类,Ⅰ度2例,Ⅱ度3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年3个月,平均2年8个月,3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4例仍有劳累时轻度腰部及臀部疼痛,1例骶尾部褥疮致切口感染,经后期处理愈合,1例椎间融合器移位,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后融合。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起到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详细了解,全面掌握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技术特点,才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在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短节段钉棒系统,进行滑脱腰椎的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用撬拨法配合提拉钉复位,严防椎弓根钉术中松动。充分松解神经根。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前X线检查按Meyerding分度法,度9例,度49例;L4滑脱34例,L5滑脱25例。术后随访15~28个月,平均19个月。54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临床疗效优良率96.5%。57例椎间骨性融合,融合率98.2%。未发生断钉、断棒、复位丢失。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完全可以满足复位、固定需要。术中充分进行椎间孔内神经根减压,是提高临床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