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丹砂论选     
正丹砂,气味降多于升,质重味薄,阴也。心肾者,人身之水火也,天地之用在于水火,水火安,则人身之天地位矣。丹砂色赤质重,可以镇心火;气寒,可以益肾水,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身体五脏之病皆愈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居也;肾者气之源,精之处也,心肾安则精神交相养矣。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精神交养,则魂魄自安。味甘益脾,脾为后天,气者,  相似文献   

2.
人参论选     
肺为五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主生气。人参气寒清肺,肺清则气旺,而五脏俱补矣。精者阴气之英华,神者阳气之精灵也。微寒清肺,肺旺则气足而神安。脾属血,人身阴气之原。味甘益脾,脾血充则阴足而精安。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精神安,魂魄自定矣。气虚则易惊,血虚则易悸。人参微寒益气,味甘益血,气血平和,惊悸自止。  相似文献   

3.
桑白皮论选     
中者中州脾也,脾为阴气之原,热则中伤;桑皮甘寒,故主伤中。五劳者,五脏劳伤真气也;六极者,六腑之气虚极也。脏腑俱虚,所以肌肉削而羸瘦也。其主之者,桑皮甘以固脾气而补不足,寒以清内热而退火邪,邪气退而脾阴充,脾主肌肉,自然肌肉丰而劳极愈矣。崩中者血脱也,脉者血之腑,血脱故脉绝不来也,脾统血而为阴气之原;甘能益脾,所以主崩中绝脉也。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气寒清火,味甘益气,气充火退,虚得补而气受益矣。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     
《光明中医》2014,(10):2038-2038
味酸温。主益气,气敛则益。咳逆上气,肺主气,肺气敛则咳逆除,而气亦降矣。劳伤赢瘦,补不足,气敛藏,则病不侵而身强盛矣。强阴,气敛则归阴。益男子精。肾主收藏,而精者肾之所藏者也,故收敛之物无不益肾。五味形又似肾,故为补肾之要药。此以味为治也,凡酸味皆敛,而五味酸之极,则敛之极,极则不止于敛,而且能藏矣。藏者冬之令,属肾,故五味能补肾也。  相似文献   

5.
灵枢·终始》篇:“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根据这段文字,有人认为“阴阳俱不足”证不能使用灸法。如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四盛关格之刺》曰:“正气衰者不可攻,非唯不可攻,而灸之亦不可,以火能伤阴也”。但是,《灵枢·终始》的这段文字在《黄帝内经太素》作:“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两相比较,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句读问题,而由此经文的意思截然相反。“已”字,诸家皆作“愈”解释。“弗灸不已”即灸之则愈也。杨上善注…  相似文献   

6.
五脏六腑内外相参,调虚实应五变针其原脏象学说的理论在《甲乙经》中阐述极为详尽。“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因此,“必审查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精神五脏第一》)  相似文献   

7.
大黄论选     
正大黄,《本经》谓之黄良,后人谓之将军,以其有伐邪去乱之功力也。古时以出河西、陇西者为胜,今蜀川河东、山陕州郡皆有,而以川中锦纹者为佳。大黄味苦气寒,色黄臭香,乃整肃中土之剂也。其性走而不守,主下瘀血血闭。气血不和,寒热亦除矣。不但下瘀血血闭,且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夫留饮宿食,在于聚,陈垢不清,故又曰: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夫肠胃和,则水谷通利;陈垢去,则化食调中。故又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也。《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安则五脏亦安,故又曰:安和五  相似文献   

8.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食欲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五脏别论》谓"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谓"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相似文献   

10.
正素问》曰:肾在窍为耳。然则肾气上通于耳,下通于阴也。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邪在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自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一作尽  相似文献   

11.
上品:泽泻     
《光明中医》2014,(8):1610-1610
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利故能通乳也。 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相似文献   

12.
“彰之之法”,原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衰而彰之”。李念莪注曰:“衰者不补,则幽潜沉冤矣。补则再生,故曰彰。”可见彰之之法就是温补之法。具体运用,《内经》有明确论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是关于此句经文的解释,历代医家则不尽相同。王冰注:“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张景岳则曰:“此正言彰之之法,而在于药食之  相似文献   

13.
上品:丹砂     
《光明中医》2014,(8):1773-1773
内容:味甘,微寒。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与气?盖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若色与气则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主身体五脏百病。百病者,凡病皆可用,无所禁忌,非谓能治天下之病也。凡和平之药皆如此。养精神,凡精气所结之物,皆足以养精神。人与天地同,此精气以类相益也。安魂魄,亦入心,重镇怯。益气。  相似文献   

14.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牡丹     
《光明中医》2014,(11):2365-2365
内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痉,惊痫邪气,皆肝气所发之疾。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色赤走血,气香能消散也。安五脏,五脏皆血气所留止,血气和则无不利矣。疗痈疮。清血家之毒火。牡丹为花中之王,乃木气之最荣泽者,故能舒养肝气,和通经脉,与芍药功颇近。但芍药微主敛,而牡丹微主散,则以芍药味胜,牡丹气胜。味属阴,而气属阳也。  相似文献   

16.
玄参     
《光明中医》2014,(11):2256-2256
味苦微寒。主腹中寒热,积聚,皆火气凝结之疾。女子产乳余疾,产后血亏,冲脉之火易动。清血中之火,则诸疾平矣。补肾气,令人目明。除阴分之火,则头目清明矣。玄参色黑属肾而性寒,故能除肾家浮游上升之火。但肾火有阳有阴,阳火发于气分,火伤气。《内经》所谓壮火食气是也。阴火发于血分,火盛则伤血。《内经》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也。产后血脱则阴衰,而火无所制,又不可以寒凉折之;  相似文献   

17.
上品:丹砂     
内容:味甘,微寒。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与气?盖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若色与气则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主身体五脏百病。百病者,凡病皆可用,无所禁忌,非谓能治天下之病也。凡和平之药皆如此。养精神,凡精气所结之物,皆足以养精神。人与天地同,此精气以类相益也。安魂魄,亦入心,重镇怯。益气。气降则藏,藏则益。明目,凡石药皆能明目,石者金气所凝,目之能鉴物,亦金气所成也。  相似文献   

18.
上品:泽泻     
内容: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利故能通乳也。 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相似文献   

19.
正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间,气尽而立终。故养生之大者,乃在养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从久矣。故君子闲欲上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生之大者  相似文献   

20.
五脏神是以五脏所藏之“精”为物质基础的。本篇指出“五脏主藏精者也”,又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故五脏所藏之“精”,非指狭义生殖之精,乃泛指椿气营血津液等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广义之精。《素问·上古天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